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圩往事(作者:胡惠有)

洋河圩往事(作者:胡惠有)

说到洋河镇,不能不说“洋河圩”。洋河圩是近代洋河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时、空的转换,人们对洋河圩的认识越来越模糊,甚至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歧义。因此,有必要厘清洋河圩的来龙去脉,为它做个“简历”。

2018年5月,神农时代洋河农业嘉年华开园。园内设置8个主题展馆,以华夏五千年农耕文明为题材,回顾农耕文化、农业文明。“谷实馆”里,一座漂亮的木制牌坊立在茅屋草舍间。牌坊东西两面立柱刻着金字对联。朝东的对联是:刀耕火种历千载沧桑;风调雨顺系兆民命脉。朝西的对联是:日月星辰天蕴玉;桑麻稻菽地生金。两副对联是谷实馆的点睛之笔,让人心生感慨。

牌坊匾额上的“洋河墟街”却令人费解。请教了很多人,没有人知道“墟街”是什么意思。

墟xū 有两个意义:1、原来许多人家居住过而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2、同“圩(xū)”,我国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区的集市。显然,展馆里的“洋河墟街”指的是洋河集市。

“圩”是个多音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圩在洋河读wéi(围),本义为我国江淮地区防水护田的土堤;引伸义为有圩围住的地区。

以此看来,景区策划人误以为洋河是个兴旺的集市,不知道这里曾经有一座“洋河圩”。

洋河圩是一座土、石、砖混合结构的城池。圩呈长方形,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周长约6000米,面积约2平方公里。洋河乡贤李仰来先生曾这样描述洋河圩:

墙高8米,厚6米,底宽12米,顶厚4米,墙顶外设垛口,砌女墙。圩设四门,圩门高5米,宽4米,呈拱形。圩门上有门楼,长宽各4米,面积约16平方米。门楼高4米,对内对外各置两个瞭望窗口,便于瞭望和射击。

圩外有圩河,圩河宽10米多,深约3米,圩门外设吊桥。圩河与圩墙构成完善的防御体系。

洋河圩俗称“大圩”,大圩外还有圩。北门外是沼泽芦苇地。除北门外,东、南、西三面有外圩,俗称“小圩”。南面外圩分为东、西两个小圩。东小圩为米市街,从大圩河至小南门,南北长约800米。西小圩从米市街中段向西过麒麟桥。太平市也有外圩,设有东、南、西三座圩门。西圩门的外圩也称西小圩,东西长约1000米。

洋河圩往事(作者:胡惠有)
有人说洋河城池起于明末,但《县志》没有记载。老人们看到的洋河圩建于晚清时期。

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年),捻军攻陷桃源县城。此前,各乡集市都没有圩寨,不过是百姓聚集交易的场所。此后,所有集市都筑起了圩子。

《泗阳县志》记载:“(洋河)圩为清咸丰十年(1860年)夏抡谟、陈卿文所筑。户七百余,生意茂盛。治西六十里。外圩则民国八年(1919年)韩德超、王聿德倡筑以御匪患者,户二百余。

元明清三代,洋河镇由宿迁、桃源两县分治,东部称“桃地”,西部称“宿地”。《泗阳县志》没有涉及宿地,但洋河圩是一个完整的城池,自然是宿地、桃地共同修筑的。

由此可见:洋河圩筑于1860年,用于抵御捻军;外圩筑于民国初期,用来防范土匪。

清咸丰九年(1859年),25岁的洋河镇生员夏抡谟在乡试中举。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夏抡谟进京赶考。当月,捻军李大喜、张宗禹率步骑兵各万余人由邳州、宿迁东进。已到山东的夏抡谟闻讯后,立即返回洋河,与富商陈卿文联合宿、桃两地富商大贾、各省商会,筹资修筑洋河圩。

洋河虽是无险可守的平原古镇,但因有淮扬右营将士驻扎,这次捻军东进没有侵扰洋河。夏抡谟等人筑洋河圩,全仿县城模式,自此,洋河成了有险可守的城池。

同治元年(1862年),夏抡谟再次进京赶考,高中第75名进士。殿试三甲。朝考三等,获皇帝御笔亲点“即用知县”。次年,夏抡谟到江西赴任。他奉命查勘河工,返回省城途中突遇暴风,落水殉国,年仅29岁。夏抡谟逝世后,入祀桃源县乡贤祠,民国《泗阳县志》有他的传记。

清同治年间和光绪元年,太平军余部和捻军多次攻打宿迁、桃源两县诸乡镇,洋河镇因有坚固的城池,没有受到损伤。

洋河圩往事(作者:胡惠有)

民国早期,宿迁、桃源地区土匪猖獗,经常攻掠城镇,纵横郊野,洋河周边城镇多遭匪难。

1915年9月12日,匪首丁三花率徒二三百人,攻破洋北后张圩,杀死50余人,财、物、牲畜抢掠一空。1916年,土匪占据耿车镇,数百户房屋被焚毁。1921年8月11日,土匪攻破泗阳县众兴镇,接着攻破仁和镇(今新袁镇)、裴圩、卢集等十几个村镇……

在北洋军阀统治的15年里,洋河圩因城池坚固且有军队驻防,没有受到过土匪的攻击。

土匪贪婪成性,自然垂涎富庶的洋河镇。1930年,惯匪老魏三(魏友三)两次聚众围困洋河勒索钱财,史称“贼困洋河”。

第一次是7月5日夜,老魏三率近千土匪围困洋河镇。北起城隍庙,西沿黄河堤,南至三坝堤,东至东教场,附圩房舍皆住匪徒。洋河各圩门紧闭,圩垣有防。当时圩内自卫队有枪百余支,并驻有县警备1小队。6日中午,老魏三派人进圩,约定互不开枪,限期索要现款10万元。镇长黄兰斋出面议商,先由绅富凑2万元,余数措办续交,每日供应土匪酒食。12日,省保安队黄梅兴团从镇江星夜赶到洋河,魏匪分路应战,力不能支,乘夜溃走,洋河解围。

第二次是10月份,老魏三聚众千余人再次围困洋河镇。洋河居民退据圩内,关闭圩门,拽起吊桥。魏匪将洋河圩团团围住。相持了十余天,仍不见政府派兵解救。经镇上士绅商议,派鲍慰慈先生化装出圩,去徐州求救。此时,国民党军第52师参加中原大战,在徐州驻防。师长是洋河人韩楚箴,他听鲍先生说洋河已被围困十余天,派1个连赶往洋河解围。魏匪听说正规军来了,撤围南窜。

魏友三从洋河撤围后,继续打家劫舍。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魏友三接受国民党江苏省代理主席韩德勤的招安,被委以团长之职,与抗日军民为敌。

1941年5月5日,新四军25团在张爱萍旅长指挥下,在洪泽湖上击溃了魏友三的部队。魏友三潜水逃命,侥幸漏网。1943年3月18日,魏友三在山子头战役中只身逃跑,被新四军9旅抓获。3月24日,恶贯满盈的魏友三被处决。

洋河圩的作用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洋河保卫战中发挥到了极致。

1938年11月21日,日军进犯宿迁。驻防安徽合肥的57军112师第667、第668团驰援宿迁,23日晨开进洋河镇。

11月26日,日军由泗县、宿迁进犯洋河,112师奋起迎击。军长缪澄流亲临一线指挥作战。守军依托高大坚固的圩墙抵抗,日军久攻不下,调来飞机支援。飞机在空中疯狂扫射,缪军长站在西大圩门上用步枪向飞机射击,战士们纷纷仿效,向飞机开火,飞机扔下汽油弹仓惶逃窜,日军被迫从洋河撤退。

这次战斗,击毙日军20余人,俘虏军官佐藤一名。进攻洋河失败,日军恼羞成怒,纵火焚烧圩外民房,加上飞机扔下的汽油弹引燃圩内房屋,战后统计,计烧毁房屋9547间。

12月1日,112师趁洋河之战大挫日军气焰、日军惊魂未定之机,组织了对宿迁县城的反攻。反攻部队攻入城内,烧毁敌汽车60余辆,毙敌150余人。

指挥洋河保卫战的霍守义师长、万毅团长撤出洋河后,在抗日战场屡立战功。后来,667团成为人民的部队,万毅1955年被授中将军衔。霍守义将军所部1948年9月整编为解放军,将军为南京市政协的一至四届委员,江苏省政协二至四届委员。

1939年2月下旬,日军再度进攻洋河。为使洋河古镇免遭战火毁灭,57军奉命转移。日军进占洋河后,留驻一个小队约60人,并驻有一个团伪军。他们在大圩的四门修筑炮楼,由伪军值守。白天进出圩门要查验良民证,晚上吊起圩河上的吊桥,禁止出入。

1941年,洋河镇周边村镇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控制区,洋河圩成了日军控制的孤城。日军向抗日根据地进犯时,常以洋河圩为集结地。为打击日军,新四军9旅决定袭击洋河镇,由26团担任主攻。

1943年2月24日晚,26团突然发起攻击。部队从北门突入圩内,由东向西逐巷、逐院寻歼守敌。在当铺巷处遇到一股凭借坚固炮楼顽抗的伪军,伤亡多人。凌晨5时,在机枪掩护下,战士们投掷燃烧物引燃房屋。在敌人忙于灭火时,部队发起冲锋,十几名伪军举手投降,其余敌人葬身火海。

这次战斗,击毙、烧死伪区长戚问渠以下100余人,俘队长、翻译官等40余人,乘乱逃散伪军无数,缴获步枪50余支、战马6匹。25日清晨,26团撤离洋河。

整个战斗过程中,被包围的日军躲在营地不敢出动,只打了几阵机枪,打了几发迫击炮弹壮胆。这次进攻,对日伪震慑很大。从此,驻洋河的日伪军只能龟缩在洋河圩里,轻易不敢走出圩门。

洋河圩往事(作者:胡惠有)

1945年8月13日,驻洋河日伪军乘夜逃往宿迁,淮北区泗阳县收复洋河,成立洋河市,管辖大圩东圩米市西圩太平五个镇和涌莲新化两个乡。市委、市政府驻大圩里的永源槽坊(现洋河酒厂北宾馆处)。

当月,泗阳县动员老解放区民工拆除洋河圩。现年92岁的李仰来老先生回忆说:“那年我14岁,从南乡来了很多人拆圩墙。我家在太平市,看着拉城砖的牛车一辆接一辆从门前过。我觉得圩子拆了可惜。长大了才知道,当时内战随时可能爆发,把圩子拆了是防止它再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堡垒。”

大圩拆除后,圩河上的吊桥改为砖砌单孔拱桥,交通方便了许多。老人们说,几个小圩的圩门多年后才拆除。

洋河圩历经了85年如磐风雨,虽早已不见踪影,但给这片土地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现在,洋河新区以圩命名的行政村有5个,自然村庄有24个,它们承载着洋河人的绵绵乡愁。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