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河自古因酒繁盛,南来北往的客商把各地的特色文化带到这里,长期的揉合熔融,形成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的洋河地方文化。洋河酒企的掌门人又因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打上各自的烙印。
——题记
用手机拍照片,对于我这个用惯了相机的摄影爱好者来讲,实在是不过瘾。这不,距与金老师约定的时间还有半小时呢,所以拿着相机又来到黄河堤了。水面上非常平静,但是,由于水中有太多的水草,所以水面不那么光亮。远远望去非常开阔,却没有想象中的碧波荡漾一泻千里的宏伟壮观。尽管如此,还是拿起相机,对着周边的景色一番咔嚓。正在尽情拍摄的时候,手机响了,金老师到了。匆匆收起相机,和金老师一同走向国鼎书画院。
国鼎书画院位于金樽路的西面,靠近古黄河边上。其大门很像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门楣上的题字和门柱上的对联显得端庄大气。大门里面的正对面的院墙上画着一幅迎客松和一些山水,“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既是对朋友、客商的欢迎,也是对自家企业美好的祝愿。主道的两侧是黑瓦白墙的徽式建筑。深入其间给人感觉这里仿佛不是工厂而是一个旅游景点。无论是加工车间、包装车间,还是产品展示间,门上的字迹,都向人们昭示着这里文化的厚重。
提起他和书画的关系,缘于儿时的艺术梦想和追求,而真正接触书画也才有不到十年的时间。经营企业几十年,慢慢感到自己有点倦了,不想把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企业经营上,厂里的大部分工作已交给他人。近年来花不少精力在与书画界的朋友交流上。说到书画院墙面上所挂的书画作品时,他自豪地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连三分之一都不到,还有更多更好的作品收藏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厂里的仓库里。这些作品有的是征稿征来的,也有利用自己的人脉,向书画界知名人士或书画爱好者要来的或交换来的。他自己学习书法,临摹最多的是《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他的这种方法也是大部分学习行书的人做法。看了一下他的书法作品,不禁夸赞了一番,但是,老宋却很谦虚地说自己写的不好。
现场创作是交流的重头戏。一番寒暄之后,首先执笔书写的是宿豫区文联副主席张成军先生,一气呵成写就的“惠风和畅”四个大字,似乎把往昔兰亭之风带到了现场,赢得了满堂喝彩。

江苏省书协会员提俊丛先生书写的“禅观静念”,仿佛让人一下子从喧闹的市井生活中安静下来,慢慢地听一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让人感悟一下自己此时的真实想法,从浮躁归于平静。
宿豫区花鸟协会秘书长张顺平先生,现场作画“香生”。似乎让芝兰之香弥漫了整个大厅,把古黄河畔的绿意移到了书画院中。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淌着。不经意间几个小时过去了。看着窗外光线变暗,以至掌灯时分,大家仍意犹未尽。怎奈曲有终宴要散。大家只好在遗憾声中结束了这场盛会。到场的来宾还有几位虽未露身手也只好作罢,在宋院长的诚意邀请下,他们答应回家写好以后通过快递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