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小说连载下部(作者:陈志宏)

两个人在一起是甜蜜的:情侣唯美背影大全_精彩贴图_嘻嘻网

41、

左中朋校长把陈冬叫他到办公室的时候已经正在上晚自习第二节课。左校长对陈冬说:”教育局电话通知,派一名教干到省教委干训班培训,为一期三个月,要求分管业务副校长参加,我想让你去。”

陈冬问:“那刘校长不有意见吗?”

左校长说:“他意见多了,那会没有意见,下学期把他踢出去,爱上哪上哪,模范中学不能留这样的捣角。我估计你们这批选拔招聘副校长很快就会启用。这也是为你上任作准备。”

陈冬首先把这件事给父亲商议了。父亲说:“只要是学习,你就得抓住机会,是增长知识的好机会。”

陈冬回家后又给兰青讲了,兰青也支持。兰青说:“不就三个月吗?陈惜我送,实在来不及,我让护士接回来送他奶奶家。”

这样的话,陈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陈冬告别了邳市,来到了省城,开始了三个月的教干培训。说是三个月,其实只是三个月份,从六月二十四号算起,一个七月,八月八号就结束了。一来到家,就接到教育局通知,叫陈冬于八月二十号到教育局小会议室开会。

八月二十号,陈冬准时到达教育局小会议室。邳市组织部副部长,人事局局长,教育局局长等人已经在前台就坐,教育局长主持会议。组织部副部长宣读对陈冬等同志任命书。任命陈冬同志为模范中学副校长,陈冬站起来行礼,全场响起掌声。依次宣读完毕后,教育局长发表总结讲话,核心内容是:“希望同志们在新上任的岗位上开拓进取,锐意改革,把邳市的教育事业推向前进,进入快车道,力争邳市的教育事业让人民满意,让领导放心。”

这次招聘的十位副校长中,只有陈冬在原单位没动,有六人下到乡镇中学去了。陈冬还是很幸运的。

一九九三年暑假就要结束了,还真如左中朋校长对陈冬说的那样,刘校长调到了教育局去了。那么教育局局党委组织委员和人事科长一同来到了模范中学招开了干部会议,宣布了:“陈冬同志任邳市模范中学副校长。然后,局组织委员和人事科长先退会回去了。左校长送走了局里来的人回来后说:“咱们继续开会。”会议集体研究陈冬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会后陈冬召开了模范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会议。陈冬着重强调,教导主任在学校担负的责任,教导,顾名思义,在教好的同时,怎么能在教育教学上下下功夫,还应多多活动,如何解决教导的问题。”说刭这,陈冬端走杯子,喝了口温开水,然后继续说:“我们要大家同心协力,争取模范中学教育教学工作展开新的局面,要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使模范中学教育教学中取得可喜少贺的好成绩。”

俗话说:“新管上任三把火”,陈冬想,那也多少得烧烧啊!

陈冬首先从点点滴滴抓起,老师谁都没有想到,陈冬先查班级计划,老师教学计划,年级组工作计划,还有教科研室和教导处的工作计划。这一招查出了有三分之二人没写教学计划,只有教导处和校长办公室制定了工作计划,其他科室根本就没有什么计划可言。会上陈冬说:“凡是没有作计划的,今晚放学回家后连夜补齐,否则,扣年终教学奖,并不能安排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等。不相信,你等着瞧。再想混日子是不可能的。”虽然陈冬说话和颜悦色,这是他在陕南九冶当厂长时练就的软棉棉的讲话风格,可口口掉毛。基本上说一不二,不要看他从不发脾气,不过一旦发脾气,所有的中层干部个个都怵陈冬一手。现在不一样了,陈冬想这些知识分子更难缠了,他说话如果你当耳边风的话,年底你就等着瞧吧!

陈冬根据三个月的培训学习,基本上掌握了学校的教学流程。况且自己又教有两年书,聪明的陈冬惊人的记忆一学就会。再说了,这笔试面试双第一的副校长,还有左中朋校长作为坚强后盾,他怕你哪一位呢?也不是谁怕谁的问题,只要你行的稳走的正,尽管好好的干就是了。这些话左中朋校长时常对陈冬说。

虽然陈冬干的是业务副校长,有时在教职员工大会上讲,我们学校点名机制过去都是马马虎虎,从现在起,依我为表率,记录数据该一就是一,该二是二。陈冬每天都比老师们提前二十多分钟到校,没有特殊情况,他都是最晚离开学校,真正做到了正人必先正己。

42、

陈冬这段时间比较忙,但他还是能应对各种赞誉和表扬的。他心想,这还在哪来,如果说调回来取得点成绩话,那于陕南糕点厂、彩印厂取得的成功相比才刚刚起步。当领导就不要顾忌个人的得失与名誉。不是说唱高调,在当下,真的应该是“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应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才能对得起改革开放十五年所取得的成果。

改革开放前自己的家庭同国家的命运是一致的,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家和自己的小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下子彻底解决了几千年来历朝历代都没有解决的粮食问题,老百姓终于能填饱肚子了。现在,我们的党正带领亿万人民群众走向富裕。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把自己推在这风口浪尖上,自己就应该得对的起党和人民。办好教育事业,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无愧于我们的国家,也无愧于养育我们的人民。

正当陈冬踌躇满志的时候,兰青也干的热火朝天。兰青是直接奉献于人民,视救死扶伤为己任。所以,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兰青想,自己是个残疾人,自幼落下的残疾受到了多少折磨,许多病痛,现在从事的职业,正好为她提供给人民好好服务的平台,她也和陈冬一样的苦心钻研和拼搏着,她也拼命的去学习。虽然没有陈冬脑子好使,但是,兰青想,你陈冬能集中精力去学习,我也能和风细雨式的去努力。和你陈冬相比我有大把大把时光,我可以“笨鸟先飞”。兰青在积极工作的同时也报了自学考试,只要你肯学习,陈冬这个家庭是大力支持的。当她有时把书本带到娘家时,那无知的母亲总是轻视的瞥一眼,认为兰青看书学习是不务正业。兰青一看母亲轻视的眼神理都不理,心想无知的人真可怕。自己一定得好好的学习,学出个样来给自己看。但是,第一年,苦苦的努力,报考了医学才过了两门,且分数考得很低,一门61分、一门62分。但兰青并不气馁,说是考得不好,必竟还过了两门。陈冬赞扬兰青好样的。陈冬对兰青说:“万事开头难,你能过去这两门不容,这两门是毕业的水平,你克服多少困难,我是知道的,只要你努力,咱一定能拿到大专文凭,我自学考试,两年的功夫不也取得了本科文凭了吗?好好学,你会成功的。”

但是,这医学在自学考试中还是非常难考的,尤其是里面的计算和英语学科。陈冬想兰青既然选择了自学考试,到时候这两门找人辅导,争取考过去,也了却了兰青的宿愿。

兰青的诊所,邹义虽说残疾,但他也还是蛮拼的,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爱说大话,爱吹牛,使人不敢相信他的话,总对病人夸大病情来显示自己的医术水平高。因这兰青和他大吵了几架,但也无济于事,他该怎么吹还怎么吹,一点收敛都没有。后来,兰青就不说了。但兰青引以为戒,从不夸大其词,在病人民面前宽慰病人,说要有信心,很快就好的。渐渐的病人都特别的喜欢兰青。上了岁数的老奶奶们常常给兰青送来,用的、吃的、还有许多工艺品,和兰青的关系相处的很好。兰青也为此感觉到了人间真情与友谊。

兰青和邹义合开的这个诊所,要是指望邹义是无法维持的。邹义不仅会吹牛,商人重利的通病在他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病人一点红伤,用酒精棉球擦一下他也收钱,拿一片不值钱的药他也收人家的钱。对于这一点,陈冬多次到诊所来说,一星半些的千万别收钱,全当做公益奉献了。兰青非常赞同陈冬的观点。陈冬打比方说:“譬如说,修自行车的,人家打下气,也收人一角钱,人家就烦,谁没有一角钱呢?掏出来费事,假若不收这一角钱,用者就心里热乎乎的,只要他路过这里,总会想着你,心里一定再想:“这人还行,厚道。”

邹义对陈冬的观点不以为然,他认为做生意人,追逐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仍然在收。惹的病人说他小气,不如兰姐好。这些话有些人都说他当面上,但邹义不仅不改,仍我行我素。

陈冬对他说:“开诊所,感情投入很重要,要好好的和病人相处,不要和病人发生争执和矛盾,没有病人,你这诊所会开不下去的。”

但这些肺腑之言对邹义来说一点作用都不起。陈冬认为邹义很固执,很愚钝。兰青就很能接受陈冬的建议,这感情的投入要按经济学的规律来说吧!叫作小投入大回报。

恋爱:小说连载下部(作者:陈志宏)

43、

兰青和陈冬商量,把过屋走道西边的这间十二平方米的小屋出租出去,赚钱是小事,主要是家里有人说话啦呱结个伴,顺便还能把院子和过道屋及大门口的卫生给打扫打扫。兰青提出,陈冬同意,可以说,不管做什么事小两口都是一拍即合,意见一致。这样的人家矛盾就少,幸福就多,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兰青对陈冬说:“有个四十多岁的妇女,带着个拄双拐的十六七岁的女孩,想租咱这间房子,你看多少钱合适?”

陈冬说:“六十块钱一个月吧?”

兰青说:“娘俩不容易,我看五十吧!”

陈冬说:“行!”

第二天这对母女俩就搬来了。也没什么家俱,就一张床,一个小吃饭桌,两个小板凳,还有两个盛衣服的纸箱子。这娘俩虽然贫穷,但人的性格开朗。女孩在残疾人服装厂上班,中年妇女做点小生意。要说勤俭非常勤俭,说她勤俭吧!还不太会过。搬来刚过两个星期就要请陈冬一家吃饭。

兰青说:“姨,我和陈冬都很忙,以后再说吧!”

陈冬来到家后,兰青谈及此事。陈冬说:“你看她娘俩那样,她请你吃饭,你能咽得下去?算了吧!”

陈冬不同意。又过了些天,这个女人又和兰青说:“兰青,俺娘俩都搬来这么多天了,咱们不在一起吃顿饭多外气,那天晚上咱们热闹热闹。”

兰青又给陈冬说了,陈冬说:“不行!”

这事没有不聚成。过了一个星期,兰青来家,这个女人说:“兰青,我是真心实意请你们吃饭,你们怎么不赏脸呢?看不起我们?你姨有钱。”

兰青说:“姨,你想错了,陈冬忙,学校里事多,抽不出空来,等有空了俺请你行吧?”中年女人瞥一眼兰青说:“不就是个教书匠吗?还没空,能多忙,俺原来那口子也是教书的,成天闲的皮痒痒,竟在外面搞女人,把人家干大肚子了,把俺娘俩给扔了。一气之下,我带孩子出来了。”

兰青听到这,心里酸溜溜的,这女人原来是个弃妇。中年女人说:“我说这些你是不是看不起我?”

兰青说:“姨,那能呢!再说了,陈冬也不是那样的人。等陈冬回来,我问问陈冬,哪天咱们聚一聚。”

中年女人爽朗的答应:“行!”

兰青和陈冬又说了此事,陈冬还想拒绝,兰青这回生气了。说陈冬势力眼,瞧不起人等等。

陈冬一声不吭,第二天对兰青说:“明天是星期六,晚上到天恩阁怎么样,花不了几个钱,咱掏。”

兰青欣然答应了。给中年女人一说,中年女人说:“太好了!”

兰青称呼中年女人姨长姨短的,使陈冬很不自在。有时就使陈冬很尴尬。

这天恩阁,名子起的很好听,陈冬想,既然天恩,那么到这里来就得讲究一些吧?可怎么讲究,反正两口子在一个酒桌上叫一个人,兰青喊姨,陈冬不好意思喊姐吧!不喊姐,也随兰青一起喊姨,这个中年女人打扮的花枝招展比陈冬还显小,怎么能喊的出口呢?

这桌席,连小陈惜在内共五个人,当然,中年女人的残疾闺女也来了。小姑娘,虽无双腿,但并不自卑。性格开朗,说笑大方,言行举止,自然得体。陈冬坐在兰青和中年女人的闺女之间,和中年女人脸对脸相坐,陈冬偶尔看见中年女人时不时地的瞥着他。兰青光顾吃菜照顾陈惜,并没有发觉什么。

当中年女人听兰青对她说,陈冬在模范中学当副校长时,中年女人眼睛一亮说:“怪不得兰青成天说你忙,原来当校长呀!那真是个大忙人。当校长架子大,真难请。”

陈冬看了看中妇女,难为情的说:“咱们怎么称呼哪?”

在场的人,除了小陈惜不懂事,其他的人均被陈冬的这句话问得有点愣神。

好一会儿中年女人才说:“我看你,小不了我多少岁,喊我姐。”

这句话一出,兰青愣了,半天才说话:“姨,这不行,我和陈冬是两口子,你不知道吗?”

中年女人的闺女也在嚷嚷:“不能这样叫,那我一个叫姐,一个叫叔,不犯别嘛?”

中年女人说:“那怎么办?”

还是兰青反应快:“姨,我不喊你叫姨,委屈你了,我跟陈冬一起叫你姐合适。”

中年女人的闺女赞成的说:“这样合适,那我喊叔、喊姨,更顺溜拉。”

中年女人无奈的说:“那也只有这样了。”

这顿饭吃得很有趣,喝了一瓶白酒,中年女人脸上红晕晕的,虽然徐娘半老,仍能看出夕日的风韵来。陈冬心想,这个女人不会太简单的。

44、

陈冬收到了一封寄自西安的来信,撕开一看,是杨苏华寄来的。

杨苏华来信说:“冬哥:你好!我们有一年多没有音信了。你没有给我来信,我也没有给你去信,很抱歉!

按理说,我该主动给你去信的,由于这段时间比较忙,又不想摸笔,一拖再拖就拖到现在。现在真的好想你,加上近一段时间,父母亲老是念叨着你,就给你写信了。

冬哥,在西安匆匆的一别后,我很快调回来了,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工作。没有担任新闻主播,而是主持一个服务栏目。很清闲,但由于是现场直播,(其实是更难主持了)。又加上我采纳了你的建议,在大雁塔区域买了一套商品房。面积一百三十八平方,房子很好。我接到房子钥匙时,激动不已,怀着喜悦的心情,看了厨房,卫生间和阳台已及各个卧室。房子设计合理,布局得当,设计师能够最大化的利于了阳光和通透性,设计合理,美观大方。随后我便对房屋进行了装修,六个月后就把父母亲接来了西安。父母亲来到西安后,尤其是母亲时常的叨念着你,非常想你。她说:“西安离你冬哥的苏北更近了,苏华你抽空给你冬哥联系下,说我和你爸都来西安了。给他问个好,让他能抽出时间来西安玩玩,也可了却我的思念之苦。”可是我事一忙就把这事给忘了。

今天母亲问我给你写没写信,我这才对她说这就写。她生气的说我瞎忙乎,把这么大的事给忘了。于是,我就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给你写的这封信。

冬哥,想必你也不是闲人,也不可能来西安,那么你就先写封信来慰安慰我母亲吧!她确实很想你,好吗?

这一年多时间里,我的个人问题毫无进展,可能是受在北京时的阴影影响吧!使我对这件事心灰意冷,毫无兴趣。回西安工作后,单位的好心同事,亲戚朋友也帮我介绍了三四个人,没有一个我能看上的。真的,我总是拿你和他们作比较,没有一个能比上你的。

冬哥,说真的,你身上许多优秀儒雅的气质,你那阳光大度的性格,对我特别有吸引力。我也知道这样不利于个人问题的解决,但是没有办法。有人给我介绍了本台的一位同事,小伙子比我小一岁,我也想谈,可这小伙子父母亲非要见不行,结果他母亲非说:‘女大一,不是妻’为由,就是不让他儿子跟我说谈,因为她是四川绵阳人,冬哥你说这不是谬论吗?

冬哥,自从和北京那个老男人分手后,我根本就不想找了,一想想父母亲就我自己,而且年龄又大了,他们虽没有在我面前说什么。但是,这二年明显的能觉出母焦躁不安。一见到母亲这样的情况,我就心如刀割般的难受。冬哥啊!你说我该怎么办呢?真的活活愁死人了。

冬哥,这事我本来是不想和你说的,怕搅和你已经平静的生活,可怜的我左思右想跟谁说呢?冬哥,我并没有怪罪你,可我初恋的记忆仍是那么犹新,它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灵深处,我越是想把它埋藏在心里,它就越蹦蹦跳跳的来到我面前,怪罪我抛弃了它,这时我就面红耳赤,羞愧难当。

冬哥啊!你想想那时候的我,对待咱们的爱情是多么是执着、热烈,那有羞愧二字啊!我们是先有兄妹之情,后才在接触中渐渐产生了爱情的火花,燃烧的是那样的炽烈。那时候的我是多么的天真烂漫,幸福快乐啊!该死的我为什么非要向上爬,该死的我,为什么要参加电视主持人选拔赛呢?调到北京更是我最大的错误。

冬哥,本来我们的婚姻是好好的,母亲起到了破坏性的作用。但她并没有看不起你,她只是依生活不方便,两地分居为由,硬是不让我继续和你谈了。她给我列举了发生在她身边一个个两地分居的事例,又加上你和于燕西的事情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我就主动的退却了。看起来那时候的我是多么不够成熟噢!

冬哥,我忘告诉你了,于燕西死了。你想想上一次我们见面时我告诉你,于燕西和勉县人结婚的事吧!结婚后不久,于燕西就怀孕了,可谁也意想不到,就在于燕西的怀孕第三十四周时候的一天下午,于燕西感觉胸闷发慌,呼吸困难,他丈夫和家人赶快拉她去医院去,可半路就停止呼吸了。到医院后,医生已经无力回天,说是怀孕引起的心脏病发作,导致死亡。可怜于燕西也是苦命人。

冬哥,我是依复杂的心情告诉你的。我也知道告诉你不好。但是,我就是心里憋不话,请你原谅我吧!

快天明了,我累了,虽然睡不着,孬好我得迷糊会。就此打住!

祝福你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妹:苏华于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夜”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