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心悠悠 ——读黄兴洲散文的体会 (作者:陈志宏)

书香茶韵的唯美图片 _排行榜大全

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是真诚、正直、善良的,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置上,他的作品也应该于他的心灵世界一样的美丽,释放出满满的正能量,无时无刻都在启迪、教育、感化着人们。这就是邳州作家黄兴洲一贯坚守人生准则。

他的作品里经常歌颂真善美,鞭笞假丑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他那支敏悦灵巧的笔,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在社会和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影响。近期我有幸在华文原创文学、青年文学家、邳州文化等网络和杂志上读到了他的一些文章,感觉到强烈的震撼。比如《怎么了》这篇散文,虽然不长,但是,所反映的问题普遍存在,事关农村的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怎么了》?

在穷苦的日子里,虽然物质匮乏,人们都还讲究羞耻,爱面子,讲道德,守规矩。可是经过了改革开放这四十多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可是,到头来,我们怎么都没有想到黄兴洲老师到老家农村喝喜酒,却发现这样的一幕:
"上菜了,筷子风卷残云般齐动,都各自朝脸前拨拉,吃点、留点,绝不是响应“清盘运动”的节约精神,而是各打小九九,留打包带走的。

每盘菜不用半分钟,名副其实地清盘,上一盘清一盘,不管荤素、凉拼、热炒。

今天赶巧赴了这场喜宴,十人一桌,除我之外也没人喝酒,到十二点多了,菜还没端上来,我用喜桌上抓来的花生、瓜子作酒肴先喝着。

不多久传菜员手托木盘送菜来了,令我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一幕,几个娘们的动作是那样的雷厉风行,“抢菜”,上一盘抢一盘,只有放在我面的一盘素菜——南瓜秧嫩头拌煮黄豆粒没有人光顾,或许是照顾我喝酒没菜。"

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瞠目结舌,慢慢的吃不好吗?你们抢什么呢?抢到家不就成了剩菜了吗,能好吃吗?这是我心里想的。看起来这些人不会享受生活,她们真的不得享受。黄兴洲老师一再声明,自己没有贬低农村人的意思。

"不是城里多文明,而是都要面子,或者说讲究,怕遭人看不起,而我今天吃喜宴怎么成这样子,是偶遇还是风气变了?我实在不想贬损她们,但是看他们志得意满的举动真有些哭笑不得,但愿姊妹娘们还是文明点好,现在家家都不缺吃呀?"

我想这不是缺不缺吃的问题,这是这部分人怕吃亏。过去,人们虽穷,但是荣辱之心,廉耻之感非常强烈。现在,真到了加强国民素质教育的关键时刻了。在当今物质丰富的社会,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迫在眉睫。否则,将来会影响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和弘扬。这是关系的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黄兴洲老师的这篇文章虽短,不足千字,却提出了一个有待国民素质提高的大问题。如果说这民风民俗得不到改善的话,那么,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将会在这一部分人群中消耗殆尽,会直接影响下一代人素质,在此呼吁人们引起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落实到位,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让文明之风在我们家乡劲吹,将来能够行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读罢黄兴洲老师的《怎么了》,我又接连读了他的散文《老香椿树》、《老柿树》、《老杏树》系列,使我感觉到,这一系列散文,注入了黄兴洲老师对故乡那片土地满满的情思,深深的热爱。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养育了他的童年,青年。他汲取了一代代人的智慧和经验,感触到生命的美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见黄兴洲老师是个无比热爱生活的人。他的生活积累都为今天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在他的《老香椿树》写到:"从我能够到嫩香椿芽开始,便不断地采摘几把,让娘买豆腐拌着给我吃。"

是的,在我们老家一带,香椿拌豆腐是一道色香味美的好菜。不管是平民百姓家,还是星级酒店,只要上这道菜,没有不光盘的。这菜的味道鲜鲜的,能把你的味觉调整到最灵敏的力度,使你满嘴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怪不得日本人是那么的爱吃香椿,我想你吃过香椿伴豆腐后,就理解了日本人的嗜好了。南京人不同,他们不兴香椿伴豆腐,时兴香椿炒鸡蛋吃。我到南京朋友家做客时,吃过几次,发现有点微苦的味道。他们对我说,就是吃这种味道的。不管他们怎么说,我还是有点吃不惯。不过,他们腌制的香椿卤汁浇在面条则是一种绝好的食物,那味道有一种世上绝无仅有的鲜美,令我不能忘记。

《老香椿树》这篇散文,语言朴实,情感真实。二嫂和奶奶这两个形象写的很好。把农民那种纯朴厚,热情善良的心态表达的错落有致,写的特别好。

《老杏树》早春未芽先花,那一树树热情怒放的杏花,分明在告诉着人们,寒冷的冬天过去了,春暖花开已经到来,一年四季的美好从现在开始了。 黄兴洲老师的散文总是写的这样美,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期盼和希望。

天气渐渐的暖和了。"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这样的意境总能让人陶醉。那一树葱葱郁郁,将在麦子黄的时候变成一树金蛋蛋,待到快要熟了的时候,如何是旱天,在树的转圈挖上一圈小沟,灌足水,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摘那黄里泛红的杏子,吃在嘴里恰似吃口蜜一样甜美,甜透了人的五六腑,太美了!
文学是语言艺术,黄兴洲老师是架驭文言文字的高手。在这篇文章里,黄兴洲老师写到:"等杏摘光了,空留一树绿叶,不知名的鸟儿在顶枝上垒个窝安了家,秋天到了,叶子变红变黄,离我家四里地的姑母派二老表来采杏叶,说是熬成糊糊能糊靠子,做鞋用的,我和表哥爬上树杈,摘、杵,搞了一袋子他才走,老杏叶还有这功能呀。"

这段文字,虽然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却能准确的表达出季节时令和人物的心理变化,写的是那样自然恰到好处。

这篇散文篇幅不长,年代跨度很大,从儿时写起到成人以后。在那贫穷的年代里,黄兴洲老师能吃上那么甜蜜的杏子,也是一种幸运吧!
《老柿树》写的更好: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碧绿的柿叶下开出黄白色小花,溢放出淡淡的香气,等花渐渐地落了,留下扁圆的青色小柿子。"这短短的四十五个字,写出了近一个月的时光,把花开、花色、花香以及把扁圆青小柿写的这么逼真,这么美,这样老道,没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没有这篇精彩的文章。人啊!往往都是眼高手低。总是感觉别人写的不怎么样,临到自己写的时候,才知道创作的艰难,所以说,请大家千万不要笑话别人,不管别人的作品写的好与不好,都应该尊重作者。要多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才能照亮自己的脚下的路,否则,夜郎自大,纸上谈兵是没有用的。

《老柿树》从春写到秋,从满树新芽、新叶、新枝、新丫分蘖出小小的蓓蕾,在暖暖的春天里老柿树开出了簇簇洁白如玉的小花,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芬芳。

那老柿树经过一夏天的努力,到了中秋时节,就完全长成个了。那一个个如月饼大的满树磨盘柿子,在那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喝的年代是多么的珍贵啊!这树柿子帮助了黄兴洲老师一家人度过那苦难的岁月。后来日子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居住条件要求自然也就高了。不满足于现状的他们一家,要建房子,不得不忍痛割爱的把香椿树、杏树、柿树都统统的砍伐了。现在,黄兴洲老师回忆起这些往事,写这些文章时,我想他或多或少的会产生一些遗憾。但是,社会在前进,生活在改善,我们总是向往着人们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所好,在一些发达国家认识的环境改善的重要性,他们已经将所有的景观树都变成了开花结果树了;所有的空闲地也不是纯粹的草坪绿化了,而是提供农药、化肥让居民们种蔬菜瓜果。我老早就想,我们辽阔的祖国大地除了种植庄稼之外的地,都应该栽上果木树,让城市居民有计划的种植蔬菜瓜果,那么,要是在我们国家实施,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说着说着有点扯远了,还是回到对黄兴洲老师的散文话题上来。黄兴洲老师的散文接地气,他大都写乡土风情,平民轶事,有些东西就是随手拈来,可是在他笔下就是与众不同,他总能把深奥的东西简单化表达出来,让人们在不经意间接受了客观事实,起到了教化作用。这就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黄兴洲老师的散文乡土气息过为浓重,乡俗俚语多,土的掉渣。可我不这样认为,我感觉,黄兴洲老师的散文反映出原生态的质朴,这正是他深入生活所发现一些能打动人心的闪光点。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很有个人特色。比如写老果树系列的文章,他能赋予它们生命的情感,救济着贫穷困难的人们。他写庭院的花草树木,是那么的逼真,给人以亲临其境之感。这些方面就是黄兴洲老师的散文魅力所在。

我们的国家,从古至今都是散文的策源地,是个散文的泱泱大国。从诸子百家到唐宋八大家,从范仲淹姚鼐到王夫之梁启超,从朱自清杨朔到余秋雨贾平凹。这些大师们的散文都在不断的经历着前进和创新的历程。那么,基于此,黄兴洲老师的散文也在不断的创新和提高。他的游记写的也很好,由于篇幅的原因,在此就不作评论了。等到今后细细的阅读后再说吧!今天,林林总总就说这些,这是我近来读黄兴洲老师几篇散文的一点体会,只能算一家之言,算是个人的一点体会吧!

希望更多的读者关注黄兴洲老师的散文,读后就可以领会其中的艺术魅力,就当作为此篇文章的结束语吧!

(1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