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作者:顾遵亚)

京杭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作者:顾遵亚)
2023年春节后的第二天正月初二,我和家人们一起来到京杭大运河南端终点一一“拱宸桥”。

来到桥头看到京杭大运河的地名碑上写着“中国大运河”及“杭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的标志,拱宸桥东西走向,横跨大运河。

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8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该桥全长98米,高16米,桥面中段略窄为5.9米,而两端桥堍处有12.2米,是杭州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十九世纪末杭州开埠后,日本人在拱宸桥面中间铺筑2.7米宽的混凝土斜面,以通汽车和人力车。解放后,杭州市人民政府规定禁止通行机动车。2005年拱宸桥进行大修,2006年杭州运河集团又将长3米,重2吨的护桥石更换。

京杭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作者:顾遵亚)

相传在古代,“宸”是指帝王居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皇帝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着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拱宸桥之名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说法,据说,明朝末年,一位名叫沈拱宸的富商,见城北运河两岸,人烟辐辏,好不热闹,但周边居民却为无桥可渡可苦。于是,沈拱宸大手一挥,捐资修造了一座拱桥。人们为了纪念出资造桥的富商,便把这座桥命名为拱宸桥。

京杭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作者:顾遵亚)

“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拱宸桥不仅是一座连系交通的石桥,还承载着特别的记忆与情感。当年康熙、乾隆南巡就是从拱宸桥进入杭州。这里曾是漕运往来的交通要道和繁华商埠,络绎不绝的商船满载着江南的富庶,从这里一路北上,这里是杭州人情感的重要坐标。桥的里面是家和根,外面侧是一片闯荡的天地。这里曾是杭州茶楼最为云集之处,沿运河往来的三教九流多在此停留歇息。这里也是杭州戏院最集中的地方,杭州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在桥边的茶楼里放映的。这里还浓缩了近现代民族工商业史、麻纺印染业、仓储运输业、造船业等。在这里萌生和发展,杭州的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火车站、第一个邮局、第一家报社。

由于桥下运河航运繁忙,为避免船撞,于主孔上、下游设置四个防撞墩,每个防撞墩上均雕有生动可爱,形态慵懒的避水神兽,神兽的名为“趴蝮”,趴蝮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是龙生的九子之一,是龙的九子中最喜之子,它最喜欢水。趴蝮头部有点像龙,不过比龙头扁平些,更接近于兽类,有点狮子相,头顶有一对犄角,身体、四条腿和尾巴上都有龙鳞。

京杭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作者:顾遵亚)

相传很久以前,趴蝮的祖先因为触犯天条,被贬下凡,被压在巨大沉重的龟壳下看守运河1000年。千年后,趴蝮的祖先终于获得自由,脱离了龟壳。为了纪念、表彰其家族护河有功,按其模样雕成石像,放在河边的石礅上,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这样就能镇住河水,防止供水侵袭,寓意四方平安之意。
趴蝮的水性非常好,修桥之时,放于桥头或桥身,它的嘴大,肚子里能盛非常多的水,也有传说能吞江吐雨。所以多用于作为建筑物的排水口,负责排去雨水。在故宫、天坛等中国古代经典的宫殿建筑群,经常可以看到趴蝮的身影。由于它喜波弄水,长年累月的在河水中玩耍,又名帆蚣。擅水性,喜欢吃水妖,所以说是龙王最喜爱之子。

鲁迅、周作人二位先生,第一次出省去南京求学,均在拱宸桥乘轮船出发,此后更多次往返于拱宸桥。1910年鲁迅先生在绍兴教书时,曾不避车船之苦,特意从绍兴到杭州拱宸桥,为在日本留学的周作人寄月费。

拱宸桥西是历史文化街区,是京杭大运河的遗产点,也是享誉全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点,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元明时期,一带素有“北关夜市”之称,保存着大量的老街风貌,工业遗存。桥西的历史文化街,于2010建成开放,在全面提升历史街区的环境品质的同时,维持了原有街巷里弄的格局,还原了历史风貌。

经过改造升级,当地流传着“桥上行人桥下舟,茶香酒馥曲无休”的诗意场景。同时延续“水墨丹青”的理念,并增加了“层林叠染,暖意融融”的琥珀光色。将工业厂房和仑库打造成文博场馆和主题酒店。街区有: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馆、刀剪剑博物馆、伞博物馆、扇博物馆。是擦亮“大运河第一街”的金名片。

桥东端北侧建有八角重檐桥亭一座,内立八角形石碑,碑面刻有《拱宸桥修建记》。桥东端是杭州运河文化广场,广场内有立有“利泽千秋”的牌坊,牌坊的对联是:“吴沟隋渎元河三朝伟构,一水五江六省千里通衢”。有时尚之都,数字新城,运河明珠标志性大厦,有浮雕、铜雕群、音乐喷泉、亭台楼阁、儿童游乐场等。

京杭运河南端地标“拱宸桥”(作者:顾遵亚)

广场的毗邻有拱墅区人民政府,拱墅区图书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水上巴士码头等。
河的对面墙壁上写着“京杭大运河,世界的运河”。

清末杭州藏书家丁丙曾有诗云:“卅丈环桥首拱宸,追怀摸石动酸呻。叮咛去楫来桡客,慎守金缄效吉人”。表达个古桥追怀的文人情愫。杭州还有句老话:“城隍山上看火烧,拱宸桥头乘风凉”。道出了老百姓对拱宸桥的喜爱。

当我们漫步在拱宸桥上,身旁的过往行人或是安步以渡,或是驻足赏景。桥下的悠悠运河,波澜不惊,直通浩渺,此情此景,未免令人生出许多感怀。如今的拱宸桥,经风历雨数百年,阅尽沧桑,有运河商贸交通的繁华,有太平天国的战火,有民族工商的萌发,有离客归人的悲欢,有恭迎御架的荣光,也有日据时期的屈辱。铅华洗尽,雄风依旧,仍以坦荡竖实的身躯,继续造福于人民,造福于当地百姓。

(1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1条)

  • 京生
    京生 2023-03-08 23:25

    美文游记,欣赏点赞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