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
-
有此一说:按“木桶效率”谈爱情(作者:王宇平)
有人说,爱情会使女人变傻。意思是一个女子只要看中了一个男人,就会不顾一切地欣赏他、狂热地爱恋他,这个时候,哪怕这个男人以前曾经干过什么为人所耻的勾当,更不管这个男人有什么不良的爱好…
-
快炙美食:侯记向阳月饼 酥脆爽口呈送(作者:周葆亮)
你喜欢吃月饼吗? 你喜欢吃酥脆爽口的月饼吗? 假如你喜欢,那就到侯记向阳月评厂预定吧。 这是一则广告?我可以推心置腹地说,不,绝对不是。 已经有10多年了,每年中秋节,我都会买几斤…
-
周七猴子故事六十四:小馒头不挣钱 大馒头挣钱(作者:刘向侠)
这天,周七猴子到粮店去买米,还没进粮店,就被在粮店旁边卖馒头的青年给拉住了。周七回头一看,认得,这人是跟他住在一庄的庄邻,名叫王大成,是外地逃荒来邳州落户的。周七虽年纪不大,在庄上…
-
引吭高歌:致“八一”(作者:国迅)
一 八一热血铸军魂, 风展红旗振三军。 三位一体治天下, 安民固国一神盾。 二 南昌街头硝烟, 抚州路上轰鸣。 兵士直指武昌, 红旗席卷东溟。 三 朱毛会师井岗, 东方揭开黎明。 …
-
家族系列小说:小姑(作者:郑洪杰)
这是几十年前的故事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我小姑。 那时侯,母亲对我说,开学你就是学生了,没时间玩了。把你送到奶奶家过两个月吧。就这样,我在乡下的奶奶家认识了小姑。 我随妈妈下了车,进了…
-
心弦一曲:军民鱼水清(作者:胡敏)
早晨,两只喜鹊早早飞来立在梓桐的房顶上“喳!喳!喳!喳!”叫个不竭。梓桐在老家农村时,乡下就有句农谚叫“早报喜,晚报财中午报有人来” 说起来也很邪,梓桐正在心里琢磨着这件事情时,突…
-
峥嵘岁月:遥想长征(作者:段桂阳)
在我的想象中 长征是一次张弓的过程 主宰中国革命的巨手 把弓弦拉到陕北的位置 把革命的利箭 射向日本侵略者 射向旧制度的堡垒 长征是一条坎坷泥泞的路 中国革命由此逐步走向坦途 长征…
-
乡村物语:泥罐儿(作者:徐辉)
读《宋史》看到司马光的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今人把这段故事总结为“司马光砸缸”,而我们知道,宋朝是没有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缸的,…
-
人间章回:三叉河护坡(作者:王以太)
上世纪的大运河,不像现在这样宽阔顺直:从大王庙一路下来,过铁路桥,傍邳州市区西侧一马平川地向骆马湖奔去。而是在邳州港务局码头前的三汊河处转弯左行、形成一个几乎九十度的弯道向东流去,…
-
《兄妹情深》之十之十一:找奶奶插曲、小丫失踪记(作者:黄兴洲)
(十)找奶奶插曲 物业办事站前台是业主与物业交流的平台,除了负责接洽家庭水电煤气维修,收缴物业费和保洁等工作之外,还常常遇到一些”闲事”要帮手。 一天下午,…
-
心弦一阕:我和我的祖国(作者:吕翠臣)
我是一个农民的女儿,出生那年,祖国母亲刚刚19岁,那时的祖国还很贫穷,像一个刚刚白手起家的青涩青年,在努力拼搏,在探索适合本身的出路。 小时候,母亲粗粮布衣养着我,和平温饱的生活给…
-
几十年扎根乡村整理出厚厚一大卷民歌集,为何大家送他外号大皮包
邳州市戴庄镇退休的文化站长曹云启,收集整理了一本厚厚的《一捧乡歌》,要求我给写序。我不曹是搞民俗研究的,但我在挖掘、整理民间艺术中,往往涉猎到民俗学。虽然我不研究,但对民俗学有一种…
-
物华天宝:雪莲(作者:梅兆芹)
纯洁如雪 净若莲花 清雅的极致 在严寒雪山之巅的顶峰 岩石缝中保留 她纯洁无暇 吸收着日月星辰的精华 傲立在苍穹下 圣洁的开出洁净的心花 性味苦 而温和 面对白雪皑皑 流云相伴 她…
-
人在旅途:离婚十年(作者:胡敏)
薄暮,清风轻轻地吹着,阳光金灿灿的。 我下班回家来,老远就看到爹娘和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们正站在我家门口比手划脚地议论着什么。看到我回来了,她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面带微笑,异口…
-
《兄妹情深》之十二十三:相依和相存、孽缘累娇女(黄兴洲)
(十二)相依和相存 秀秀在云端怀抱中哭够了,坐在急救室门外的椅子上,此时她只觉着世上除了父母,姐姐姐夫才是她最亲的人,特别是姐夫对她无微不致的关怀和照顾,比丈夫还细心,并且毫无私念…
-
一往情深:湖洲,我的根的根(作者:沈向明)
丁酉年岁尾,我曾有过一次湖州之行,在湖州得知一句民谚:“天下沈氏出吴兴(今为湖州),吴兴沈氏出竹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姓氏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沈氏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