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一直被中国人视为富贵、吉祥、幸福、繁荣的象征,素有“国色天香”之美称。早在汉代,牡丹就被誉为“百花之王”。
历史上有不少诗人为它作诗赞美。如唐诗赞它“佳名唤作百花王”。唐代诗人白居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和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等脍炙人口的诗句,生动地描述了当时人们倾城观花的盛况。
最早的牡丹传说是“武则天贬牡丹”。相传,武则天有一次想游览上苑,便专门宣诏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当时正值寒冬,面对武则天甚为霸道的宣诏,“百花仙子”领命赶紧准备。第二天,武则天游览花园时,看到园内众花竞开,却独有一片花圃中不见花开。细问后得知是牡丹违命,武则天一怒之下便命人点火焚烧花木,并将牡丹从长安贬到洛阳。谁知,这些已烧成焦木的花枝竟开出艳丽的花朵,众花仙佩服不已,便尊牡丹为“百花之首”。“焦骨牡丹”因此得名,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红”。
我国各地的牡丹中,当属河南洛阳牡丹和山东菏泽牡丹最为出名。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之后,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洛阳名园的毁夷,至南宋时,四川天彭牡丹继起,有小洛阳之盛。从陆游的 《天彭牡丹谱》中所列60多个品种看,大都是从洛阳引进的。明代,盛极一时的安徽亳州牡丹也有许多是从洛阳引进的老品种。清代,曹州牡丹取代亳州牡丹,洛阳牡丹又直接或间接地和曹州牡丹存在一定的渊源关系,足见洛阳牡丹的传播和影响。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双双以牡丹媲美,争相以国花为媒,年年的牡丹花会都吸引国内外百万游客光顾,还促成了牡丹出口的大生意,每年都能国家创汇上百万美元。
在人们的心中,牡丹不仅是“诗、歌、花”的完美组合,更是审美语言的外在表现。最早定牡丹为“国花”的是慈禧太后。慈禧一生最喜欢两种花,一种是兰花,一种是牡丹。 1904年,她画过一幅《牡丹图》,画面三朵牡丹,分为红、紫、绿三色,钤有“慈禧皇太后之宝”大印,作画时间为“光绪甲辰孟夏”。
牡丹不仅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有相当重要的药用价值,牡丹根和皮均是名贵的中药材。最早记载牡丹的著作是 《神农本草经》,列在“植物药”类别中。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牡丹花适用于面部黄褐斑,皮肤衰老,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
春日牡丹竞芳菲。如果携友赏花,若能说出花名一二,更能平添几多风雅和无限乐趣。 4月是牡丹绽放的季节,洛阳城内处处皆花,花海人潮,流光溢彩;4月的云台山梦幻如画,清爽舒心;4月的郭亮村风情万种,崖壁绝美。牡丹花开时间有限,赶紧去洛阳城一睹牡丹倩姿芳容吧!这个比较远。
邳州家门口就有陈楼牡丹园和岠山牡丹产业园。陈楼牡丹园需要门票,岠山牡丹产业园这里赏花最大的好处是不收费,只要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比千里迢迢到外地赏花经济安全多了。近五十亩观赏牡丹和食药两用牡丹花开芬芳,成为岠山风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岠山牡丹产业园园主王树峰、花丽伉俪。夫妻俩风雨同舟务实创新锐意进取,致力开发牡丹系列产品,其中有牡丹鲜花饼、牡丹酥、两款牡丹花蕊茶、牡丹花茶、两款富硒香米是主打产品,在市场上成为抢手货。他们成为致富的排头兵,荣获乡镇、邳州市、徐州市、江苏省的荣誉,美名远扬令人触目。最美人间四月天,国色天香唯牡丹,天下美景何处觅,当数岠山牡丹园!在岠山牡丹园,盛开的牡丹花娇艳欲滴,白色的、粉色的争奇斗艳、各展芳华,一眼望去如一幅牡丹花海图徐徐展开,美轮美奂。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用镜头定格花开时节的美丽。目前,岠山牡丹园里牡丹的稀有品种也很多,花期从三月底到五月初,这段时间每天的游客都会多达上千人次。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牡丹的绚丽,在春天的大邳绽放;牡丹的幽香,在春天的大邳飘荡。在这春意盎然、牡丹飘香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品味牡丹的芬芳和幽香,一起感受像牡丹一样绚丽多彩的生活,并把这盛世的繁荣与悠悠的牡丹情思一起留驻在心中,久久回味。
评论列表(78条)
蒋大为一首《牡丹之歌》流唱全国!一篇散文《唯有牡丹真国色》再创名气争辉!牡丹花景胜优秀传播邳州文化网!
@王新海:谢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为你的唱咏牡丹的美文点赞!
@运河船鸣:谢谢!
为陈老师佳作点赞!



@静若繁花:谢谢!
从牡丹之绝美到历史渊源典故,再至对于当今当地的文旅经济的助推一一谁不敬爱真国色?!
@赵敏( 农民画):谢谢!
欣赏佳作!倍感亲切!学习加点赞!
@恩感福临:谢谢!
文如其花,花艳文美,交相辉映,文笔生花!大赞!
@月光小屋:谢谢!
科技兴农美环境,
招商引资显神通,
富贵花开财源进,
观赏加工一条龙,
贫瘠土地又生金
造福一方百姓颂
@月光小屋:谢谢!
洛阳牡丹甲天下
邳州岠山显奇葩
珍稀罕见品位高
争奇斗艳吐芳华
黑色当先巨无霸
黄色耀眼帝王花
紫红彰显妃子贵
粉色开满后庭花
绿艳温柔闲且静
白色纯洁美无瑕
赏花惜时要趁早
莫待明年春再发
八路岠山牡丹园
盛邀嘉宾共赏花
@月光小屋:謝谢!
定工作内容!
立即体验
陈楼牡丹园赏花二(赏花节)
太极
2018-04-17
阅读 2130
已关注
五彩斑斓花儿摄影视界
1.1万成员
历代文人墨客赞颂牡丹花,诗词文赋甚多,形成了中华独特的牡丹文化现象。这些诗词都沉淀为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至今仍在散发着熠熠光芒。
拍摄于邳州市陈楼牡丹园
《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配诗:王莹莹
古有洛阳赏牡丹
今有陈楼牡丹园
雍容华贵花中王
花团锦簇灿中天
芳香浓郁惹人醉
艳压群芳堪称冠
气质天成真国色
残红落尽芙蓉现
邳州游园好去处
牡丹盛展游人赞
@月光小屋:谢谢!
欣赏学习!
@岁寒三友:谢谢!
景生一篇牡丹的文章,把国花描写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从古到今从远到近处处文笔到位,真是博古通今深邃无比,赞美了!
@李宜丰:谢谢老哥的精彩点评!
文笔好像盛开的牡丹,华丽,优美,饱满,典雅。
文和景融为一体!
@分享自由:谢谢老弟!
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为陈老师美文点赞!
@顿悟:谢谢!
作者通过描写国花牡丹,借此向我们推荐家乡美景——巨山牡丹园,使我们了解到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花的魅力。为作者佳作点赞!
@大海:谢谢老同学!
拜读佳作,文笔流畅。
才华横溢,美文欣赏。
@王英先:谢谢姐姐!
景胜文友弟写的”唯有牡丹真国色″,图文并茂,值得一读!不仅文字功底深厚,而且配图美观,读其佳作,仿佛”如临其境,如观其景,如闻其香,如怡其情″!给人以牡丹”众香国里最美观″的享受!
@它山之石:谢谢老哥的精彩点评留言!
景胜老师博览群书,文章水平又有新突破,好文章,点赞。
@金川:谢谢!
陈老师的佳作牡丹花 美,文章更美,让我们知道了牡丹的许多佳句和出处,牡丹花是我国的国花,牡丹花大气漂亮。唯有牡丹真国色!赞
@平平安安:谢谢!
赏花何需去洛阳,邳州牡丹也怒放!
@东篱把酒:谢谢老哥!
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对牡丹的出处、价值、习性、用途、分布、赏析,做了详尽的介绍。内容翔实,语言流畅,仿佛是一幅绚丽的导游图,引导人们急切奔赴花开之地。很好,为景胜同志点赞
@东篱把酒:谢谢老哥的精彩点评留言!
刘新会同学的点评留言:“唯有牡丹真国色”一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国花牡丹的种植历史和演变、传说历史故事、牡丹花的雍荣华贵和美丽!读后让人大涨见识,更激起赏花人对牡丹的热爱!春日牡丹竞芳菲,四月赏花正当时![强][强][玫瑰][玫瑰]
@京生:谢谢老同学!
唯有牡丹真国色,佳作欣赏,转发分享必须点赞




。
@黄秀英:谢谢!
作家京生文飞扬
牡丹花开国色香
菏泽牡丹甲天下
感谢作者文分享
@沙漠绿洲:谢谢!
老同学周毅(百合)的留言: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富贵吉祥!最美最爱牡丹花!给老同学点赞!
@苗美娘:谢谢!
洛阳牡丹最出名,
京生老师笔下通。
博学多才见识广,
娓娓道来文生动!
@岁月传奇:谢谢!
情真意切,视觉独具,点赞支持。
@陈小鹏:谢谢您!
欣赏佳作,赞。
@汤圆奶奶:谢谢!
为最美的百花之王点赞!为写国色天香的作者点赞!
@德不孤必有邻:谢谢叔!
好文点赞,欣赏佳作。
@逍遥游:谢谢!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周峰:谢谢!
@周峰:点赞
诗情画意,如临其境,如沐春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董向阳:谢谢!
花美文也美!为作者点赞!
@大风:谢谢!
很喜欢您写的文章,还有祝福语!
很荣幸和您在一个群里。
@姝君:谢谢!
很喜欢您写的文章,还有祝福语!

@姝君:谢谢!
对对对
@思凡诵读:谢谢!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万花之王的美誉。为作品点赞,好文。
@晨光:谢谢!
作者知识面广,旁征博引。创作诗歌散文随笔,题材不一,很有看点。精力充沛。多产作家。点赞!
@黄海昇:谢谢!
谢谢刘主编!
@京生:科技兴农美环境,
招商引资显神通,
富贵花开财源进,
观赏加工一条龙,
贫瘠土地又生金
造福一方百姓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