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清华中学远帆文学社元旦采风行(邳州文化网首推)

徐州市清华中学远帆文学社元旦采风行(邳州文化网首推)

闵子祠孝亲赋

初二(16)班 王艺霏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

我不知,访先贤。

甲辰年,元旦日,出彭城,跨萧县。曹村镇,闵祠现;孝德村,少年愿。

守祠老者闵氏凡保,闵子骞七十六代传人是也。微风吹,门扉开。抬眼望,堂中老夫笑眼弯弯,领着小子,穿堂过树,读碑识志,殷殷然,蔼蔼然。

“母在一子单,母去三子寒!”岂知孝能感动天?孝悌忠信,温良恭俭。闵子千秋,厚土高天。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

《礼记》云 “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

三重房舍,两重院落。庭院深深深几许?青砖黑瓦,守护的是中华之根;鸟吟雀唱,奔涌的是的文化之源。闵子祠中,仓柏葱翠。两千五百载,亦树,亦魂。

跪天跪地跪父母,今日少年跪孝贤。鱼贯而入,鱼贯而出。屏气凝息,或揖或拱,或拜或叩,谦恭崇敬。

闵子祠堂官道西,芦花遍地草萋萋。
阶前几棵常青树,不是慈乌不敢栖!

今日一跪,跪我万古良知。

徐州市清华中学远帆文学社元旦采风行(邳州文化网首推)

探闵子骞祠 识孝贤君子
初一(9)班 周子宣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他以孝名天下,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为传承闵子骞的孝贤文化,后人为其建设了祠堂。

闵子骞出生寒苦,经常随父亲外出谋生。他拜孔子为师后,成为孔子“仁”“德”理想的忠实推行者和积极宣传者。闵子骞以孝闻名,在济南、宿州等地都建有闵子骞的墓或祠堂。

今天我拜访的,就是宿州曹村镇的闵子祠。明朝时期,尚书李化龙路过闵子祠,为其作诗:“闵子祠堂官道西,芦花满地草萋萋。阶前几棵青松树,不是慈乌不敢栖。”

闵子十岁丧母,其父再娶。后母虐待他,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雪天外出,驾车时,他的父亲发现了这件事,很生气,欲休了后母。闵子骞劝说道:“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深受感动,从此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

“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我情不自禁地重复这句话,心底升起了浓浓的敬意。

我自信是孝子,便跨过门槛,踏入了闵子祠。先走到最北的正堂门,朝闵子的彩色塑像磕头,起来时因为不熟练,险些撞入土地的怀抱。

同行的伙伴还在接龙般叩拜,我便闲游了一会儿。旁边有一棵银杏树,也许是活了千年,看惯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懒懒的,静静地,坐在冬天的阳光下打盹。

另一棵,是高达十六米的侧柏。据说它是闵子亲手种下的,所以叫闵柏。与银杏不同,它郁郁葱葱,又高又粗壮,能遮住一半天空,就像一个挺拔的青年。看着它昂首挺胸的模样,谁会想到它竟二千五百岁了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仍余闵柏树。”千百年来,古柏屹立不倒,古树的气质总让人安心,让人想亲近。我知道,那虽千磨万击,绝不倒下的精神,一定是闵子的魂魄。是对手足的呵护,对继母的包容,对 导师的尊仰,对孝德的演绎与传承。

古人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从祠堂出来 ,我反复问自己:我是君子,还是小人?我是孝子,还是不肖?

斯人虽逝,德音永存!

徐州市清华中学远帆文学社元旦采风行(邳州文化网首推)

仰望闵子
初一(15)班 李一诺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念叨着孔夫子的这句教诲,我于2024年的第一天,随团拜访了先生十大弟子之一,位列第二的闵子骞。与颜回齐名!

秋叶从空中落下,旋转飘动,又轻柔柔地落下,静默又优雅。空旷的村庄静悄悄的,只有风儿来过的声音。这就是宿州市曹村镇闵子村。一辆载着五十多个文学社孩子的大巴缓缓驶来,停在了一处陈旧的院落前, 我们到闵子祠了。

怀着激动之心,想看看这传之千古孝子闵子骞的住所是怎样的复古。踩着泥路,踏入院内,三进院子,黑瓦房,青石墙,整个建筑朴素,清雅,浓浓的怀旧风格。

厢房的檐下,放着几件已经不多见的中原农具。竹跁,高粱秸秆的扫帚,躺在冬阳下的老屋前,感觉浓缩了中国整个的农耕时代。这吸引了几个走在前面的男生,过去大胆地拿起来模拟起“劳动”,虽然有点顽皮,但还是小心翼翼地,终究放肆不起来。是闵子在旁边面色安宁地看着你吗?

向右转进正院。第一排房,应该是祠堂的正殿。正对门是一尊雕像,是的,这就是闵子骞!也不知为什么,平日里猴窜马跳的我们,一到这里都屏气凝神,尤其是特立独行的青春期,见了佛祖都叛逆的我们,此刻没人组织,却一个个鱼贯列队,行起叩拜礼。

闵子骞孝敬后母,友爱兄弟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这是大孝子啊!他用爱把最平凡的家,打造成最温暖的天堂。这就是中华民族温暖人心的道统和美德。而践行了这一品质的闵子骞,所以活成了千古。他是烟火人生的佛!

你能吗?我能吗?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闵子的精神告诉我: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可以用一颗伟大的心,做最平凡的事,从而成就不平凡的事和魂。

院内有棵老柏树,据说那树已经有了两千年了,但依然粗壮广大。“闵子祠堂官道西,芦花遍地草凄凄。阶前几个长松树,不是慈鸟不敢栖。” 明代时期,兵部尚书李化龙从宿州到徐州时,路过古道边的闵子骞祠堂,便赋诗一首。最后一句,“不是慈鸟不敢栖”最为流传。和历史上所有的美丽的灵魂一样,闵子也像是一面镜子,让丑陋的灵魂到此自惭形秽!

出了闵子祠,院前是竹林。竹林下一座大大缓缓的土堆,随行老师说,这就是闵子墓,闵子安葬的地方。

您静静地安息吧。孝行千古!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