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茬 记(作者:黄兴洲)

麦 茬 记(作者:黄兴洲)

你铲过麦茬吗?那可不是好活。大集体劳动那阵,也不知什么原因,不光口粮紧张,烧柴更紧张。

夏收的季节,生产队把麦草当宝贝,麦草上节脱粒后压细了留作牲口饲料,下节压扁了留作苫屋草,只有地面上的麦茬才是社员的烧锅草。麦个子运到场上后,还留给社员们理麦楷的机会,妇女劳力从收到场上的麦个子里挑出一部分稍微长得深点的麦棵,理得整齐一点,扎成小把,细心地锄去麦穗,留打麦苫子,编笼头,扎扇子,辫麦楷辫子制草帽子等,当然这个数量不大,按每口人也就分个十斤八斤而已,麦草太金贵了。而最实惠的是拾麦茬。

每当收割过小麦之后,留在地面的麦茬那可是好东西,是一年里烙煎饼的上等燃料。
我在生产队当过工分会计,曾参与过分麦茬工作,和主管会计一起量出麦茬地的长宽总数,按生产队人口平均分摊,每人能分几米宽,再分户头,各类人口数一般多的分在一起。

比如三口之家有几户,量出多宽多长,插个杆子。四口之家几户,量好分好,插上标杆,注上号码,等下午干活一收工,到我或会计那里抓阄。

抓阄时,各家可派大人或小孩当代表。比如三口人的五户,五个阄,从1号到五号,抓着号再统一去认地界。这个过程没什么玄关。关键是动手铲麦茬时往往出事,弄不好会闹出许多矛盾来。

队长一宣布收工了,社员们便 像解放军攻占山头那样,你争我抢冲锋在前,不是先铲麦茬,而是先抢收地面上收割时丢的麦穗头,俗称拾麦,割麦时很忙,难免有丢下的麦穗,这是留给社员的一点实惠。

本来分麦茬地都是大致用步子丈量一下,并不十分准确,丢在地面上的弃麦穗横躺着,或许会横跨两家地界,谁动作快谁先得,若同时动手抢拾搭界处的麦穗,可能就会产生纠纷,轻则咕努一句,重则说句脏话,省事的人装听不见,不省事的可就回应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若是原来有点”碴子”的,这棵麦穗弄不好就是闹纠纷的导火索。可能会引起对骂或对打,此等事可不能随它尽兴,队干部得适时前来灭火,我也当过灭火队员。从中和稀泥,劝双方以大局为重,以亲情为重,净情干活累了一天,别再雪上加霜了。有时也管事,有人来劝架,双方都有台阶可下,都忙于铲麦茬了。

重头戏就在铲麦茬上,家有壮劳力的早已按好了长柄铲头,双手用力一个劲向前推,等一气推完后,再用双手归笼,甩打掉麦茬上泥土,麦茬打堆。也有用短把钢铲挖的,一边挖一边摔掉泥巴顺手打成堆。男女老少齐上阵,假如你当时生活在农村,抢麦茬时候那个忙劲没法形容,饭可以不吃,水可以不喝,麦茬不能丢下,那可是社员用以生活的救命草,锅底锅上一个样,缺一不可啊。

铲下来的麦茬,打堆砸泥减轻份量后,打捆挑担,要是收多了,一趟挑不完还得再来一趟。那会平车少得可怜,一个生产队才三五辆,谁先得到手谁就不撒手,等他家使完了,早有几家排队等着了。

我在家劳动那几年,哪年麦口不都是攻山头的一样,为什么用抢字,时间太紧张了,队里收工晚,麦茬不能过夜,麦收季节几乎天天晚上要干这个,那可是避免不了的劳动,柴草实在丢不得啊。
苦中作乐的事也有,那就是逮兔子。

麦 茬 记(作者:黄兴洲)

铲麦茬和搂豆叶是社员收揽柴草的重要途径,搂豆叶的故事另篇再写,今天只讲铲麦茬。有时生产队长为多给社员一点收柴火的机会,对长势好的麦田块暗示一下可留深点麦茬。一般收割小麦地面只留十公分以下,谁留高了扣工分。但经允许后的麦田收割时可留二十公分左右,这样的麦茬好拔,分地时就得仔细些,稍有不公便会产生争执。

繁重的公家活私人活累得社员精疲力尽。但发生的趣事却能大大调节气氛,让大家高兴一会。

逮兔子。湖里的野兔在收割庄稼后无处藏身,被惊起后乱窜,正在干活的大人小孩一起围追堵截。兔子被追急了,累了,实在突不出人民战争的海洋,最后一头栽进铲出的麦茬堆里,靠近的人直扑上去,谁抓到手是谁的。曾经出现过的一件有情有趣的事不得不说。

一次,一个被众人追急眼的野兔窜到正在蹲着捆麦茬的大麦身边,一头钻进大麦蓬松的裤筒里,大麦吓得”娘唉”一声趴倒在地。

紧跟后边穷追不舍的二库伸手去抓野兔,手伸进了大麦裤腿里。大麦又惊又吓又羞,哭哭啼啼,惹得旁边的几个妇女哈哈大笑,傻二嫂笑得尿了裤子。结果二库把抓到手的兔子绑上腿丢给了大麦,大麦的娘说看来你俩个有缘份,托傻二嫂当介绍人,硬是把女儿说给了二库当媳妇。傻二嫂是大家送她的外号,她可不傻,只因她好说好笑,不管叔公老大伯,只要有可笑的事犯到她手里,她能叫你笑岔气。

傻二嫂对二库说:”你个憨熊伸手调戏人,看怎样,人家赖上你了,正好年龄相当,娶了吧,知根知底的,大麦手巧心灵,你娘眼头又不好,这回可有人照顾了。”

二库的爹死得早,娘俩相依为命过日子,挣的工分宽裕,三间屋亮堂的,二十六岁了正缺个妻子,二库娘可高兴死了,她早就喜欢大麦这丫头勤快嘴甜,亲事成了。有人编故事,说二库这叫捉兔缘。

事情过去快四十年了,时过境迁,湖里的麦茬再也没人铲了,连麦草都没人要了。还是那些地,还是那些人,这时代的变化才叫翻天复地。家家门口没有了柴禾垛,”一棵柴禾不拾,你烧得什么?”这本是调侃人的一句话,如今倒梦想成真,烧什么?烧气,烧煤。

我写这篇麦茬记,年轻人恐怕当神话听了。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5条)

  • 岁寒三友
    岁寒三友 2019-09-18 01:29

    现在凡六十往上的人大都割过麦铲过麦茬。那时物资太缺了!不光麦茬,就连秋冬树上掉下的叶子和干棒,也会让人控的一点不剩!

  • 匿名
    匿名 2019-09-17 19:54

    黄老师笔下生花。读后,心情比挑麦茬还恣味。

  • 匿名
    匿名 2019-09-17 18:41

    解广通
    亲身经历,把当年铲麦茬的情景,写得有声有宅,充满浓浓的乡土气息。深刻反映了当年人们吃粮紧烧柴难的困境。文章中还穿插了铲麦荐时发生的趣事,有味道。为佳作点赞!

  • 愚叟心歌
    愚叟心歌 2019-09-17 17:10

    铲麦茬铲出了如此美文,了不起!拜读学习!

  • 采菊东篱下
    采菊东篱下 2019-09-17 17:04

    奇闻奇事,老兄笔下的多村生活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