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欣交集的日子(作者: 林友侨)

悲欣交集的日子(作者: 林友侨)
每一个普通的日子,在不同的人那里,被赋予不同的涵义,终身难忘。比如生日,比如忌日,比如结婚纪念日……
7月24日,是属于我深藏心底的日子,一个悲欣交集的日子。
2022年7月24日,第七届佛山文学奖颁奖,我最新出版的散文集《远方有梦》荣获散文奖金奖。金灿灿的奖牌、红通通的荣誉证书,捧在手里,百感交集。从1990年发表处女作至此,32年了!
犹记32年前处女作发表的情形。那天晚上,我和同在海南五指山某部队医院实习的战友梁柱,前往内科会议室看电视。当时电视还是稀罕物,每一个小小荧屏前,都会围满看新鲜的人。大家把目光集中在电视上,我却发现了办公桌上的一份报纸,是7月24日的海南日报。我拿过报纸翻看起来,从第一版,到第七版,我将眼睛停留在了“椰风”文艺副刊,副刊的右上角有篇文章叫《五指情深》,我的双眼盯着这行标题挪不开,我在被人随手涂写的钢笔字中寻找作者的名字。“林友侨”三个小小的字眼撞进眼帘,令我瞬间热血沸腾,心跳加快。我不自信,怀疑这是不是另一个同名同姓的人写的文字。我压抑着激动的心情,默默读文章的开头第一段:“来海南将近四年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呀,我短暂的军旅生涯融化在海南的风风雨雨之中。”
这是我发自内心的声音啊!我禁不住叫出声来,战友们围过来争着拿报纸看,并向我投来羡慕的目光。1990年代,那是一个属于文学的黄金时代,很多文学青年都在做着一夜成名的美梦!
记得这篇散文投稿时用的标题叫《五指情深深几许》,是写我远赴海南五指山当兵三年半后第一次回广东探亲,然后北上访友,独自游览河南郑州、嵩山少林、岳阳洞庭,经历大半个月火车、客车、轮船的辗转颠簸,最终魂牵梦萦、归心似箭的地方竟然是军营,是五指山,而不是生我养我的家乡。这个发现,让我震惊!我知道,我的青春,我的热血,已融化在军营,在五指山,今生,再难忘怀这个“第二故乡”。
当我从广州、佛山,经湛江过海,在海口市登上客车,穿越蜿蜒如蛇、艰险峻秀的五指山区,来到阿陀岭,看到了山谷中的山城通什市(现改名五指山市),我的心山呼海啸起来!我深情写道:“山城,伴我度过了四个春秋军旅生活的山城,我短短的假期告别了你,如今又在阿陀岭上眺瞰到你,你可知我情盈于胸,眼竟湿了?你可知我在海的那边,有多么的想念你么?”
处女作花开省报副刊,激动难眠几天后,我收到了海南日报寄来的样报,内附文艺部编辑刘建的一封信,信中说:“您的文字不错,也有激情,除题目删改一下外,基本没做什么大的改动。今后,不妨常联系。”我将这封不足百字的信笺看了一遍又一遍,它给予我的感动和力量,无法形容!
悲欣交集的日子(作者: 林友侨)
没有经历写作、投稿挫折的人,难以理解处女作对于一个业余作者的意义。我十六岁初二未读完辍学,十七岁受电影《少林寺》“诱导”,离家出走想去闯少林,在广州、韶关、佛山、深圳流浪二十天,历经生与死、饥与寒、人情之冷暖,最终一句“穷文富武”的俗语,让我“顿悟”,弃武从文。从1985年初参加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我开始系统自修中文课程,参加过湖南等地的文学社团函授,尝试写诗歌、小说、评论,但投向全国各地报刊的作品,无一例外石沉大海,让我对自己的文学禀赋产生了怀疑。1986年底应征入伍来到海南五指山,工作、训练之余大量借阅中外文学名著,继续我的文学梦,但写出来、投出去的稿件依然渺无音讯。我萌生了捱到1990年底解甲归田的念头,前行的路云山雾罩,一片迷茫。
是7月24日《五指情深》的发表,给我阴霾的心里投进了光明,是刘建编辑伸出的橄榄枝,给了我继续写作的自信。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一口气写下了《文城漫步》《泪的美丽》《东山岭偶拾》等散文,陆续发表在海南日报、海南农垦报、海口晚报上。我也于当年底,向所在部队提出了继续留队的请求,得到了批准,并于第二年被调往团政治处,专职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开启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悲欣交集,福祸相依。属于我的7月24日,在斗转星移的时间叠加中,并不都是美好的记忆。2019年的这一天,怀着不舍和眷恋离世的母亲出殡远行,唢呐哀鸣,白鹤低飞,白纸洒落,心泪如雨,人间从此再无我的娘!所以说,刻入心底的日子,并不都是好日子!家国安定祥和、家人安康幸福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作者简介:林友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海外文摘》《散文百家》《散文选刊》《特区文学》《人民日报》《羊城晚报》等报刊,并被新华社、学习强国、人民网、海外网、《收获》App等平台广为转载,被《中学生阅读课》等书籍收录,被“中考语文冲刺高分训练现代文阅读”选入解析。
(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