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作者:路兴录)

年味(作者:路兴录)

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沿袭下来的年,为全民最隆重的节日。有句俗言说“年好过,月难熬。”意味着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到了年下,孩子们可以吃白面馍,穿新衣服,放鞭炮热闹非凡。

然而,对贫穷的大人们来说,过年就有点习以为常的庆幸,把它当做了关口,所以称作“年关”。上了年纪的老人,都希望闯过这一关口,再增加一岁。

过了农历腊月初八,年味就出来啦!过年的气氛就此开始。

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一顿粥,叫做“腊八粥”。腊八粥是用五谷杂粮做的,熬得稠稠的,象征着五谷丰登。打这一天起,大人们开始忙碌,筹办年货。

有这样一段话,是专门编排过年的准备工作的,说是:“吃过腊八饭,就把年货办。到了十七八,开始烫豆荚。二十三,过小年(放小鞭)。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馍篓。年三十捏鼻(包饺子的意思)。初一,躬脊(拜年磕头,多说吉祥话,祝福爷、奶、爸\妈健。)”

其实,在具体操作上,并没有完全按照这个程序办理。比如,杀猪在腊月二十左右就开始了。几条汉子把一头大猪抬在架起的门板上,杀猪头刀尖手狠,一刀下去,直接捅到猪的心尖上,这头猪艰难地踢腾两下腿,顺着拔出的刀口,脖子就开始向外蹿血,不大一会儿,它就无声无息地静躺在门板上。刀尖在死猪的一条后腿上,划一个口子,用根带圆球体的钢条,俗称“猪梃档”,从这个口子穿进去,在皮下层各个方向捅来捅去。然后,开始通过这个口子向里吹气,一个人脸红脖子粗地憋气吹一阵子,顶不住了,换一个人再吹,边吹边有人用一木棒击打猪的身子,让气走匀。

把猪吹得膘大肥胖的,然后用细麻绳子束紧这个刀口,一群人七手八脚地,把猪抬到一个调好适当温度的热水锅里,温度高将会把猪的皮烫熟,温度低了猪毛退不下来,那种“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说法被暴露得淋漓尽致。

杀猪头的经验,是将一大锅水烧开,加上适量的冷水,用手撩水,有烫手但没有火燎感就是适当温度。

然后用瓢边浇边烫边往下煺毛,首先用一种弧形铁片刮刀,从猪的肚子、腿窝、背的顺序全身煺起,然后再用一种坑坑洼洼的赖礓石,在猪蹄和猪头那些旮旯地方狠砸,把猪的全身上下的毛退得干干净净的。

那年代,一家喂一头猪挺不容易的,剩汤剩水再加上谷糠、青草,拉巴了一年多,才可以养成一头能够宰杀的大猪。卖掉肉,剩下的杂碎自己享用。人们常说,木匠睡的没腿床,铁匠使的没把刀,泥瓦匠住的烂草房。就连杀猪头整天杀猪宰羊,自己全家人连一顿像样的肉瘾都没过足过。

没有养成猪的人家,就要割肉。一般人家都缺钱花,买肉不过五至十斤就足够了。买的少了,就特别喜欢买肥的:“庄稼老,去割肉,不是腰窝是槽口”,“槽口”又叫“血脖”,这地方的肉脆,比较香。腰窝部分有板子油,可以榨出腥油来,让人们多吃几天腥荤食品。煮熟的带有肥膘的肉块,叫做“刀头肉”,可以插上筷子上供。敬了祖先,一点也不会少,伴着白菜、萝卜重新熬炒,就能煨出很香的肉菜。

年味(作者:路兴录)

大乐娘很会过日子,常常把待客后,客人没吃完的肥肉块子夹出来,舍不得让家人吃,孩子们又不喜欢吃这种肉,她把这些肉块储存起来,留给第二天的来客吃。

到了二十七八,家家户户都要蒸馍。一般要蒸一种大型枣花馍,叫做“枣山”,是当做祭品上供用的。过年吃的是豆包和肉包。豆包是,外面一层白面,里边填充的是红薯和豇豆混合成的豆馅儿;名曰肉包馍,是哄小孩子的,只是用一点过肥肉的油渣子,混合红白萝卜,用刀剁成碎馅,包到发酵过的白面皮内蒸熟。这种肉包馍的口感,当然要比豆包好吃,比不包馅的更好吃。

在临近大年初一的最后几天里,家家户户还要到街上赶年集。南方有些地区叫赶场子。大乐家虽是北方,又是靠运河官湖的一个小乡镇,因有几个大队所在地,当然是远近闻名的集市了。这个集市是逢双日子一次,即在一个月内,一般只有十五个集市贸易。在平时,赶集的人并不太多,到了年关,集市上熙熙攘攘的,热闹非凡。

有些年是小进,也就是“小月”,除夕是腊月二十九,这一天还是“半拉集”人们照样兴趣盎然地赶集。

集市上过年的物资很丰富,平时见不到的东西,这个时候都摆了出来。大家谁也不去想,几千年延续下来的过年气氛怎么那么高涨。大街上,形形色色的小商小贩,突然比平时多出了十几,甚至几十倍。赶上一回年集,让你一生都不会忘记。

“卖响针”的那个老头儿身边,常常挤满了人群,大家好奇地听着看着他那,边唱边将钢针灵活耍弄的动作。只见他手捏一撮儿钢针(妇女们缝衣服用的,一头尖,一头有个可以穿线的鼻眼儿的那种针。),“刷”地一下子甩在一块桐木板子上,这种木板,很有特色,质底坚硬,又有韧性,钢针耍的也好,有时一字儿排开,有时成五朵梅花,有时变成五角星的图案扎在了木板上。

当人们看傻眼的时候,他打开已经包好,三十根一组的一包钢针,咬牙切齿地把甩在木板上的钢针,一根根地拔下来,往包针里边添,仿佛不要本钱了。等添得让人动心的时候,有人出钱买下了这包针,待他仔细一数,仍然是三十根,说不定还要少上一两根。

当然,大家没有人去计较他这包针少了,而是嘴里说着“买家不如卖家精”,心感兴趣的是,仍围在那里看他的变戏法。

在集市上唱得最响亮的,是几家卖“五香粉”调味品的小摊位。他们面前摆着个小手摇石磨,把花椒、八角、小茴、肉桂、豆蔻等做荤菜用的调味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在石磨上边摇边唱:

大年图吉利,酒肉不稀奇,调料不可少,味美又开胃。

我这料,是好料,从百姓,到领导,家家户户少不了。

该包的包,该捎的你就捎,老婆交待你买你可别忘了。

当家人当然置当家货,浪荡子讲究的是吃喝。

快来瞧快来买,过了今天你买不到——

唱上一会儿,吆喝一声:

五香八味,现卖现配!

遇到迟迟不肯买的顾客,他们既热情又嗔怪地硬塞给人家:

叫你拿着你拿着,回家包你有酒喝!

叫你拿你不拿,回家定挨媳妇骂!

要是大姑娘小媳妇,他专门拣那好听的说得她们喜笑颜开的买。

大姑娘小媳妇,过年你家有好事。

调味浓,颜色鲜,姑爹姑爷心里欢。

年味(作者:路兴录)

【作者简介】路兴录,河南邓州人。1944年8月出生,1964年12月入伍,高级工程师,技术五级,陆军大校军衔。入伍后历任战士,技工,技师,排长,驻厂军事代表,副总军事代表,解放军总装备部武汉军事代表局高级工程师。现为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武汉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武汉市硚口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

  • 李文祥
    李文祥 2021-02-10 05:23

    天明去街上看看,有没有路将军写的那样,买点五香粉回来,炖肉,熬鱼,煮狗蛋。 :cy: :cy: :cy: :yun: :yun: :yiw: :yiw:

  • 琼琼妈
    琼琼妈 2021-02-09 19:55

    不管什么习俗,都是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