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新质生产力”成为经济大海中强劲涌动的新浪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邳州如何持续“上新”,因地制宜点燃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天起,银杏融媒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报道《邳州“新”潮澎湃》,一起向新出发,探寻那些新的力量、新的机遇。
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如何催生、怎样发展?如何用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发展?
这一趟关于“新”的旅程,从现代农业开始。
智慧种植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戴圩街道的绿色生态水果番茄项目生产基地,只见这些在空中种出的小番茄大小均匀、色泽鲜亮,甚是招人喜爱。由于是立体化种植,成串的小番茄是从上到下分层陆续成熟,目前,最底层的小番茄已经成熟。
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这里看不到一点土壤,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栽培架,番茄秧苗则扎根在一块块岩棉里。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及时调整营养配方,满足番茄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条件,同时引进比利时的熊蜂进行授粉,提高番茄口感。
邳州金水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定博说:“我们实现了高效集约化、高品质的采收,1平方米可以生产小番茄30公斤、生产大番茄50公斤以上。1平方米的收入是900元左右,大概有100元到200元的利润。”
不仅如此,为让番茄在更适宜的环境生长,整个项目规划建设智慧生产温室、育种研发中心等,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升产品质量。其中,核心生产环节可实现100%智能化精准调控,配备制冷及供热系统,实现全年稳定生产。
在生产基地的中控室,邳州金水杉科技农业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经理程胜利向记者展示了这一智能系统,只见系统界面有温度、湿度等数据,以及番茄植株的生长情况图,每棵植株上的番茄颜色也有所不同。
程胜利说:“这些颜色代表番茄的成熟度,我们可以在电脑和手机上实时查看系统数据,了解棚内的情况。另外,温室里有调控系统,温度较高时,棚内的窗户会自动打开,这些在系统上都有直观的显示。”
事实上,智慧生产温室是我市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一个缩影,在邳州,数字农业应用的场景已成为新趋势。其中,位于铁富镇的邳州市旭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通过综合环境监控云平台,实时展现400多亩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同时,系统能够对温度、湿度等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决策,帮助种植者掌握农作物的种植特点,精准把控不同生长周期。
邳州市旭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李涛说:“地里边如果缺水,它会推送信息,提醒该浇水了。通过pH酸碱度值和EC值,我们可以观察土地的肥沃程度。”
水肥一体化、自动喷滴灌……这些看上去“高大上”的数字技术,如今已走向田间,让传统农业变得智能化、标准化。原先“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为精细化、高效化的智慧农业生产模式,可以说,传统农业借助科技力量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数字赋能
提起养鸭养鸡,人们一般很难和大数据、云计算这类现代信息技术联系在一起。不过,在我市的新河、燕子埠等镇,智慧农业却改变着传统养殖。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燕子埠镇的江苏燕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只见19栋养鸭棚舍整齐排列,在每栋棚舍的外边都有一个智能装置,上面的按钮分为控制、管理、配置等五类,每个类别又有八个小类别,内容详细、操作便捷。
江苏燕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龙霸说:“以前通风都是人工去掀开塑料布,现在都是电脑控制机械通风,另外实行自动化投食,节省人工也避免浪费了饲料。”
与传统分散式养殖方式不同的是,江苏燕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协议,对农户养殖的鸭子保底价收购,同时对农户给与一定的技术指导,目前有70多户农户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生态养殖。
梁龙霸说:“以前处理鸭子的粪便都是用水冲,现在直接用传送带运输到有机肥厂,进行二次加工做成肥料。目前,农户每年可以养7批鸭子,一年能赚20万元到30万元。”
在新河镇的益客大数据中心,多个养殖场的信息情况实时显示在大屏上,在屏幕的下方还可以看到鸡棚内小鸡的生长情况。
益客集团新河片区负责人李森介绍:“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棚舍里的温度、湿度等指标数据,降低养殖风险。我们现在实行三层笼养,一个棚养鸡的数量也是翻倍的提高。”
以前养殖靠经验,现在养殖靠数据。养殖实现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根据动物的生长指标进行自动预判,实现对病情的提前预防和及时处理,提高养殖成活率,实现健康养殖。在我市,徐州鸿康养殖有限公司等企业获评智慧牧场。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数字化养殖场将变得更加智能化、自动化、数据化,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实现更高效的养殖管理和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链式发展
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在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条的融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瞄准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深耕银杏、大蒜、肉禽、炒货等优势特色产业,放大益客、正大等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全面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
围绕以融合发展为目标方向,我市在更深层次上推动乡村振兴。邳州桂柳食品有限公司是燕子埠镇招引的农业重大项目,一期主要生产白条鸭及鸭系列副产品,去年,企业总体的屠宰量达到1200万只,营业额接近4亿元。目前,二期项目正在按照时间节点,加快建设。
燕子埠镇党委副书记万水说:“二期厂房的主体也全部完成,预计今年上半年相关生产线和设备就能进厂,建成之后,我们能实现屠宰肉鸭5000万只以上。下一步,我们发展调理品、熟食、羽绒制品等配套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同样,作为我市重大农业项目,徐州鸿康养殖项目规划建设36栋现代化高标准白羽肉鸡笼养棚舍,由润客集团提供鸡苗、养殖设备及专人技术辅导,一期项目已投产;岔河镇立华良壁美丽牧场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设22栋四层全自动化养殖鸡舍,目前已投入使用;正大食品(徐州)有限公司的二期工程预制菜项目已延伸猪肉精深加工……
与此同时,随着智慧种植、智能养殖不断走进人们的视野,我市也积极探索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在农业产业发展的应用和落地。在戴圩街道绿色生态水果番茄项目生产基地的包装车间,2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运转,一天可打包8到12吨番茄。同时,基地还通过冷链运输,扩大产品销售范围。
对于基地未来的发展,邳州金水杉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定博信心满满,他说:“我们有产业工人150多名,在项目建设初期,我们预留400多亩土地,通过实行立体种植模式,扩大种植生产规模,还能研发种苗。”
实践证明,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目的是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全面发展。而在新质生产力的视角下,需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集聚农业发展的各类要素,多方发力、久久为功,形成智慧化管理下的现代种植和养殖体系,方能向“智慧”要效益、要产能,全方位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未来,邳州这块广袤的土地上,既承载着人们辛勤付出的汗水、收获的喜悦,也孕育着智慧的力量、增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