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喜鹊
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花喜鹊
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
这首民歌,在村里流传,代代传唱。我没有论证过花喜鹊是不是这样?但亲眼目睹过在村里发生的这样事情。
他在村前住,独家独院,三间平房,二间锅屋,一间做饭,一间他八十岁母亲住。一家七口人,三女,一男已成家岀外,院中只剩三个人,夫妻俩与老妈妈。
老妈妈的儿子,村上人都叫:大宝!大宝六十岁,妻子也近六十岁,住堂屋平房三间,三个人,二个锅炉,老妈妈单独吃,三顿饭,自己动手,缝衣做食,不然得饿着,老妈妈,锅在院子里,露天,用泥巴垒的,做一顿最少吃二顿,或三顿,省了柴又省了事,稀饭面条为主食,一般不炒菜,长年累月咸菜不断,偶尔买点煎饼,馒头,必须亲自动手,不然吃不上饭,平时老妈妈到村外拾柴,积累着用,一般烧稀饭,烧一锅稀饭喝二顿,或三顿,一般不炒菜,吃咸菜。最困难的时候是夏天连阴雨,柴叫雨水淋湿,点不着火,喝口热水也难。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北风呼呼,做顿饭也不易。只是多加一碗水的事,但儿媳从不过问,大宝视而不见。过年过节,全家人聚在一起,男欢女爱,唯独忘了老妈妈!鸡鱼肉蛋l1,花天酒地,儿媳妇才拿块煎饼包点菜,送到锅屋,儿媳妇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的,朝老妈妈脸前一丢,大声说:老不死的,吃罢,养你有什么用,不如养一只狗,狗还能看家!老妈妈拿与不拿都很为难,说与不说都不是,只有独自流泪,用脏毛巾擦擦眼泪,心中沉闷半天,才缓过神来。
小院里平静日子不多,三天二头的无事找事,指桑骂槐,指鸡骂狗,不叫老妈妈安静过日子,村上人,邻里也不知她们之间有多大的仇?
无奈老妈妈从锅屋搬到看菜园的草棚里。草棚里夏天好点,四面通风,凉快点,但蚊子、跳蚤成群咬人,冬天最难熬,冷风嗖嗖,夜里冷的睡不着觉。
艰难的日子,艰难的过着。
老妈妈,象一棵老柳树,虽然身上疾病不少,但仍然活着,惯看秋月春风,世态炎凉。
儿媳妇整天盛气凌人,目无一切,心无慈悲,善念,突然病倒了,一查癌症晚期,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老妈妈八十多岁,她六十岁,她们之间斗了四十年,从进门那天开始,战争没停息过,文斗发展到武斗,一直未停战过,不知多大的仇恨?伤的那么深,恨的那幺痛。
儿媳妇要死的时候,把她丈夫大宝喊到床前,交待她死后,三年之内不许他妈进这个院,大宝同意了!说完这句话的晚上,她死了。
大宝三天二天给她住在公路边看菜棚的妈妈送饭,一壶开水,几个干煎饼,老妈妈饥一顿、饱一顿,第三年的冬天,那年三九天特别冷,雪也很大,大宝快到中午给他妈送饭,打开草门无动静,他喊了声,无动静,他走近草窝一看,他妈身体硬了,二个眼晴圆瞪草棚上,象一片树叶落在地上。
大宝的亲戚,家人,一齐讲:无论如何,你母亲一定要回到你院里,停尸堂屋送葬,莫问你妻子讲过什么?挡大事,大宝你必须这么做,村上、邻居都这幺说。
锁呐悲歌,歌班疯唱,孝布白茫茫,一片片,活人哭喊,死人无言。是否她婆媳在阴间还会开战么?
闫王爷会解剖她们么?看什幺原因?是红心还是黑心?
天地人心,善恶好坏!盖棺定论。
善心润草青花开!
恶者别污染那一方田土。
那一首民歌:
花喜鹊
尾巴长
娶了媳妇忘了娘,……又从村里传来!
评论列表(1条)
辛局说太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