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 裕 “买 缸” (作者:高 福 岗)

粟 裕 “买 缸”  (作者:高 福 岗)

1948年 临近小雪的季节,一场寒流随着淮海大战的炮火硝烟,在苏北的大地上风扫残云、摧枯拉朽。
当国军司令官李弥带着他的13兵团,从碾庄一带像兔子一样朝着徐州方向奔逃时,黄伯韬兵团西进的先头部队44师也在八义集的土圩子里,成了解放军的瓮中之鳖……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兼政委粟裕将军不失时机、果断穿插,很快就把他的指挥部前置到了过满山下的观音庙里。

过满山,因梁武帝的爱妃在此住过一个月而得名。她地处邳铜交界处的八义集与碾庄之间,山高虽然只有七八十米,但在这方圆几十里的空旷地带也算是平地突起、鹤立鸡群。在淮海战役第一阶段以歼灭黄伯韬第七兵团为主要目标时,过满山无疑就成了粟裕将军指挥作战的首选之地。

观音庙,在过满山西山坡坐东朝西,坡下往东就是居住着几百户人家的一个大村落,名曰过满山村。村民们以山而居,农忙耕田、农闲制陶,而且个个身怀绝技,仅凭着地坑里一只转动的木轮子和两只神奇的大手,就能将一团褐红色的粘泥巴,制作出形象各异、大小不同的缸坛瓮罐和碗碟瓢盆来。

观音庙里突然来了一支几十口人的队伍,这无疑给乡亲们带来了一阵惊恐和慌乱。趴在自家院子墙头上的钦老汉看得一清二楚,当兵的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在庙门前持枪站岗的挺胸昂首,像岩石旁的一棵棵青松;在山垅上放着电线的又如一只只吐丝的蜘蛛……钦老汉断定这帮人与前两天仓皇逃命的队伍截然不同。

前两天,乡亲们利用农闲时节制作出了一窑的新货儿,刚要弄到集市摆摊,就被这李老迷(李弥)的队伍给冲散了,接着是黄伯韬的兵马在炮声隆隆、杀声阵阵中像风箱里的老鼠,时东时西,直闹得过满山的村民们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纷纷关门闭户、四处逃命。可唯独这年过六十的钦老汉舍命不舍财,他撵走了全家老小,自己就看着这一摞一摞的新窑货寸步不离,最后干脆把大门一插,躲在了自家高高的院墙内。

哪知事与愿违,头一天傍晚,十几个衣冠不整的兵痞子踹开了他的家门,强用了他的厨房,糟蹋完了他的油盐酱醋,还说为老蒋卖命不值得,吃了这顿就不知道下一顿到哪里去戳狗牙了,临走的时候他们还打翻了一摞瓦罐盆。第二天倒好,也算消停了一天。可第三天一大早,还没等开门,两个当兵的就翻过了墙头,除了抢走家中的所有干粮,还逮走了几只老母鸡……

而眼下住在后庙里的这支队伍,却让他刮目相看。因为在接下来的好几天里,这些当兵的虽然上山下山、出出进进,却对村上的老百姓秋毫无犯。钦老汉的心中不免就泛起了嘀咕:这帮人难道就是别人传说的共产党、解放军?

黄伯韬的先头部队44师,在八义集被掐了头后,他的100军和63军也分别在运河东岸和窑湾被截了尾,其主力部队现在正被解放大军困在了以碾庄为中心、东西不及十里,南北没有六里的包围圈之内。

开始时粟裕将军对黄伯韬兵团的战斗力估计不足,仗一直打的很艰难,直到三天后的拂晓,部队利用坑道作业逼近了国民党军前沿阵地时,他的脸上才露出了一丝笑容。他站在过满山的山头上,用望远镜观察着东北方向的碾庄上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黄伯韬兵团的全军覆没为期不远了!

早饭后,指挥部里传来了一阵悠扬的口琴声,大家明白,这是粟司令员兴奋时常吹的“苏武牧羊”。
秘书鞠开和警卫员们对司令员手枪望远镜不离身,还有地图指北针的指挥习惯心知肚明,同时也会把这吹口琴、吃狗肉与洗冷水澡的生活习性联系在一起。

粟 裕 “买 缸”  (作者:高 福 岗)

临近午饭前,警卫员们就将一口崭新的大泥缸抬到了观音庙里的一间空房里。
泥缸内盛满了温水,不时发出着新陶器“滋滋”渗水声,已经几天没有洗澡甚至是顾不上洗脸刷牙的粟司令,终于泡在了深深的大缸里。此时,他感到无比的轻松和惬意,似乎几天来的担心、焦虑和烦恼都在这一缸清水中荡然无存,他边洗边说道,这水清澈如墨,这缸也皮厚涯宽。而无意间又顺口问道:“这缸不错嘛,是从哪里弄来的?”
“是向老乡借来的”一位警卫员说着还用手指着山前的方向。
“借来的?”粟裕停下了揉搓,平时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面容骤然不在,他认真地说“不行,不行,这样可不行哟。”

警卫员忙说我们用完就送还人家。粟裕听后却更加严肃地说:“这分明是一口新缸吗,哪能说借就借?要用钱买才对啊!”警卫员们听后知道犯了纪律,一齐回答道:“是,用钱买,用钱买!”听到这里,粟司令员的脸上才露出几分愉悦,他继续搅动起缸里的清水,并饶有兴趣的说:“如果我们是缸里的鱼,咱老百姓就是这缸里的水哟!”
两天后的一大早,钦老汉还在为几位军人登门借缸的事感动着,他们彬彬有礼的敲门,和颜悦色的商议借缸,还硬把几个热馒头塞到了他的怀中……干脆,钦老汉又悄悄地趴在了墙头上,再一次张望起观音庙的动静来,然而那里的一切却是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儿。

“他们走了?那……我的缸,我的大缸呢?”钦老汉急忙下来并猛地打开大门,而大门口放着的那口大泥缸让他目瞪口呆,大缸被刷洗的干干净净,里面还放置一个布包,钦老汉赶忙拿起布包打开一看,竟是两块银元和一张纸条,上面霍然写着一行蝇头小楷:“老乡,请将买缸的两块银元收下,再见了!”。

没有落款也没有过多的客套,钦老汉只感到一股暖流冲进了心窝。他很快捧着这个布包向着观音庙奔去。可是,观音庙里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个当兵的影子。

过了几天,碾庄那边不知经过了多少场恶战,终于听说一个叫黄伯韬的国民党大官被打死在了碾庄边上的尤湖村,又听说致于黄伯韬死地的人名叫粟裕,前几天就住在这观音庙里,是他从这里搬到了土山的关帝庙以后想出的新办法,才将黄伯韬的大队人马连锅端……钦老汉站在凛冽的寒风中,两眼不觉一热就温润起来:这样爱民亲民的队伍,什么样的对手打得过他?!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6条)

  • 苗卫
    苗卫 2021-09-19 19:19

    思想境界高,爱国格局大。

  • 陇东之春
    陇东之春 2021-09-19 12:33

    谢谢您的关注和鼓励

  • 采菊东篱下
    采菊东篱下 2021-09-19 10:58

    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表现出两支队伍的截然不同。歌颂了人民军队的鱼水情!

  • 自信人生
    自信人生 2021-09-19 09:37

    文章由钦老汉的独特视角,生动展现了那场举世闻名战争的一段花絮。由粟裕买缸,深刻揭示了人民解放军军纪严明、亲民爱民并深受人民群众拥护从而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由钦老汉之前看到的国民党残兵败将对老百姓的抢砸打烧,揭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本质和必然失败的命运。小故事,大手笔!

  • 玲一听岁月
    玲一听岁月 2021-09-19 07:37

    高老师,一擎手便奇峰!享用了。

  • 高山
    高山 2021-09-18 22:53

    高老师的这篇文章利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国共两军对待老百姓截然不同的态度,真是泾渭分明。最后突出主题达到水到渠成的结果非常好。结尾一句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很好。别外就是语言流畅,文气贯通是这篇文章的又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