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1950年,张家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先后走出两位抗日英雄和一名抗美援朝的革命将领。还有多位子孙参加了八路军。
1938年,李宗仁,白崇禧率领国军血战台儿庄,与日军展开激烈搏斗,战地指挥所就设在“张家大院”。
1948年10月,中国解放战争的“淮海战役”的后方伤病员医院也是设在“张家大院”。
张可春老师是我们邳州市老年书画协会的顾问,也是今古传奇书画院的领导,在一次书画协会年度总结报告会结束后,表情严肃的问“你们经常以爱国主义为题材写作,我们邳州有王杰烈士陵园,碾庄烈士陵园,小萝卜头纪念馆,李超时纪念馆,禹王山抗日阻击战纪念馆,还有一个虽然不太出名,但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个地方在哪你们知道吗?”
我们里面有书法的,绘画的,写作的,经常出去写生,采访,走遍邳州各地景点,寻找爱国情怀的题材。绞尽脑汁,也没有人能想出这个地方来,一个个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张可春老师,张老师神秘地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就是邳州市燕子埠乡的“张家大院”。最值得我们学习敬仰的地方。
我已经联系了张家大院的主人,我的本家弟弟张可银,定于4月20号,我们一起去参观,学习,采访。
4月20号,由传奇书画院院长黄兴洲,《邳州文化网》执行总编刘波涛,“长江文学”副主编李文祥,著名书法师杨秉飞,黄继伦,娄培俭。在张可春老师的引荐下,参观了敬仰已久的“张家大院”。
“张家大院”位于邳州市古村落棠棣埠的一条东西路的路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石头砌的碉堡,后面是古风古朴的古建筑,大门上镶着金字“张家大院”闪闪发光,这幅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的墨宝,由中国著名书法家,邳州市老年书画协会主席王景照老师所题。左边竖挂着白底黑字的牌匾,上面写着“徐州会战李宗仁前线指挥部”,左墙上挂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右墙上写着红色的“邳州市老年书画协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金色牌匾。
从大门进入院子,两边是郁郁青青的松柏,黄杨,桂花。还有石雕,战争年代推出胜利的独轮车。
走进主屋,门上又一块“张家大院”的牌匾,是由书画名家杨春意老师所题。正对大门的墙上,挂着两幅“徐州会战主战场示意图”两边是王景照主席充满革命激情的爱国对联“保家卫国精神之源,民族杨威不屈之地”。字的右边是1938年4月李宗仁与白崇禧在徐州会战前线的合影。墙四面全部挂满了革命军人的珍贵合影和抗战时期阵地状况的介绍,最显眼的地方是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期的照片,展示柜里摆满了抗战时期的武器和药箱,信件,等物。
东面墙上是2018年凤凰卫视记者在“张家大院采集资料的照片,紧挨着的是原“中国石化报”,驻胜利油田记者站站长,胜利油田日报总编张可春先生采访“张家大院”时的情景。下面是棠棣埠“张家大院”简介。
在李文祥的提议下,邳州市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举行了一次笔会活动,杨秉飞老师挥笔写下“不忘历史,牢记使命”。黄继伦老师用隶书写下“弘扬抗战精神”,得到张可银先生认可,被“张家大院”收藏。“张家大院”的主人张可银先生介绍说“曾祖父张之迎支持爷爷和二爷爷上抗日战场,并多次捐款捐物,支援抗日战争,爷爷又亲送父亲参加抗美援朝”。指着墙上三张英俊威武的照片说“左边这位抗美援朝的将领——张延英将军是我父亲,中间这位抗日英雄——张以銮是我二爷爷,二爷爷参加八路军,曾为上校军衔。第三张这位抗日英雄——张轸亭是我爷爷,爷爷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淮海战役时,任七纵十五军十九师五十七团团参谋长。”
听到这里,泪水早已打湿了眼眶,如同亲身经历了战火燃烧的年代,“张家大院”是革命之家,爱国之家,英雄之家。“张家大院”是邳州人的自豪,邳州人的骄傲,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使人肃然起敬的“张家大院”将名垂千古,愿英勇的张家后人,幸福安康!
杀敌卫国战倭寇
气壮山河冲九霄
苍天见证英雄志
张家大院青史标
评论列表(4条)
都是般若熟识的人啊!般若为大家鼓掌/:handclap /:handclap /:handclap
邳州人的骄傲和自豪
@李文祥:为您点赞/:strong
张家大院是一座英雄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