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 龙抬头(作者:胡惠有)

二月二 龙抬头(作者:胡惠有)“龙抬头”的说法,来自我国天文学。上古时代,人们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分东南西北四组: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形状很像一条龙,称为苍龙(青龙)。

苍龙七宿在天空的位置是变化的,周期为一年,与一年的农时农事周期一致。冬季,苍龙七宿隐没在北方地平线下,称为“潜龙勿用”。仲春,角宿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整个苍龙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称为“见龙在田”,民间称为“龙抬头”。《易经·乾卦》的爻辞,“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淋漓尽致的表现了苍龙星象运行规律。我们对《易经》不了解,但对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都很熟悉,书中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就是根据《易经·乾卦》爻辞演绎出来的。

从节气上说,“二月初二”正处在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时候,春雷始鸣,新雨初降,大地回春。唐代就有不少描绘“二月二”的名篇:二月二日

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龙是中国等东亚国家古代神话传说生活于大海中的神异生物,掌管行云布雨,常用来象征祥瑞。“龙抬头”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对于时令的反映,虽有久远的历史源头,但广泛流传成为全国性节日并出现文献记载是在元代之后。《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今北京)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明代以后,有关于明时期“二月二,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记载,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日习俗。清代,大致沿袭了明代习俗。

与“二月二,龙抬头”相关的的活动很多,但不论哪种方式,都围绕美好的龙神信仰而展开,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活动。

洋河是开放型移民社会,不少人家都是明朝初年“洪武赶散”是从江南迁来,更多是清代从各省迁入的。我们祖先把祖国各地的风俗带到洋河,经过融合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 带闺女
二月二最重要的习俗是“带闺女”,就是娘家人接回已经出嫁的女儿。洋河有正月初二“请姑爷”的习俗,这天,嫁出去的女儿都会陪着丈夫带着孩子给娘家拜年,吃完“年酒”,当天都要回去,不能在娘家过夜。二月二已经出了正月,而且是“龙抬头”的好日子,因此,娘家人会在这天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同样的接女儿回娘家,各地的说法不一样。南方人说二月二,带姑娘;北方人说:二月二,回娘家。洋河人却有一句俏皮的俚语:“二月二,照墙根,家家都带小浪孙。”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邓丽君唱的《回娘家》风靡全国。“风吹着杨柳嘛,唰啦啦啦啦啦,小河里水流,哗啦啦啦啦啦,谁家的媳妇,她走得忙又忙呀,原来她要回娘家……”优美的旋律,风趣的歌词,至今仍广为传唱,人百听不厌。

二月二 龙抬头(作者:胡惠有)
二月二 吃饺子
二月二,全国各地都有“吃龙食”的习俗。这天的吃食都以“龙”字冠名,如春饼叫“龙皮”、面条叫“龙须”、米饭叫“龙子”、饺子叫“龙牙”、馄饨叫“龙眼”等等。龙抬头,吃饺子,是洋河沿习几百年的传统风俗。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饺子的馅料不一而足,从素菜、鸡蛋到猪、鸡、鱼、虾等各种肉类,几乎没有不能包进饺子里的食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馅子里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寓新年一帆风顺、财源滚滚的意思。

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二月二和大年初一,部队都要吃饺子。有的连队还会组织包饺子、吃饺子比赛,让战士们有家一样的感觉。
二月二这天,新城名苑“颐养中心”等敬老院都会让老人吃一顿饺子。志愿者也会到敬老院义务给老人“剃龙头”,让他们感受一下“龙抬头”的节日气氛。
二月二 龙抬头(作者:胡惠有)
二月二 剃龙头
二月二,民间最普遍的活动是“剃龙头”。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无论大人小孩,这天都要剪发、修容,让自己焕然一新,以求得一年的好运。“剃龙头”习俗,据说是源于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古籍记载,远古时期人们仿照龙的形态断发纹身,希望自己像龙一样强大。民俗专家说: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近年来,给孩子“剃龙头”成了理发店最红火的生意,知名理发店和理发师都要提前预约。二月二一大早,理发店里就人头攒动、顾客盈门,理发师们忙得不亦乐乎。这一天儿童理发,叫做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
另处,“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说法,让人们养成了“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习惯。一个月不理发让人很难受,所以,大家在正月过完后的二月初纷纷理发。
二月二 龙抬头(作者:胡惠有)
二月二 画折子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二月二早上,大家早早起床,从自家灶膛掏出一盆草木灰,拿把铲子,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大圆圈。再把粮食虔诚地放在圆圈的中间,还有意撒在圆圈外面,象征当年的大丰收。人们称这个习俗为“二月二,围粮囤。”在现实生活中,洋河人把芦苇编织的折子圈成一层一层的“囤”存放粮食,称为“坐折子”。于是,北方的“二月二,围粮囤。”的习俗在洋河演变为“二月二,坐折子。”

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场院用草木灰画出一个个大圆圈,中间放上五谷、硬币。有的还在圈外再画上梯子,以表明囤的高大。一边画圈一面嘴里念叨着:“二月二、坐折子,大折满、小折漾”,希望当年家里粮食丰收,财源滚滚。
二月二 龙抬头(作者:胡惠有)
二月二 炸花子
二月二,洋河人家家都要炸花子。“炸花子”,就是爆玉米花。早先是用草锅炒,后来有了爆米花机,就不用锅炒了。现在,每到二月初二这天,大家都会来到爆米花摊子前,爆一锅玉米花。
这个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帝喾有四个王妃:姜嫄、简狄、庆都、常仪。庆都一直没有儿子很着急,女巫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去神庙祈求神灵赐子。却说天上有条赤龙,见人间干旱无雨,私自下了一场雨。玉皇大帝知道后把赤龙压在了一座山底下。百姓为赤龙求情,玉帝说:“除非金豆子开花。”这年二月二,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老妈妈,一个劲地喊:“卖金豆子!”人们买回家一看,是些黄豆。他们把黄豆放在锅里炒,噼里啪啦地开了花。玉帝得知金豆子开花,只好把赤龙放了释放贬下凡间。

庆都神庙求子的一天,梦见一条赤龙追随,就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孩子就是后来的尧。人们说尧是赤龙转世,有人编了一幅对联:金豆开花赤龙遂抬头,二月初二尧王喜出世。

明代,玉米传入中国,二月二,人们不再炒豆子,改为炒玉米花。金黄色的玉米,炒开了银白色的花,更像是“金豆子开花”。人们不再炒黄豆,改炒玉米花。

二月二 照墙根
“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二月二这天,北方的老百姓要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淮北农村,老式房屋多为土木结构,房舍墙体或由土墼垒砌。寒天,墙缝、炕缝自然成了蝎子、蚰蜒、“草鞋底”等毒虫蛰伏之处。惊蛰以后,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
不过,在洋河,“二月二,照房梁”演变成了“二月二,照墙根”。二月二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点着蜡烛,把屋内屋外的墙壁、墙脚照一照。现在,大家都住进了高质量的房屋,除虫灭鼠也有了科学方法,但“照墙根”作为一种节日仪式仍在传承。现在,很多人家仍会打着电筒,把家前屋后的墙脚照一照。通常还要念着歌谣:“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
二月二 绕火把
洋河有“二月二,绕火把”的习俗。历史上洋河分属宿迁桃源两县,因此,“两头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就拿“绕火把”这个习俗来说,东头和西头,街上和乡下都有不小的差异。街上人家密集,为防止火灾,每天晚上都有人打更。更夫一边敲锣,一边喊:“水缸要满,锅门要净,小心火烛。”所以,二月二这天用“照墙根”的形式驱虫。

二月二这天,桃地(泗阳县)村庄的孩子白天用稻草或麦草扎成火把,吃过晚饭,就成群结队到村外野地里,挥舞着点燃的火把,绕着圈子跑,称为“绕(rào)火把”。

宿地(宿迁县)的村庄,孩子们把家里用旧的刷把子(用捋净籽粒的高梁穗扎成)当火把,胆大的人把刷把子抛向天空,再用手接住,刷把子继续燃烧,称为“撂刷把”。孩子们蹦跳着,边跑边绕,边绕边唱:“刷把子,溜溜灯,一棵小秫秫(高粱)打半升。”

二月二 龙抬头(作者:胡惠有)

按说,野地里玩火也很危险,但大人们都任由孩子们去玩。“绕火把撂刷把子”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积雪消融,枯草里面蛰伏了很多昆虫(毒虫),让小孩去野地里放火、烧草,可以有效的降低虫害。

二月二,各地都有些禁忌。如这天不能做针线,怕伤了龙眼;不能磨面,怕伤了龙头;不能打夯,怕伤了龙身等等。随着社会进步,二月二的传统习俗在不断演变。现在,“画折子”、“绕火把”等已不合时宜;“炸花子”等渐渐淡出;而“带闺女”、“剃龙头”等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21-03-14 18:54

    一地一风俗,但二月二龙抬头画折子,炸花子这一习俗邳州已流传了很久远,这都是民间劳动人民美好的祈福和祝愿!这篇大作详实接地气,记录了当地过二月二的民俗乡情!为作者点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