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秋冬之际的一天,南京大学教授陈中凡找他新录取的副博士研究生吴新雷谈话,希望他将昆曲作为专业研究方向,23岁的吴新雷一口答应,就此成为新中国高校中第一位主攻昆曲的研究生。此后,无论经历怎样的争议和波折,吴新雷都坚守着对老师的承诺,从未放弃对昆曲的热爱。几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成为我国昆曲研究界最权威专家的吴新雷回忆数十年昆坛追梦的往事,写出一部昆曲专题回忆录,是为《我和昆曲有故事》。
此书汇集了吴新雷教授关于昆曲的回忆文章六十一篇,合计22万余字。其中既有与全国各大专业昆剧院团及南北各地曲会曲社交往的回忆,也有对因昆曲结识的社会名士好友的深情怀念;既有关于早年昆曲研究的回顾,也有近年来参加各地昆曲研讨的梳理。此书既有故事性可读性,又富学术性史料性。具体来说,呈现四个特点。
一、言之有趣
作者虽然是昆曲理论家,但语言朴实而生动,读此书如与作者促膝谈天,娓娓道来,终卷仍意犹未尽。书中《因昆曲而和匡亚明校长成了曲友忘年交》一文就妙趣横生。文革末期,匡老与吴新雷聊天,知道他会唱昆曲后,就时常邀他到家里浅吟低唱,后来觉得“干唱不够味”,请笛师到家又怕惊动周围的革命群众,吴新雷就带着匡老每周日去笛师高老师家里,有吹有唱。过了一阵子,匡老又提出,想请吴新雷请到唱小旦的人,生旦联唱,就更好了。吴新雷又找来了朱继云老师唱小旦,匡老听得十分过瘾。后来呢?吴新雷写道:“过了一阵子,他又跟我说,在高老师那里固然听得很开心,但离开后就听不到了,最好能现场录音。”读者看到这里,不仅莞尔,也吊足了胃口,想要知道后续情节的发展,后来,匡老从家里翻出一台二三十斤重的老式录音机,和吴新雷两人轮流扛着,去笛师高老师家曲叙……通过吴新雷教授的讲述,读者看到了匡老不为人知的“昆曲老顽童”的形象,也为特殊年代里学者们对昆曲的挚爱深深感动。
除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外,书中还插配了很多照片,均是作者亲自挑选的几十年来与昆曲相关的留影。吴新雷教授乐观豁达,每一张照片都笑容满面,这些照片既增加了读图证事的意趣,也感染了读者,令人如沐春风。
二、言之有据
作者在序言中说:“我之治学,崇尚考据,虽是回忆往事,决不能信口开河。于是翻箱倒箧,查证手记资料,对于昆坛往事,务必做到确考时地,言之有据。除了时间地点应该确切外,诸事应求真求实。记忆不清的话,宁可不写。”基于这样的严谨,此书极具史料性和学术性。为了求真求实,数十年来,吴新雷教授不断地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探访,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些寻访经历。
“1996年7月6日上午,(寻访北方昆弋子弟会后)我从束鹿旧城搭班车东行,于下午三点多钟到了深州,正逢烈日当空,气温达到摄氏36度。我步行穿过博陵路,跑到永昌大街,找到了深州市文化馆,拜访了徐立吉馆长……”寻访了相关人员后,“当晚,我找了南郊一家最便宜的车马客栈住下,住宿费只要七元钱。次日清晨,我又搭长途班车赶往霸县去寻访下王庄昆弋子弟会了……”
这一年,吴新雷教授已经63岁,如此苦行僧般到处自费实地寻访考察是为了编修《中国昆剧大辞典》。他写道:“这期间,我为此备尝艰辛,冷暖自知,其中的甘苦,真是一言难尽呵!”《中国昆剧大辞典》后来终于在2002年出版,却少有人知道吴新雷教授为此付出十年的艰辛。如今,透过《我和昆曲有故事》的生动回忆,读者得以同吴新雷教授一道,一地一地重走寻访昆曲之路。
三、言之有物
书中还记叙了很多学术会议,却并没有千篇一律,每一篇都有深意。1978年,苏、浙、湘、沪三省一市的昆曲工作者在南京举行昆曲工作座谈会。这是文革后一场赋予昆曲新生的会议,吴新雷教授以亲历者的眼光记下了与会者的热情,让读者感受到老一辈昆曲人振兴昆曲的渴望。再如记述2000年首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作者以“古老的昆曲要过‘节’了!”开篇,不仅细致描绘了艺术节的诸多精彩之处,还生动记录了与会者就昆曲继承创新发表的重要见解,如“文学性和音乐性是昆曲得以飞翔的两个翅膀,不要伤筋动骨地去改动,不要弄得它飞不起来”。
四、言之有情
从成为新中国第一位主攻昆曲的研究生,到文革后参与赋予昆曲新生的座谈会,再到90年代遍访各地编撰《中国昆剧大辞典》,《我和昆曲有故事》书写了作者数十年来与昆曲的故事,饱含深情地记下了众多可敬可爱的昆曲人。作者写了学术泰斗俞平伯、匡亚明,记下了他们在人生低谷时念念不忘昆曲,以昆曲点亮生活的故事;写了青年时意气风发的蔡正仁、石小梅,记下了如今名满天下的戏曲名家们当年的成名之路;写了曹禺、倪征燠、谭其骧、白先勇,记下了各界名士对昆曲的挚爱。不仅如此,书中还大量记录了普通民众们对昆曲的感情。
《中秋虎丘曲会》一文,描写了1988年中秋节苏州虎丘山曲会的盛况。作者写到:“曲友们兴致极高……或席地而坐,或倚石静听……大家只吃了点面包蛋糕充饥,居然一个接一个地唱到夕阳西下时才收场。……这天的曲会吸引了无数的听众,山上山下,亭台路阶,都挤满了看客听众……”吴新雷教授以动人的笔触告诉人们,昆曲能活下来,不仅仅因为阳春白雪名士风流,还因着它的根扎入了最广大的民间。
《我和昆曲有故事》是吴新雷教授的昆曲回忆录,更是他以生动的笔触为一个时代的昆曲人立下的传记。昆曲因为吴老师的多角度记述而变得立体,因为他生动的笔触而变得有温度。多年以后,后人再作昆曲之传,这部书也必然是一座绕不过的高峰,因为它不仅写下了一个时代的昆曲历史,更记下了昆曲人亲历历史时的神情与心态,而这些,往往是史书中不曾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