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景洲老师本来是市报社的主任编纂。退休后,到北京给女儿带小孩,成为“北漂白叟”。
要说大老爷们带小孩,刚开始还真不容易。当初为了哄好还不能走路的外孙女,徐老师曾抱得手都痉挛了。好在徐老师善于动脑筋,慢慢摸索出了逗哄小孩的方法。现在,外孙女大了,渐渐懂事了,徐老师轻松多了。如今,徐老师还常在自媒体上分享隔代育儿的经验呢。
徐老师带小孩最艰难的日子,他还写打油诗记录带小孩的生活。这些打油诗,声情并茂,原汁原味地记录了生活,让读者读后忍俊不住。徐老师写了近200首育儿打油诗,还引起了徐州报社记者的关注,两家报纸同时刊发长篇报道,让徐老师一度成了网红。
徐老师在带孩子闲暇之余,还用手机记录生活。他每天都写上千把字,还拍摄视频。徐老师还做公众号,给文友们做嫁衣。他还向全媒体领域进军,他的公众号还和头条号、一点资讯、百家号、大鱼号、企鹅号、搜狐号、凤凰号等自媒体关联,刊发原创文学佳作,弘扬传统文化,并且他的视频拍摄及制作技术也越来越高。
徐老师对《金瓶梅》和《红楼梦》的研究颇有造诣,曾出过《读破〈金瓶梅〉》一书。在北京,他更是不竭网购图籍,营造新的“书巢”,给本身充电,同时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在北漂的日子里,徐老师在带外孙女之余,读书、写东西、做自媒体,本来是像老顽童一样玩的。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阴,竟出了成绩。他的头条号粉丝已有3万多,还频频获得青云计划奖,俨然网络大咖。他的公众号也开通了流量主,其他自媒体平台也都做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
徐老师是一个幽默好玩的人,平时你只要留意他的伴侣圈就可以知晓他的生活。但就是这样一个老顽童,还能出成绩,这主要得益于他的不懈坚持,集腋成裘。到北京两年,徐老师还在《名作欣赏》上颁发两篇唐诗研究文章,写了几十万字的关于红楼梦与金瓶梅的系列研究文章,还帮一些文友出了书。
实际上,徐老师骨头里是一个认真的人,只是他随遇而安,干什么都比力轻松,他靠的是韧劲。有句话比力符合徐老师的性格:工作有声有色,生活有滋有味,做人有情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