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成婚年龄,往往都爱形容交上桃花运。眼花桃花正开,不由得想起旧社会穿线搭桥的媒婆来。媒婆在咱们乡村,也就是城市人所说的婚姻介绍人。一桩婚事的成与不成,多数取决于媒婆的说服技巧。媒婆如果是收了人家礼,就会全心上阵。因为谈成每桩婚姻,不仅是她的责任,更是她的义务。
听乡村的老人们说:媒婆有一绝招艺术,那就是嘴巴甜,能善辩。因为托媒人一般不与媒婆一起去,这演员和导演都是她一人独当。好在媒婆能看脸行事,一般都爱忍气吞声。但如果是收了重金而又谈不成的,媒婆就会显露揭短悍性。说些不伦不类,甚至于当众对人家大黄花姑娘指指点点。可怜身处那个时候的姑娘们,除了躲避就没他法。好多的人家奈于面子,对媒婆都是恭敬从命。媒婆到了姑娘家,先是说些恭维话、漂亮话。目的是哄哄姑娘家人高兴,见家人笑脸挂在嘴边,便不失时机道出来意。如果遇上性格豪放的姑娘一口拒绝,那媒婆就叹息时运不佳了。特别是有钱人家对穷媒婆的进门,不仅不说声谢谢,还不会给上门讨好的媒婆打一下看门狗。
媒婆可以说是扑落尘世,闲事无边。只要乡村姑娘们稍长大点,她们就开始打定主意。象赖皮狗一样,三天两头往人家跑。按理说成人好事,索礼受礼当之无愧。但这些媒婆们为了一已私利,往往不顾姑娘们死活。在那个“嫁鸡随鸡,嫁狗跟狗”的年月里,多数姑娘们是搓手顿足,恨死了媒婆。但怎奈社会风气不良,胆小怕事照坐莲花轿。如果当初汉子们不听从父母之命,而姑娘们敢冒犯前来讨水酒喝的媒婆,媒婆们就会呆在家里歇歇那三寸小脚儿了。
现如今,改革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媒婆那套的礼俗,早已被婚姻自由文化内涵所覆盖。年轻人们,不是在网上你逗我追,就是在通信里轻声细语;哪怕相遇后虽说不能一见钟情,但也会在分手之后相互暗送秋波。以往习俗的媒婆定亲,已经由民政局的婚姻证书全权取代。媒婆队伍的彻底断根,也许是现代婚姻的幸福美满。
单位:贵州电网公司安顺供电局
作者:姚旭
联系电话:15902534148
QQ:13185307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