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作者 :陈景胜)

端午节团圆吃粽子的一家人插画图片下载-正版图片401738524-摄图网

明天就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端午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么,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呢?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抱石投入汩罗江。为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对于后来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

《初学记》中这样记载:汉代建武年间,一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位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的人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即粽子,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我国的端午节食品。

关于端午食粽的传说还有许多版本,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最广,老百姓也最认可。粽子因地而异。就造型而言,各地的粽子有三角、四角锥形、枕头形、小宝塔形、圆棒形等。其大小也差异甚大,有达两、三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珑,长不及两寸的甜粽。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如今的粽子馅更是五花八门,什么红豆、绿豆、香菇,鱼肉、鸡肉、鲜虾等等,配料因人而异。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称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世界各国的粽子习俗__凤凰网

陆游的“盘中共解青菰粽,哀甚将簪艾一枝。”指的就是“艾香粽子”。

明弘治年间,就用芦叶裹粽子,粽馅也多了,有蜜糖、豆沙、猪肉、松仁、枣子、胡桃等等。到了清乾隆年间,林兰痴《邗江三首吟》中有“火腿粽子”一条,这种粽子流传至今。现代粽子以浙江嘉兴最负盛名。如今,粽子与正月的元宵、中秋的月饼一起,被称为中国的三大节令食品。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在端午节吃粽子在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因为民间习俗,同时也是因为其吉祥的寓意,通常端午节吃粽子寓意着祈福、求子、祛灾等等,粽子的谐音是中,寓意着功名得中,是事业有成的祝愿,所以有着祈福的寓意。

(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