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里濒临消失的老行当(作者: 钱宗华)

2020窑湾古镇-旅游攻略-门票-地址-问答-游记点评,新沂旅游旅游景点推荐-去哪儿攻略
窑湾段运河的开通,不仅对保证京杭大运河畅通、漕粮北运及南北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当地人们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水运的兴盛而带动码头装卸、船舶修造、摆渡、捕鱼、牵挽(拉纤)、打硪、饮食、纺织、刺绣、竹木等行业及民风民俗活动的繁荣兴盛。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少行业及民俗活动有的被淘汰,有的濒临消失,有的直接被替代了,但对生活在运河沿岸的人们曾经发挥了较大作用,助推了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
一、讲行
运河沿岸村镇集市众多,讲行,是市场交易中出现的一种行当。与买、卖双方在袖口内摸手指或背后打手势磋商价格,为达成交易穿针引线极力撮合,事成后,获取微薄的交易费。
运河边上的牲口市场
窑湾古镇坐落于大运河东岸,旧时有粮食、棒草、猪羊 、牛骡市场等,夜猫子集闻名全国。当地周边几个乡镇,按传统习俗每月有几天固定的逢集日,闭集时无人光顾市场的,给人们带来交易上的不便。而窑湾集市不同于其他乡镇,最大特点就是天天逢集,货源充足,交易广泛,因此吸引周边地区的人们及南来北往的船民、商人,接踵摩肩前来赶集,市场上人山人海,最多人流量达45000余人,空前高涨。讲行者为促进买卖双方成功交易、制止强买强卖、监督短斤少两、维护市场繁荣发挥了重大作用,振兴了窑湾经济。
年货赶集,过年赶集,赶集年画_大山谷图库
二、窑湾“夜猫子集”
窑湾至今沿袭一个以半夜开张,天明罢市闻名全国的传统早市——夜猫子集。
春秋时期,窑湾为泇河上的咽喉要道,宋明间,沂河改道、泇运河开通后,窑湾又成为沂、运二河交通枢纽,陆上四方辐辏,水中舟楫连绵。过往船只有的在此停泊,装船、卸货,每逢夜间,船民登岸购物,地方上自然形成了每日二更后开城门、落吊桥,乡下农民的农副产品到集市上交易,街上店铺同样开门,灯下营业,船民备足日常生活用品,天亮后起航,农民返乡种田,街上罢集。这种像夜猫子一样昼伏夜出的交易活动被人们形象地称作为“夜猫子集”。有一首地方传唱很久的民谣:“梆打三更满街灯,恭候宾客脚步声。四更五更买卖盛,十里能闻市潮声。”真实反映了窑湾“夜猫子集”热闹、繁荣的空前盛况。
夜猫子集,因为人们在夜里做买卖,当地人们也称“鬼集”。据说,过去有时候还真能与阴鬼打上交道。清朝光绪初年,某年腊月二十八,天空纷纷扬扬地飘起鹅毛大雪,稍时,苏北大地一片银装素裹。在一阵阵欢歌笑语中,孩童们放鞭炮,大姑娘贴窗花,小媳妇磨面蒸馒头,新春来临之际到处洋溢着匆忙、喜庆的气氛。深夜二更时分,古镇北二里许钱家口有一位钱氏中年农民,诨号“钱大汉”,挑着二筐胡萝卜,深一脚浅一脚地踏着积雪,去赶夜猫子集,打算换些钱备点年货。不多时已到集市,虽然天寒地冻,却挡不住火热心情的赶集人,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种鲜鱼、鲜肉、禽、蛋、青菜等农产品分列大街两旁,买卖双方都在有条不紊地交易。妈糊香,鸡糁鲜,油条、麻花二百钱,各种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可是,钱大汉的胡萝卜卖不逢时,无人问津,谁还在大年关买胡萝卜回家过节呢!正在愁叹时,一位年轻女鬼,因抵挡不住阳间美好生活的诱惑,幻化成人,妆扮入时而不失风雅,夹杂于人流中,购物。走到钱大汉摊前,经过一番讲价,二筐胡萝卜以十文铜钱买卖谈妥,虽说价钱便宜,但钱大汉也就知足了。交易时女鬼闲聊:奴家早先也是镇上一户显贵阔太,家境富足殷实,后因夫君沾染大烟,家道中衰,如今生活无着,思前想后,惭愧!惭愧!片刻,女鬼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不知不觉天已放亮,钱大汉收拾好担筐,哼着小曲,大步流星地来到肉铺,称上二斤猪肉,心想回家过个肥年,全家老小还在盼着呢。付钱时,从兜里掏出来全是冥币,掏空身上所有口袋也未找到一文真钱,傻眼啦,钱大汉两手空空郁闷而去。片刻,“钱大汉招鬼”的风声不胫而走,小小城镇犹如平地响起一声炸雷,沸沸扬扬。因为夜里光线昏暗,人和鬼很难分清,真、假钱币更难分辨。有一智者旋出一计,人们交易时摊前摆放一罐,倒进水,把铜钱、碎银放进水里,下沉者为真币,否则冥币。灵也。打那之后窑湾夜猫子集再也没有冥币出现啦(民间传说故事,不可相信)。
如今,窑湾古镇民俗史话馆专门开设了“夜猫子集展厅”,通过实体雕塑与声光电合成,再现了夜猫子集曾经的热闹与繁华。
三、打硪
通常把一块石头加工成象石鼓一样的硪,周围凿有若干眼,并系长辫绳,由8人、10人、12人或更多人把持,由一人领唱,唱词随编随唱,众人合唱,动作协调,硪随节奏快慢而起落,一般起降幅度为3米,甚者更高,即打硪,是劳动人们建房或加固河堤等夯实地基的一种传统劳动形式。
窑湾,河湖交叉,沟河纵横,堤堰弯曲漫长,为了加固大堤,民工打堰时每加高一层土必须采用打硪的方式来夯实,层层叠加,直至工程结束为止。施工中,验收工程质量是否合格,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明了既传统又原始的“寸香验”的方法。即取一根长度为一尺的直树棍,在夯实后的土层上揳入半尺深,拔出,灌满水,在那个没有钟表记时的年代,只好点燃一炷香,在燃去一寸的时间内,穴内之水保持盈满或消耗一半以内的状态,表明该段工程合格;消耗一半以上或涸干,为不合格,需返工,土层重新夯实。打硪在中国古代土木建设工程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在过去的贫穷年代,农村大地,亲邻之间,谁家盖房子加固地基必须先打硪,打一声招呼,左邻右舍的青壮年乐意参与,家主只是茶水、香烟简易招待,“……齐出力吧……吭咿……吭咿……吭咿……吭……加把劲吧……那跌宕起伏的腔调、步调一致的动作至今耳熟能详。乡亲们虽然又唱、又出力,累得满头大汗,围在一起有说有笑,但很有乐趣。孩童们、年长者还聚在一旁凑热闹、拉家常助兴呢。乡村、乡情气息浓厚。今天,打硪这种传统的民间劳动形式,被永久的定格在我们少儿时代,只作遗憾的回忆。

撒网捕鱼 _排行榜大全

四、鸬鹚捕鱼
鸬鹚捕鱼,也称“放鹰”,是渔民传统捕鱼的一种方式,也是汉族劳动人民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鸬鹚,俗称“渔鹰”,产蛋孵化后的雏鹰,一般经人工驯养三个月后,就可以下水捕鱼了。渔夫驾一叶渔舟驶入河面,他们先用三棱草秸秆(晒干后潮湿一下再用,效果更佳)当作绳子将鸬鹚的颈部拴住,以防私吞捉到的鱼,然后用竹竿将鸬鹚驱赶下水,鸬鹚们灵巧地腾空跃起,瞬间扎入水中,各自搜寻着水下“猎物”,不多时就捉到鱼,随即吞入喉囊中,高兴地钻出水面,急着向主人游去,渔夫伸出竹竿,鸬鹚便跳跃其上,竹竿再那么往渔舟上一搭,鸬鹚就上了船,待鸬鹚抖净身上的水珠,渔夫用手抓住其喉囊,轻轻一捏,囊内的鱼就被挤出来。接着渔夫顺手褪(tùn)去脖子上的草扣,随即喂下一条小鱼,以作奖赏。一只鸬鹚如果捕到一条大鱼,独立工作是很难完成的,需用几只鸬鹚通力合作,才能捉拿上船。捕鱼期间,渔夫为了与鸬鹚保持协调一致,保证鸬鹚不掉队、不落单,振奋精神,时而哼唱“吼哇……哈……嘿……”的放鹰号子,没有词,也没有固定的旋律,酷似“神曲”,就像旌旗猎猎的战场上,战鼓齐擂,号角齐鸣,一位将军指挥千军万马向敌人冲锋陷阵一样,其场面非常壮观,令人叹为观止。经过几个小时的劳作,船舱里逐渐堆积起大大小小各色杂鱼,鸬鹚疲乏了,渔夫就唤回鸬鹚驾船返航,停泊到栖息地,用早已准备好的小鱼犒劳辛苦工作的鸬鹚们,这时,饥肠辘辘的鸬鹚闻到了鱼味,都争先恐后地围在渔夫身边抢夺食物。
窑湾,西傍大运河,东临骆马湖,老沂河、箭丘河穿境而过,河湖交叉,水网密布,水甜鱼肥。当地人们利用丰富的水资源,置办渔船、网、钩、卡、叉等捕鱼工具,风里来浪里去,以打鱼为生,繁衍生息。
王楼村驯养鸬鹚捕鱼已有300多年历史,是窑湾镇历史上渔业捕捞规模较大的村落之一。明清时期,窑湾地区地势低洼,十年九涝,造成大面积庄稼被淹,粮食欠收或绝收,同时又因人多地少,有些人甚至家里根本没有一寸土地。为了养家糊口,有的常年靠专业捕鱼,有的趁农闲时节临时从业,打鱼换钱,维持生活。至民国末,全村有200余人参与其中,形成庞大的捕鱼队伍。仅驯养鸬鹚捕鱼者就发展到20余人,为渔业捕捞的鼎盛时期。
目前,王永高、王永富弟兄俩为王楼村八组村民,世代以捕鱼为生。其高祖父自清光绪年间就开始利用鸬鹚捕鱼了,其技艺传给曾祖父,又传给祖父王保全,父亲王光宗,至他们已经5代相传。
上世纪70年代初,因王永高弟兄多,家庭生活困难,为减轻负担,9岁时就辍学,跟随父亲学习鸬鹚捕鱼技巧,操作熟练后就和其他牧鹰人一起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以每月上缴所在的生产队30元的积累①,剩余部分来增加家庭收入。改革开放后,为搞活地方经济,拓宽农民致富之路,加强渔业捕捞规范化管理,在当时所在辖区王楼乡人民政府下设的水产服务站,每年交付400元管理费,申请办理了“鸬鹚捕捞许可证”,成为一名合法的捕鱼人。冬去春又来,一年又一年,王永高从事捕鱼行业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弟弟王永富年轻时跟随哥哥学习鸬鹚捕鱼技术,至今也有30多年。
今天,由于老沂河、箭丘河等河道拦河打坝搞养殖,骆马湖已封湖禁捕,大运河新沂段属于国家二级航道,正在积极打造国家文化公园,稳步推进文化带建设,只有在大大小小的沟渠里勉强作业。鱼、虾越来越少,这对王永高等以鸬鹚捕鱼为生的人来说是越来越艰辛了,每天捕鱼所得的钱勉强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王楼村还以鸬鹚捕鱼的只剩下王永高、王永富、汤继清、权秦田四人。
随着年龄的增大,王永高、王永富兄弟俩祖传的鸬鹚捕鱼技艺也面临失传的困境,子女们都宁愿出门打工,也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再过几年,王氏兄弟都要“退休”了,鸬鹚也面临“下岗”,和鸬鹚共同生活了这么多年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为鸬鹚的未来担忧,希望鸬鹚捕鱼这项传统技艺能长久传承下去。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利用鱼鹰捕鱼了,作为渔民们世世代代流传的放鹰号子也渐渐成了绝唱。

【酉水老纤夫摄影图片】湘西保靖生活摄影_摄行天涯--老梅摄影图库_太平洋电脑网摄影部落

五、纤夫与船工号子
窑湾境内水运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距今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骆马湖内的古皂河常通楫于鲁国与宿迁之间。明万历三十二年,开泇通运后,窑湾段大运河又迅速成为漕运的黄金水道,据《山阳县志》载:“十二万漕军护送一万二千艘漕船。”每当运粮季节,由清江浦北运京城,运河漕船首尾相连,十分壮观。水运的兴盛催生了运河沿线牵挽业(拉纤)的繁荣。
大运河繁忙的船只往来,需求大量的从事牵挽业的纤夫,并且日夜不停地劳作,光绪《峄县志》卷一二《漕渠》云:“过往差航,络绎旁午,每闸辄须纤夫数十名不等……前差未过,后差随至,南下方去,北上复来。”
苏北段大运河,受地形、气候与水源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上下游水位落差大,为克服地形坡降较大带来的航运困难,需要多建闸门以蓄水。明清时期,仅宿迁至徐州段建有潆流闸、亨济闸、皂河裹头闸、利运闸、汇泽闸、河成闸、河定闸、河清闸等。水闸的修建,也增加了运河沿线纤夫的就业机会。清代催粮官李绂在《穆堂别稿》卷一八《漕行日记二》中云:“粮艘上闸,谓之打闸。通帮派夫帮引,谓之打差。打差之人,有各艘派出者,亦有通帮公雇本地纤夫者。”
由于闸上闸下水位悬殊太高(通常2丈开外),开闸时飞流直下,势不可挡,大有排山倒海之势,来往船只过闸时往往把握不住火候常常出现船毁人亡事件,令人胆寒心惊。由此,需要雇佣更多、更壮、更懂技术的闸夫(纤夫)帮助船主渡过险关。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是“惠济”“通济”“福兴”三闸之汇。中国伟大的文学史家张煦侯②纂修的《淮阴风土记》第一章第四节“码头镇”篇,记载20世纪30年代舟船过码头三闸时的情景:“盖水势束怒,航途艰险,故下闸须善为把舵,上闸又须用力绞关。当绞关时,爆屑纷飞,锣声轰发,一时岸上居民,无老无幼,悉受闸夫雇用,为之邪许,随锣声之紧慢,为用力之缓急。下闸亦不易,迎溜尤为大忌,斯时船主,或因自身无此经验,或见船中人手不齐,每多雇用积年闸夫,为之管舵。故上闸需力,下闸需用巧。”
旧时,窑湾段大运河,从骆马湖西岸三湾村入境,途径二湾、头湾、窑湾、河形、万庄,庄场、从马庄村出境,全长16千米,是千里京杭咽喉要道,无论是南下江淮,还是北上齐鲁的官船、民船都要在窑湾码头停泊、打尖,由于该段河道绵延弯曲,河湖相接,风大溜急,若要前行需增加纤夫帮引才能渡过险关,还有过闸、逆流、逆风、枯水期搁浅、拐弯激流之时,也需要大量的纤夫,多人拖拽,齐声协力,步调一致,四肢并用,攀爬才能前行。清•薛凤祚《两河清汇》载:“河道泇河上自(邳州)黄林庄起,下至宿迁县磘湾(窑湾)止,长120里,有各浅浅夫137名,徭夫269名(江南邳州知州,管河判官)。”各浅浅夫就是指各个浅水区域浅船时推拉顶拽的纤夫。提溜系逆水行舟,纤夫的劳动强度很大,特别是在涨水的情况下。雍正元年(1723年),催漕官李绂从江苏泗水前往宿迁途中便遇上了大水,结果“用纤夫二十有三人而虚舟不前”(《穆堂类稿》别稿卷十七)。遇到河滩长有高大树木等障碍物以及两船交会的时候,一是要反应快,二是要多人密切配合,沉重而纤(xiān)长的纤绳才能甩跃障碍物或桅杆梢,减少麻烦,不误前行。因此,大运河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源源不断的纤夫队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保驾护航作用,同时窑湾码头也是提供纤夫就业的“人才市场”。
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国中期,窑湾境域内有固定从业者约有100余人,而于农闲时节临时从业者,更是不计其数。既解决了船主行船难题,纤夫也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
在运河沿线地区,很多下层贫民以行船拉纤为业养家糊口。船主既有雇佣跟船行走的长纤,如自己的同姓兄弟、侄儿或至亲;也有季节性雇佣同族同宗兄弟、侄子或同乡青壮年为短纤,农忙时在家收种,清闲时节做随船伙计,拉纤,船主知晓这些人心性脾气,勤快、好使唤,对主人负责、忠诚,值得信赖;还有沿途随雇的短纤,大多是临时找来的农民,借拉纤糊口,工价低廉。还有很多船主无需雇佣纤夫,自家老少吃住在船上,需用时下船拉纤,清闲时随船航行。直至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代中期,大部分船舶航行靠动力牵引,还有少部分靠人工拉纤。笔者少年时代常在大运河边玩耍,亲眼目睹一波又一波一家老小合力牵挽北上的情景。高大的木船中间,桅杆高耸,桅帆蔽日,船的前头,站立一位老者,手持一杆长长的竹篙,时而左撑,时而右支,动作娴熟,目的是把稳船行方向,河岸边有儿子、儿媳、闺女等人,穿长裤、打赤膊,胸前斜挎纤板,将各自的纤绳共同拴在一条主绳上,俯身甩手,拽船而行,分外辛苦,给笔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当船行阻力太大、艰难之时,纤夫们经常会口喊号子前行,为了统一步调,大伙聚足力气于同一节点爆发,以此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纤夫们随着音调的高低可以“换口气”来减轻疲劳、振奋精神。这种号子俗称“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按工作需要,可分为起锚、撑船、拉纤、绞关、摇橹等十余种号子。其中拉纤号子为运河两岸传唱最为广泛。
船工号子,据说,起源于隋末唐初,鼎盛于明清,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作的一种传统民歌。号子由领号人(俗称“号头”)领唱,众人回应。号子的曲谱和节奏一般是固定的,其歌词可分为“传统固定式”和“即兴口占式”。后者居多。
传统固定式,通常人们会把本地流行的地方小调儿和地方戏曲编入号子中,以戏词入号子。
即兴口占式,领号人触景即兴编词,曲调程序不变,劳动时随着唱腔高低、婉转变换。
从宿迁到窑湾这段水路,纤夫们经常叫喊的拉纤号子:
领号人喊:拉起绳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栽下膀子探下腰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背紧纤绳放平脚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拉了一程又一程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四十五里不换肩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不怕逆溜顶风雪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到窑湾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小上海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歌舞升平不夜城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领号人:吃喝玩乐赛扬州啦,众人回应:咳唠嗨……
这种唱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雄浑粗犷的船工号子,阵阵回荡在茫茫的大运河上空。
牵挽业的兴盛保障了运河航运的畅通,推动了运河沿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今天,站在大运河畔,南来北往的船只依旧繁忙,只是不见了当年在迢迢纤道上,那些衣衫褴褛、头顶烈日、脚踩血泡、佝偻着身躯步履蹒跚的纤夫身影,他们曾经高唱那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船工号子,作为大运河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下来,成为历史文化记忆符号。
六、十大巧女
旧时,窑湾女子不仅俊俏贤惠、聪颖过人,而且个个心灵手巧、各展才艺,用一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1、纺织女
手工纺纱织布是窑湾镇古老而传统的织造技艺。当地很多居民世代以此养家糊口,繁衍生息。据有关史料记载,到清末民初,纺纱织布遍及街巷,全镇织布机户有110家。有铁机210张,木机200余张。另有织袜机户37户,置机100张,其产品由本镇店铺经销,或批发到外地转销。镇上设有布庄15家,从事纺纱织布人员达700余人,大多为女性,这些质朴善良、充满智慧的纺织女推动了古镇经济繁荣,其创业力量不容小觑。
2、刺绣女
窑湾中等以上富裕家庭女孩,从小在家学习传统刺绣。如“鲁刺绣法”、“苏刺绣法”、“乱针刺绣法”等。成年后给自己或给富户人家出嫁女做嫁衣、嫁鞋绣花等。纹饰运线流畅,翻枝过叶,栩栩如生。整体做工精巧,美观,既保留传统的古朴凝重又融合现代的新潮时尚,深得众人好评。
3、歌妓女
一般从小开始读书学艺,琴棋书画,弹唱歌舞,无不通晓。同文人墨客吟诗、作画、对弈、达官显贵宴堂表演等,专与上流社会密切交往。卖艺不卖身,谋求生活。
4、渔家女
窑湾,沟河纵横,很多人家以捕鱼为生。从小在水边长大的渔家女,不仅掌握逮虾摸鱼、挖藕采莲等基本功夫,还精通划船、撒网、织渔网、编鱼篓等技艺。风里来,雨里去,踏巨浪如走平川,炼就了一身好本领。
5、船家女
窑湾古镇紧傍大运河,很多人家以行船运货为业。大河上下,百舸争流,为了生存,那些船家女汉子,或掌舵,或支篙,动作娴熟,灵活敏捷。有时身背纤板,拉着长长的纤绳,跟在男丁后面,哼着纤夫号子,艰难前行,无情的岁月吞噬着她们的大好青春。
6、蚕桑女
据传,栽桑养蚕这项养殖技艺在窑湾传承已有1800余年,历史悠久。是当地人们最传统最基本的养殖项目,以此来增加经济收入。通过保温、孵化、消毒、采桑、饲喂、摘茧等工序才能完成养蚕周期的全过程。她们心灵手巧、有耐性,吃苦耐劳,养的蚕个体肥大,健壮,吐丝结出的茧,壳体肥厚且大,色如白雪。每年春、夏、秋三季养蚕,冬闲时煮茧抽丝,加工成丝线运往宁、沪、杭等地出售。
7、草编女
古老的草编工艺在窑湾风弥2000多年。草编女利用水边生长的芦苇,加工编织芦席、斗笠、粮折等;蒲草可编织蒲扇、蒲包等;茅草可编织草包、蓑衣、草鞋等;柳条可以编织柳帽、箢子、簸箕、针线筐、笆斗、柳箱等;麦秸秆可编织草帽、雄鸡、金鱼等。编织的生产、生活及工艺品,技艺高超,玲珑剔透,既有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又有观赏性。
8、剪纸女
在日常生活中,窑湾剪纸女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可以熟练、巧妙地剪出各种装饰品。使用的纸张一般为单色纸或五彩纸。剪工精巧细密,图案形象逼真。旧时,走街串巷、溜村过户的货郎挑上、花样婆的花篮内,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剪纸作品。凡是结婚喜房的门窗上、妆奁上都贴上剪出的双喜、鸳鸯等图案装饰品。每年春节,千家万户的门楣上都贴上五彩斑斓的门笺(门吊子)。无不彰显窑湾剪纸女的智慧与风采。
9、扎结印染女
古老的扎结印染法,俗称“撮花防染法”。先在白布上有计划地针缝线扎,染色时使其局部因机械防染作用得不到染色,当放开扎线结,便在布面上形成预期花纹。制作简易,朴实大方。当地很多家庭主妇都身教言传将此技术授于女儿,代代相传。因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进步,这种传统的扎结印染法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
10、厨艺女
窑湾女孩一般十四五岁开始学习烙煎饼、蒸馒头、包粽子等日常生活办菜做饭。进入年关,还要学会磨豆腐、蒸年糕、炸丸子、包饺子及烹饪鸡鱼肉蛋等技术,煎、炒、烧、煨、炖、蒸、炸等厨艺样样精通。如有贵客登门,以丰盛酒宴“窑湾船菜”或“八大碗”款待,女族们更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窑湾美食名扬八方,厨艺女功不可没。
七、运河文化景观带
2013——2015年间,骆马湖公司倾尽全力,于窑湾镇区大运河之滨,利用运河文化和古镇文化有机融合,打造长度约2.9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的运河文化景观带,集漕运展示、民生民俗、生态湿地三个区域26个景点的旅游观光休闲区域。漫步在鸟语花香的林荫小道,或聆听着河面上的汽笛声声,或欣赏着宜人的蓝天碧水,如同进入世外桃源,令你心旷神怡。
注释:
①积累:上世纪60——70年代,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时期,农村生产队准许有一技之长的社员外出搞副业,给他们出具经营证明,每月上缴一定量的资金,作为生产队集体收入,用于扩大再生产。除足额上缴外,剩余部分归个人所有,增加了经济收入。
②张煦侯(1895-1968),名震南,字煦侯,笔名张须,书斋名秋怀室,江苏省淮阴县王营镇人,生于1895年,1968年瘁于安徽合肥师范学院,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史家。民国25年(1936)至26年秋怀室主人铅印本。震南,生平已见《王家营志》提要。民国18年5月,震南倡修《淮阴地理读本》,得黄少玖、范农研响应,年底拟订编纂凡例,并得会员20余人,次年初更定书名“淮阴风土记”,不久即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分区征集资料和稿件。资料汇集后,又由震南统稿润色,分上、下两卷分别于民国25年7月与26年1月付梓印行。
③不容小觑(qù):觑:看,窥探。不能小看;不能轻视。

本文作者系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员,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工作。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梅绽寒香
    梅绽寒香 2023-08-12 21:05

    谢谢张老师的点评!

  • 听海
    听海 2023-08-12 16:37

    民俗,是个大文化

  • 张玉迎
    张玉迎 2023-08-11 23:50

    文章写得全面,挖得很深,是我们儿时看到经过的最熟悉一些事儿,感到很亲切。我也是在大运河边长大的,像回到童年时代。钱先生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