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3
邓南村多数人还是喜欢有文化人的。许多人都认为邓西平是被邓南村几个坏人所陷害的,所以,许多人见到邓西平都很亲切,不管结局如何,每年春节亲房近邻前来求邓西平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
邓西平聪明悟性极好,能把王羲之的字模仿惟妙惟肖,狂草也写得堪称一绝。写岀来的字如行云流水飘逸萧洒,给人有一种立体感和动态美,不过这种字在文化普遍不高的农民中欣赏不了。于是,邓西平给人写春联多用行楷书写,行楷写出来的对联规整漂亮,美观大方,最大的优点是让人认的字,只有认的字才能理解其联含义。邓西平所追求的大众化的艺术,不管你从事何种艺术,首先要为大众服务,要深入潜出的让人能看懂,不懂也就失去艺术价值了。就是这些年搞文学创作,他也追求这一种写作风格,力求艺术性的语言,大众化的风格,让人物都生龙活虎出现在读者面前,邓西平的这种追求,无疑是正确的。
这年春节,邓西平过得很开心,年前刚回家来,他就请了村里一些德高望重的长者过年喝春酒,这些长者们又回请了他,这个春节过得欢欢乐乐,十分热闹。
邓诚和妹妹及柳子带着闺女儿子也来了,一大家子十多口人,欢聚一堂热闹非凡。邓西平高兴,花玲玉和奶奶也高兴,久违的欢乐又回归这个家庭,邓西平感觉到了人生的美好。
人活着,主观愿望都是好的,只要不是憨子、愣子、傻子,凡是大脑正常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未来越来越好。然而,受到客观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往往事与愿违。1966年,正当我国基本完成调整经济的任务,工农业各行各业都在向好,并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文化大革命”爆发了。
邓西平写信去人民文学出版社,询问他的长篇小说稿的事情。人民文学出版社给他回信说:"你寄来的长篇小说稿《关平山的春天》我们一月份就收到了,阅读后认为小说具有积极的社会影响力和教育意义,我们开会研究决定让你七月六日上午十点来社开研讨会的。但是,目前全社人员都集中力量搞运动,因此,一切出版业务暂停。《关平山的春天》研讨会什么时候开,另行通知。"
邓西平很纳闷,搞运动,怎么能把正常的业务都暂停了呢?他从去年十一月份的报纸上就看到评《海瑞罢官》的文章,批判语言犀利,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感觉就有些不对头,心想这学术界的讨论于自己的小说创作无关,也就没有注意。后来,小说稿终于完成了,他还和情人杨秀凤二人在小屋子里庆贺一番,愿小说顺利出版,让更多的读者阅读自己的小说,如果影响大了,拍成电影是没有问题的。到那时自己真的就飞黄腾达了,也好让情人杨秀凤沾沾光。到那时,他就可以带着杨秀凤遍游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美其名曰的下去体验生,下沉基层,是能和广大人民群众交流的贴心作家该有多好啊!然而,真没有想到这《海瑞罢官》把自己的《天平山的春天》给罢出一片灰暗,也不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何时才能恢复出版业务?
邓西平敏锐的察觉到,这1966年似乎要出什么事,他对花玲玉说:"我们都小心点,别再有什么横祸飞来。"花玲玉说:"还能怎么样,这已经把我们都下放了,我就不信,还能把我们整死。"
这句话还真让花玲玉说中了,那所谓的"轰轰烈烈的文革,"1966年开始爆发了。
5 4
阳春三月,小满已过雀来全。每到这个季节,长江北岸江浦一带风光无限,景色宜人。秀丽的江面,碧绿的江水缓缓向东流去。江边鲜嫩嫩的芦叶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让人如醉如痴。这时小鸟欢叫,垂柳依依,多像小姑娘瀑布般的秀发摇曳婆娑啊!杨秀凤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来到了江边,她在寻找着和邓西平一起欢乐游玩的地方。
杨秀凤自从邓西平离开后,起初的那段日子里,她天天想的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见到一些浑腻的食物就想吐。当然,她知道这与妊娠反应有关,但是,她也知道是思念邓西平也有关系。邓西平走了,她的心也跟着一起走了,成天无精打采的,每天走到邓西平住过的小屋,她都傻愣愣地向里面望。她有时候强迫自己把邓西平忘了吧!可是不行啊!她睁眼闭眼都是邓西平的影子,唉!痴情的杨秀凤啊!你的魂都让你的情人给勾走了。
杨秀凤小心翼翼的来到了第一次和邓西平约会的大石头上坐下。她想,那时候邓西平说话慢条斯理文质彬彬,不笑不说话,他虽不善说些甜言蜜语令人肉麻的话,但是,说岀来的每一句话都是那样的受听,让人听之欣慰顿生好感。杨秀凤想,不愧是个文化人,那小说写出来也一定是好!我的情人有才啊!爱上这样一个人,这辈子也就值了。就是那天,她主动的在邓西平面前脱下了裤子,然后就顺理成章的把邓西平得到手了。
美好的东西回忆起来是甜蜜的。杨秀凤想,一定要把邓西平的骨肉生出来,将来也有个好找他的充分理由,她并不是一生都拴住他,最起码在他心目中有她的位置。
杨秀凤对公公和唐菊花二位老人特别好,因为邓西平临走的时候交待她要好好孝敬老人,并说他二舅和他娘,在兄弟姐妹众多的人中,姐弟两人关系最好,况且二舅是最疼爱他的。二舅知道外甥穷,这两年没少接济他,杨秀凤当时都应允了。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更何况是心上人之托呢?
这段时间,李继勇对待杨秀凤很好,在生活上体贴入微。他经常到市场上买些营养价值比较好的食材让唐菊花用沙锅细煨慢炖,煲汤给杨秀凤喝。尤其是唐菊花那文火煮肥羊,那真是堪称一绝,一条羊腿,一家人能吃的净光,连汤汁都不剩一口。后来,杨秀凤同李继勇共同认识道,那唐菊花不愧为大家闺秀,经多见广,不管做什么都显得大气时尚气质高雅超群,所以,杨秀凤与唐菊花娘俩特能和得来。
杨秀凤改口叫唐菊花娘,是她主动并且心甘情愿,不是公公婆婆逼迫的。杨秀凤想,既然唐菊花拿自己当亲生女儿对待,自己为什么不能拿她当婆婆一样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李继勇叫姨不叫娘,我叫娘,这与你李继勇不相干。一天,唐菊菊炖好了鸡汤,端着正往桌子放的时候,不小心把右手烫了。她急忙甩了甩手说:"乖乖,快喝,凉了鸡汤不好喝。"这时,杨秀凤急忙抓住唐菊花的手:"烫的怎么样,咱去医院看看吧?"唐菊花说:"乖儿,你喝,不用,没事的。""还没事的,都起泡了。"
杨秀凤哪里顾得上喝鸡汤呢,拉着唐菊花就往外走,正好这时被公公遇上了,问什么事?然后,唐菊花就把鸡汤烫手的事情说了一遍。公公看看老伴的手说:"不要紧的.家里有欢狗油,一搽就好了。真的别去医院了。"自那,杨秀凤和杨菊花亲如婆媳。
5 5
唐菊花自小就对人真诚,要不李师傅到老也不忘他们那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般的友谊。唐菊花多半是继承了母亲的基因。母亲的心性脾气多半都在唐菊花身上体现出来,所以,唐菊花脾气李师傅非常喜爱。
李师傅祖祖辈辈是小手工业出身,胆小慎微忠诚老实是李师傅的天性,他既不想占别人便宜,但也不想让自己吃亏。主张人与人能平等的相处,互不损害双方利益为最好。唐菊花给他说,那是不可能的,你对人好,在乎你自己,你要求别人对你好,就要看你的个人能力,你若没有能力,又要求别人对你好,那就不一定了。
李师傅赞承唐菊花的说法,并和唐菊花聊起儿子李继勇了。李师傅说儿子不如儿媳妇好!唐菊花叫他以后不要说这话,因为儿子的所有缺点错误你都一目了然。儿媳妇看上去优点是比儿子多些,但是,因为你和儿媳妇是异性,她身上的有些缺点你是不会发觉的。
李师傅活了这么大年纪,听到唐菊花说话感觉有点绕不懂,但感觉还有道理,就是自己不能够完全明白。让他说唐菊花哪里好,他说不出来,就是觉得好就行了,再解释也没用。唐菊花没有李师傅那样的感觉,她看他心里像明镜似的,一目了然。她感觉他对人没有拐坏心眼,为人忠诚善良,从来不欺负弱者,话不多,可从不说谎话。只要应允别人的承诺,一定要完成办好,这些优点是一个男人的可贵之处。
杨秀凤和唐菊花相处的这两三个月,关系犹如母女之情,她把怀孕的日期和妊娠反应的情况也给唐菊花说。唐菊花说:"怀孩子能吃饭很正常,你也不能放开量吃,胎儿长的过大,会造成难产,甚至临产时必须剖腹产,那样就不好了。"杨秀凤说:"姨,记住了。"杨秀凤转头看了看唐菊花又说:"我不喊你叫姨了。"唐菊花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就问了一句:"为什么?""我叫你娘吧?"杨秀凤激动地说。唐菊花听到这话心里非常高兴,就又问了一句:"这时候不年不节的,怎么突然想改口呢?"杨秀凤说:"喊娘!不是亲吗?你对我这么好,不比哪些真正的婆媳关系还好"唐菊花说:"是好,我在你二舅面前从不讲人,这回得跟他商量商量,我们现在的可好了,又有闺女叫娘了。"唐菊花高兴忘形了。
自此以后,杨秀凤就叫唐菊花娘了。杨秀凤对待唐菊花比亲生母亲还好。谁说婆媳关系不好处的,杨秀凤挂在口头上的话就是:"心换心,日子变成金。"
杨秀凤叫唐菊花娘的事,李继勇听到了。当时他还疑惑听错了呢?第二天他又仔细地听听,杨秀凤就叫唐菊花娘。李继勇问:"你怎么叫唐菊花叫娘呢?"杨秀凤说:"怎么,不行吗?""我没说不行,不是表弟和我们一起商量好的吗,叫姨的。""是商量好的,可我现在突然觉得叫姨不合适,不伦不类的,还是叫娘亲!""亲什么亲啊!丈夫都不叫,你个当媳妇的叫什么叫。不叫,明天给我改过来!"李继勇生气的朝杨秀凤说。”李继勇,你是谁呀!你的权利就这么大啊!你让我改我就改啊!你去问问你爹去,我哪里做的不对呀!受你的窝囊气。"李继勇表示不服,他是坚决不会喊唐菊花叫娘的。你爱怎么喊就怎么喊吧!反正他不喊!再说了,杨秀凤正在怀孕,不好和她吵架,就忍忍吧!
杨秀凤对公公好,李继勇也吃过醋的,但是杨秀凤把他狗血喷头的臭骂一顿,他才收。其实,当时李师傅正手把手地教杨秀凤切糕,被李继勇突然发现了,他自以为父亲和杨秀凤有染,而那时候他正在外面花天酒地,这件事发生后不久,李继勇就把店员小姑娘肚子搞大了,导致小姑娘的父母亲大闹茶食店被杨秀凤抓住了把柄。杨秀凤要死要活的不跟李继勇过,是在公公的劝说下,才又勉强的过,从那之后,李继勇就怵杨秀凤一头,因为把柄落在她手上。
5 6
李继勇把柄落在杨秀凤手里后,他老实多了,再也不敢搞外面的小姑娘了。如果不是父亲花了一大笔钱的话,他现在不在牢改农场,就是胳膊脚被人砍了,变成残废了,想今天这样自由的活着是不容易的。
杨秀凤摊上了这个烂男人也没有办法,当时完全是顾及孩子,怕孩子成为单亲家庭,影响孩的前途。孩子渐渐地长大了,杨秀凤也想开了,就跟着烂男人凑乎着过,再跨进第二个门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就遇上了邓西平。
邓西平的到来,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最困难的时候。当时她感觉邓西年是个怪人,除了吃饭就是钻进小屋子里不岀来。一天天过去,一月月过去,她和李继勇就生气,嫌弃他吃闲饭。后来,公公安排他去店铺帮忙,没想到他干的那么好,各项工作都管理的头头是道。也就是从那个时候,杨秀凤开始关心邓西平的,没有想到的是,就这举手之劳的小小关心,邓西平感谢杨秀凤。世上没有不喜欢听好话的人,杨秀凤也一样,对邓西平产生了发自内心的好感。当时她感觉到邓西平斯文,和李继勇截然不同,很有自己喜欢的那种男人味,就试着邀他到江边玩,没有想到的是,斯文的邓西平在寂寞难耐的情况下也喜欢她。如果说男人是感性动物的话,那么女人也并非都是理性动物,她只不过是有程度不同的强弱而已。杨秀凤在邓西平面前脱下了裤子,她不顾一切的要得到他,那也不能说不是发自内心的爱。
邓西平为此也问过杨秀凤,问她到底喜欢自己什么?杨秀凤说自己也说不清楚,就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感觉特别好受,也不是纯粹为了性爱,她说在一起说说话都舒服。邓西平对杨秀凤说,刚开始纯粹为了生理上的需要,后来渐渐的发现自己爱上了她。杨秀凤又反问他,那你爱我什么呢?他说爱她那热情奔放,忠诚炽烈的那颗心。是的,杨秀凤那段时间里的确时时刻刻都想着邓西平,不论做什么好吃的,首先想到的是邓西平,如果不给邓西平送点去,就是最好吃的东西,自己吃在口中,也会产生食而无味的感觉。
杨秀凤时常的回忆她和邓西平的点点滴滴,她会觉得自己活得很幸福,很开心。现在邓西平走了,她在失落沮丧的时候就靠回忆来疗敷受伤的心。
李继勇对杨秀凤的所思所想全然不知,他以为这是她妊娠期内的正常反应,所以,从不招惹她,也不敢在她面前随便说话,生怕得罪她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越是这样,杨秀凤越感觉和李继勇这个烂人没有共同语言,越来越觉得自己在煎熬,越是这个时候她越是思念邓西平。可邓西平呢?他全然不知,仍一如既往关心着他那部长篇小说稿《关平山的春天》。
到了1966年下半年,"文革"在全国范围内爆发。首先是对文艺战线开火,什么"三家村""四家店"的批判。邓西平意识到,这下子完了,他的小说不可能顺利的出版了。紧接着在全国范围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开始了"破四旧"、"立四新",这个时候以红卫兵为首的头脑们开始夺权,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拉去游街批斗。当然,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都脱不了干系,都拉去陪绑游街批斗。
邓西平在1958年得到了平反,可红卫兵小将们不管他那套,仍然按历史反革命分子和富农分子进行专政。尤其是那些1955写黑材料陷害邓西平的人,借助红卫兵的势力行风作浪,趁机想整邓西平。花玲玉见没有愿意李东奇的表弟邓西富也借机想整花玲玉。硬说花玲玉是地主,让花玲玉参加五类分子批斗会。花玲玉坚决反抗,说她只是在校学生,哪里是地主,斗争了两次后,她连五类分子子女会也不参加了。怎么着吧,老姑奶奶就这样了,她恶骂了几次,那几个造反派们拿她也没有办法,后来就没有人再找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