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炮车的建城历史

邳州炮车的建城历史

邳州炮车的建城历史可以上溯至秦汉时期,根据文献记载,结合近年考古发掘,秦汉时期下相城遗址位于邳州市高新区桃园村,即炮车老街。

2020 年初,邳州市高新区“宁旭苑”建设工地挖出一古城遗址,并及时上报文物保护部门。徐州博物馆和邳州博物馆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年来,该考古现场出土了大量汉晋文物,同时发掘出秦汉时期水井、道路等遗物、遗迹。该遗址位于地表下 2 米左右,地层年代最晚到两晋时期。证明该城在两晋时被废弃,与下相城东晋时迁徙相符。同时出土有唐宋时期墓葬,证明唐宋时期该城有人定居,佐证开元二十三年宿迁县因黄河泛滥导致城毁而北迁下相故城。因考古发掘的遗址区域在蒋庄,故被称为蒋庄遗址。该遗址位于炮车古城东南,出土有东西走向道路遗存,应属下相城外居民区。根据黄土淤积厚度及出土文物推测,该遗址是在金元时期被黄河淹没,与 1194 年黄河改道邳州时间吻合。

综上所述,邳州市高新区炮车古城遗址位于武原县故城东南,其城北有泗水,城东也有泗水;同时位于睢水以北,东南有沭水口、睢水口、宿预城,其地理位置与《水经注》注解的下相故城一致。

因此,桃园村所在的炮车古城遗址就是秦汉下相城所在地。

(摘自《邳州文化》2023 年 3 月第一期)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修水
    修水 2024-08-03 22:42

    《邳州蒋庄汉晋遗址考古收获》学术研讨课纪要
    ——2022年辽上京“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系列报道(四)
    原创 岳天懿 周昕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2022-07-28 17:24 发表于北京

    2022年7月23日,“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实践训练班”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辽上京考古工作站举行了第一次学术研讨课,来自徐州博物馆的学员郑洪全主讲《邳州蒋庄汉晋遗址考古收获》。

    蒋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高新区。2011年,该遗址成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认为是一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汉代聚落遗址。2020年,为配合当地基本建设,徐州博物馆等单位对该遗址展开了大范围的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约1700平方米。2021年又再次对遗址周围进行了调查。
    两个季度的勘探和田野调查表明,遗址的分布范围可能达到了200万平方米,大大超出了以往的认识。在2020年度的发掘区内,共揭露出汉以前、汉代、元明三期遗存,其中汉代遗存最为丰富,以七座规划有序的房址(F1-F7)较为重要,另发现有相关的水井、水沟、道路等遗迹。出土遗物中包含各类陶、铜、铁质的生产和生活器具,以及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郑洪全对单体房址的布局进行了分类,围绕墙基、柱洞、垫土、门址、水井等要素对房址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结合该遗址地望以及周边的考古发现,郑洪全认为邳州蒋庄遗址应该是汉代良成县的一处重要乡野聚落。此次发现的房址、道路和给排水遗存则构成了相对完整的聚落形态。
      主讲人汇报结束后,实践训练班全体师生和正在辽上京遗址参加田野发掘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同仁们共同进行了研讨。大家充分肯定了发掘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围绕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①遗址的整体格局,如发掘区在整个遗址中的地位、蒋庄遗址与周边其他汉代遗址的关系、聚落的级别认定等;②房址的布局沿革,包括发掘中如何厘清单体房址的形制、进而廓清房址群组的布局,绘制遗迹线图时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通过关键节点的解剖了解房址的营造和分期等;③遗址中水利设施的布局,以及遗址和周边水系环境的关系;④出土遗物的分期和断代问题。此外,大家对遗址中汉代以外的遗存也充满了兴趣,结合自身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对叠压在汉代居址之下的沟垅状遗址的性质和晚期墓地的布局、年代都作了有益的交流。班主任董新林研究员对研讨进行了总结。  
    本次课程增进了大家对汉代聚落的了解,特别是对汉代房址、水井等遗迹的认识,也为本年度训练班的研讨课开了一个好头。接下来的课程中,师生们将继续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交流促进,共同成长。

    文字:岳天懿 周 昕摄影:陈泽宇审核:汪 盈责编:韩 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