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家属来队有两种情况。一是干部家属来队,二是老兵家属来队。干部家属来队不用说了,按规定住一个多月,但住上两个月也很正常。但战士家属来队,上级有严明的规定,最多住上十五天就得走人。来队之前也必须请示,经同意批准方可前来。这种规定是完全正确的,如果随便来,想住多长时间就住上多长时间,那还叫部队吗?怎么练兵打仗呢。
明知来队住的时间很短,但老兵的媳妇们,还是十分想来的。大多是新婚不久的妻子,来一趟很想经过北京玩玩,看名山大川,看看军营长啥样子,看看丈夫在部队军事训练及生活情况。也主要是聊慰一下如火的相思。
依稀记得在八二炮连期间,战士家属来队不算多。连队对来队家属还是很关怀照顾的,提前给联系好民房,来后提供米面等食品,允许自己起火,也可以到炊事班打饭打菜。一般连首长轮流去看望一下,说说话,表示欢迎,这一点是很有人情味的关怀。全连战友们听说谁的妻子要来部队,都很高兴。一是给这个全是男人的世界里增添一道风景。二是都想看看这位少妇是否有美丽动人的容颜,开开玩笑,快乐一翻。
得知家属要来队的战士,往往喜出望外,早早去车站迎接,有着花轿就要临门一样的激动。
老乡战友们听说后,都要利用星期天请假前来聚聚。年龄小点要闹上一番,中午必须搞点酒菜畅饮一场。聊聊家乡情况,直到下午必须归队才离开,总之,很快乐,很开心。
我记忆犹新的,是七四年秋天,褚洪彬战友爱人到部队来,我们十多个老乡星期天聚在一块十分热闹。褚洪彬战友年龄稍大点,都喊他爱人嫂子长嫂子短的。嫂夫人的名字记不清了,高个儿,又苗条,比较朴素的,穿着也很得体,齐耳短发,俊俏的脸上挂着笑容。虽然是农村人,但举止大方,真给战友们抓面子。
开始,按家乡风俗喜闹一翻,不闹不热闹,让两口子拥抱一下,当众说什么也不干。后来,硬是把他俩人挤到一起,引起大伙开怀大笑。中午这顿酒是必喝的,东道主尽量多搞几个菜,不够就多买水果罐头,沙城大曲酒必须多准备几瓶。板凳少,站着也高兴。
李开彦战友虽已提干,这样场合每次必到。酒过三巡后,凡没有酒量的都给晒在一边了,剩下来的都可称酒中之魁。李开彦张成华李敬敏李修夫魏云青,也算上褚洪彬,举杯问盏,开怀畅饮,已到显山露水各尽其量的时候。喝到最后,最具海量的当属李开彦,可称不倒战神。酒已喝到尾声,他突然站起来,将一瓶沙城大曲分倒两个茶杯里,说来个肥的,有敢的没有?稍等,大汉张成华出来应战。李开彦立刻把一杯酒先喝下去,把空杯倒过来给人看看,干干净净,大家对应战者是严格监督,绝对不放过的。从喝酒中能看出他的大气果敢及认真劲。后来,果然在从军的道路上一步步升迁,干到了旅长师长。他那伟岸挺拔的身姿有着将军的威严,曾指挥过千軍万馬。
家属来部队十多天转眼就过去了。要走的前一天,早已有了离情别绪在心头,便相依相偎十分不舍。
连首长一般让本人送到张家口火车站,把家属送上車。送别时会觉得离情味道真让人难受,感情丰富的女人,一路上泪洒衣襟,明大理的女人能强抑感情,不在丈夫面前抹眼泪,还柔情细语的嘱咐丈夫,在部队安心干,家中有我一切放心等,但往往泪在心里流淌。特别是車要开动,挥手告别时,再硬的男子汉也滿含泪花,爱人早已泪流满面,不停地抹泪,只能挥手不能言语啦。
在返回连队的途中,心沉沉,足沉沉,有一种忧伤涌在心头。但只要踏进军营,马上恢复常态,又投入紧张火热的战斗生活之中。这就是战士。
评论列表(1条)
真实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