7月5日下午,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运河文化研究》主编杨光正应邀参加第十四届江苏书展邳州分展场阅读推广活动,为读者和运河中学学生作《邳州大运河文化与运河非遗民间艺术》专题讲座。
主要讲述四个方面的内容:一、邳州大运河概况。二、邳州大运河文化有哪些特点?三、邳州运河非遗民间艺术的种类有哪些?四、邳州代表性运河非遗民间艺术赏析。1、邳州农民画。2、邳州剪纸。3、邳州跑竹马。4、邳州纸塑狮子头。5、邳州玉雕貔貅。6、邳州柳琴戏。现场演唱柳琴戏唱段博得听众阵阵掌声。
杨光正简介: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邳州市文联原副主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任主席,邳州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大运河文化研究》主编,大运河国际文化论坛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端智库专家组成员,徐州市水文局特聘水文化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民间文学,民俗学,民间艺术,大运河文化,邳州地方文化等。
评论列表(5条)
杨主编多才多艺






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
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时高时低,拉拉扯扯,若即若离,尾声意味深长,颇具特色。
如吃邳州特色美食“拔丝”,黏黏糊糊,甜得掉牙。
柳琴戏,邳州版的“信天游”。
三天不听拉魂腔,吃饭睡觉都不香。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特别尾音颇具特点,时高时低,拉拉扯扯,最后收尾音意味深长……邳州版的“信天游”啊!
国粹传承
不错的好事。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大运河文化,大邳州文化!感谢有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