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作者:顾遵亚)

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作者:顾遵亚)
2022年9月25日,我为了能实现找到京杭大运河北端源头的愿望,去了通州区五河交汇处,即通惠河、温榆河、中小河、运潮减河、京杭大运河,看到了京杭大运河源头7孔闸桥,以及受国家保护的“京杭大运河”地标,以为这就是大运河的源头。通过这次昌平区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的正式开放,现在才知道历史上的大运河源头不在通州境内,而是位于昌平区东沙河右岸,京密引水渠以北,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内,地标为全国重点文物“白浮泉遗址”。也就是“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才是真正的京杭大运河源头。

公园于 2023年4月8日 正式对外开放。当天园内还将进行《龙泉-鼓韵》鼓舞等艺术表演。由于 4月9日小孙子要去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参加“蓓蕾童声合唱团春季汇报演出”,8日要带他去排练。所以公园在正式开放时没有过去游玩,体现那热闹的场景。

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作者:顾遵亚)

4月10日上午决定去公园,再进一步深入了解大运河源头遗址,乘公交车中间转了4趟,到公园己是中午12点。公园属于园内园,游客还是比较多的。先进入新城滨湖森林公园,再向前走看到的是大型户外视频,视频介绍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的景观及景观工程,介绍当时如何查找水源的考察和定位,使用人力、物力的需求和劳动施工的现场。在向前走就是“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的地标。经过牌门楼,牌门楼的正面匾上写着“龙泉漱玉”,背面匾上写着“运河源流”。 旁边是公园的简介,简介内容介绍了遗址所在的山叫龙山,自古多泉,70年代后断流。

元代时期,科学家郭守敬为引水济漕,将白浮泉作为大运河北端上游水源,修建白浮瓮山河汇西山诸泉,将水引致瓮山泊(今颐和园昆明湖),再经高梁河入积水潭(今什刹海),衔接通惠河,解决了元大都漕运水源问题。大运河一—白浮泉遗址为上述水利工程引水源头实物遗存,元代又在其所在龙山山顶修建都龙王庙。明清时期于白浮泉出水口处修建九龙池,一度成为当地重要的民间活动场所。明隆庆年间,白浮泉以“龙泉喷玉”列入“燕平八景”之一。清康熙年间,将“龙泉喷王”更名为“龙泉漱玉”。

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作者:顾遵亚)

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主要为龙山区域的遗产核心区,东至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西至现状化庄路,南至规划京密引水渠北路,北至龙山北,总占地面积11.6公顷。一期工程对九龙池、都龙王庙及龙泉禅寺进行文物保护修缮,恢复“龙泉漱玉”历史古景,增加长流惠泽、山水清音景点及运河源、引水台、聆泉处、读泉圃四处节点,传承保护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提升白浮泉遗址山水环境品质。

向前行有一块高约二米,长的二十米左右的壁雕,名称叫大运河全图。本图刻錄元代大运河,自昌平白浮泉至杭州流经的主要城市,以及河流、湖泊。图中的地名多以元代时期的地点。由于该壁雕不在一个平面上,无法拍一张完整的图片,就分段拍了7张。把标有滕州、峄州、台儿庄、邳州、骆马湖、微山湖的江苏、山东段拍了一张。

壁雕画前边游客休息的凳子上有一团队在那吃中午饭,年龄都在70岁以上,看样子他们不是报团旅游,是自愿组织的好友旅游团,有二名女士、四名男士,吃着自带的干粮,小菜,还有二瓶红星二锅头,吃着喝着聊着,心情特别高兴。我路过时,听到他们在探讨图中有二个地方的地名不认识,就停下脚步和他们聊起来,问那二个字,他们说一个是“邳州”的邳字,另一个是山东“峄州”(现改为峄城)的峄字。我一听说这两个字,就指着壁墙上的邳字对他们说:这个字读邳,我就是从邳州来的,邳州是我的家乡,1954年前属于山东省,后来划为江苏省,原来叫邳县,1992年撒县建市,改为邳州市,属于徐州市的下辖县级市。我还拿出手机和他们共同欣赏秦莉演唱的《我家住在运河边》,又让他们回看了“邳州市大运河研究会成立十周年庆典”会场实况。其中一位老者端着酒杯要和我干一杯,被我惋言谢绝。

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作者:顾遵亚)

龙泉禅寺位于龙山山麓东侧,因与山顶的都龙王庙俯仰相望,故民间俗称都龙王庙为上寺,龙泉寺为下寺,龙泉禅寺历史悠久,旧称“海角龙泉梵苑”。至明代前期,基址尚存,曾于正统景泰(1428一1457)年间进行过重新维缮和立碑,赐名“龙泉禅寺”。由明入清后,“龙泉禅寺”依然梵香不绝,龛灯长明,至乾隆时期规模尤盛。以至于都龙王庙的香火焚修、晨钟暮鼓诸事,一度由龙泉禅寺僧代理。

现在的龙泉禅寺已被建设为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设三个展厅,第一次展厅《大都初兴觅水源》,讲述元大都初建面临的水源问题,以及对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介绍: 郭守敬(1231一1316年),字若思,今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人,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郭守敬在规划大都水利,开辟京杭大运河的线路设计和施工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位于江北地区的会通河、通惠河几处经典的运河水利工程仍留存于世。第二展厅《龙泉北导济漕运》,向游人展示郭守敬找到白浮泉,并祥细的讲述了开发利用白浮泉的故事。第三展厅《通惠舟楫壮帝都》,则重点介绍了通惠河的修建,以及白浮泉及其所在的龙山对后世的影响。

郭守敬引白浮泉水助力京杭大运河,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文化遗产,白浮泉所在的龙山己游离出作为元代大运河最北端的水源地,而泉水确未因此而止,依然喷涌而出,成为可行云布雨的神龙居所,作为京北影响最大的祈雨之地取代了运河之源,位于祈雨仪式的庙就在龙山的顶部,祈雨的龙一定要有居住的地方,山脚下有一潭清水即龙穴。古人认为“玉渊金井”才是龙的居所,清水喷薄的白浮泉就是龙的最佳居住地,有了居位地,神龙便可以能动风雷、兴云雨、参阴阳之妙用,境内如遇水早有求必应,民受其利可谓有功山川,.有禆于社稷,有盖于生民,被赋于“都龙王”之称。能冠以“都”字衔的龙王,还是独一处,这是古人对此处龙王庙的概况总结,赋予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名称即“都龙王庙”。都龙王庙坐北朝南,自北而南是正殿,上都龙王庙,要经过龙抬头,走202个台阶。

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作者:顾遵亚)

白浮泉所依托的龙山为一座石头山,凸起于东沙河的西岸,海拔高度不足百米。在东北向的山脚下,几块相互垒摞的山石下,即是白浮泉的泉眼,在泉眼的外侧用艾叶青石垒砌一堵挡水墙,在挡水墙上等距离安置了9个石雕的龙首,每个龙首间距约半米以上不足1米,每个龙首的夸张处就是嘴大,泉水可从龙首口中流出,形成“龙泉喷玉”的场景。清代之后将“龙泉喷玉”改为“龙泉漱玉”,其解释为喷字不雅。因有9个石雕龙头,所以龙口下注形成的积水有另一个称呼一一“九龙池”。

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没有泉水,遗址由此荒废了,乱石遍地,周边杂草丛生,9只石雕龙首被闲置于此,似被人遗忘了。90年代,北京历史地理学家候仁之先生,出于对这处遗址的保护,在白浮泉的原址上,建造了一座仿金元时期的临水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悬山式榭亨,并于亭的中心位置,竖立了一座有候仁之撰文、刘炳森书丹的“白浮泉遗址整修记”的石碣。

京杭大运河源头遗址的历史文化,充分讲述“运河源头”的故事,以河之源、都之源、城之源为文化轴,展现了运河源头白浮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承载。

(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艳艳
    艳艳 2023-04-18 07:41

    美篇游记,值得赞杨!赞[赞

  • 京生
    京生 2023-04-18 06:28

    美篇游记,感人至深!

  • 汹涌
    汹涌 2023-04-17 22:38

    有努力就有成功

  • 汹涌
    汹涌 2023-04-17 22:23

    二哥任性可以,值得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