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陈冬感到非常自责,万分痛苦,于燕西的这种状况归根结底,他是逃脱不了干系的。他想,不能老在这里坐着,得想办法见上燕西一面。于是,他找到了医院的宣传科,陈冬和勉县人民医院有业务上的往来,勉县人民医院报就是九冶彩印厂承印的,正好科长在办公室。科长看到陈冬急忙站起来迎接:“陈厂长你好,大驾光临,不胜荣幸!有事吗?”
陈冬向宣传科长说明原因。科长起身带他朝重症监护室走去。
他们来到了重症监护室前,科长敲开门,只见一位医护人员探头一看是宣传科长,赶忙客气起来。科长向她说明陈冬的要求,陈冬和科长一同来到了于燕西的病床前。看到于燕西苍白的面容,虚弱的身体躺在病床上。陈冬的眼睛潮润了,他又转眼看了看科长,极力控制住没有让泪水流出来。
科长站了一会,向于燕西说了一些宽慰的话,就出去了。陈冬没走,双手握住于燕西的左手,泪水终于没有控制住,顺脸而下,一滴一滴的滴在于燕西的病床边。反倒于燕西安慰起陈冬来了:“不怕的,只要身体恢复好,我们还会有孩子的。”
啊!天真的姑娘,你想错了,陈冬的泪水是在欲盖弥彰,他心里怎么想的,你不会知道的,他只是看到你躺在病床上,触景生情,这几滴干泪陈冬还是能挤出来的。
医生看到于燕西也在流泪,情绪不好,怕不利于康复,不让陈冬继续留在病床前,把他撵出来了。
陈冬走出重症监护室,噗通一下跪在王亚萍的跟前,泪流满面的喊道:“姨!你打我、骂我吧!只要你解气怎么都行!姨都是我不好,让燕西受罪了。”
王亚萍看到陈冬这样,心也稍稍的有点软。但是,王亚萍心想,不能软,就使这点花招让我绕恕他,没那么简单,说的好听,就这两句话让我消掉心头之气,有那么容易吗?”
于燕西嫂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起来拉着陈冬:“赶快起来,你看看围观多少人。一个堂堂的大厂长,这个样子丢不丢人。”
这时。王亚萍突然开话了:“他知道丢人,就不干那龌龊之事了。媳妇!你不要拉他,让人看看这个不要脸的丢人家伙吧!”
于燕西嫂子说:“妈!你不能少说两句!”
王亚萍不说了,陈冬起来了,不管陈冬如何赔不是,王亚萍就是不能原谅陈冬。陈冬无计可施,只有坐在于燕西嫂子这边,只是低头一声不吭。
王亚萍现在看到的陈冬已经没有了初见时的风采和吸引人的地方了。仿佛就是市场上人们卖剩的一根恹葱,天精打采的,真的令王亚萍非常的失望。王亚萍现在想看到的仍是那俊俏超人,叱咤风云的陈冬。她真不想看眼前到这有跪于人,泪流满面,凄凄哀求的怂包。陈冬这一系列的表现令王亚萍彻底失望了。王亚萍想,当初要是能看见这一面,说什么也不会让女儿跟他谈的。王亚萍本身就有男性化的气质,做什么事都大大方方的,从来就不喜欢那软皮蛋。男人,要有阳刚之气,不拘小节,大大烈烈的,女人一见就喜欢的那种人。现在成什么样子,王亚萍打心里瞧不起陈冬了。
于燕西过去三十六小时了,病情基本稳定了。所以,第三天由重病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来了。于燕西嫂子稍稍的松了一口气,总算挺出来了,一家子人都很高兴。但是,于燕西却高兴不起来,她心想拴住陈冬的绳子断了,这样她的胜算就无法测定了。当王亚萍看不上陈冬这个怂包的时候,于燕西却正好和她相反。
于燕西嫂子回家和于阳谈到陈冬的所作所为,于阳只是应负回答着媳妇。于阳想,在媳妇面前是不能多说话的,免得成天吵吵闹闹搅得四邻不安,尤其是住集体宿舍的楼房,于阳是十分注意的影响的。
陈冬不能时常在医院看护于燕西也是有情可原,陈冬不是闲人,他还得领导一个若大二百多人的工厂,哪天不得处理好多事情呢?于燕西也不想托住陈冬,对他说:“把工厂事情处理好,不能因为我病了,连累到整个工厂。”
是的,于燕西还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这一点陈冬是知道的。只要说为了公事,于燕西总是让陈冬把公事办好。
于燕西这次出事传得很快,有说这,有说那的,说什么的都有。其实就是一次意外,很快传到了九冶街道办事处主任耳朵里了。杜清玲听她办事处的一位同事说:“杜主任,你听说了吗?彩印厂的陈冬厂长的未婚妻出事了,快要生的孩子给车撞掉了,陈厂长的未婚妻差一点死掉了。”
杜清玲听后目瞪口呆,半天才问怎么回事。
34、
杜清玲听完同事讲过后,十分惊讶。干儿子出事了,而且,还是大事。她这个当干妈的不能无动于衷吗?她得帮干儿子陈冬一把。杜清玲想:可怜的孩子,在此地无依无靠,就她干妈算是个亲人了,看看能不能用得着的地方帮上一把。于是,杜清玲又打听到了勉县人民医院的一位为闺时就交好的密友。让她到急诊医学科打听一下于燕西病的真实情况。打听的结果和杜清玲听到的基本一致,不过有出入的就是:于燕西并不象别人说的那样于奄奄一息了。燕西刚刚怀孕四个月,也不象有人讲的快要出生的小孩被撞死了,这下杜清玲心里有底了。
杜清玲托人到学校了解了于燕西嫂子,也把于家人对陈冬的态度基本上摸清了。除了杜清玲的情敌王亚萍,还有于燕西的哥哥于阳,其他人对待陈冬都还算好。尤其是于有德,对待这件事情上态度很明确:“事从两来,莫怪一人。”
于有德坚决主张不要和陈冬闹,人家虽说是个厂长,归根结底还是个没结婚的孩子。于有德对家人说:“把这件事控制的范围越小越好,一定不要给陈冬制造负担。”
杜清玲了解到于有德是这么个态度,顿时产生了对于有德老处长敬佩之感。
但是,王亚萍和于阳娘俩都不是省油灯。这不,当杜清玲买了些营养补品探望于燕西之时,正巧,王亚萍在病房陪闺女。杜清玲进门就说:“闺女,我来看你了。”坐在床的另一旁的王亚萍连腚都没抬一下,瞥一眼起身出去了。病房里只剩下于燕西和杜清玲二人。于燕西有些打愣,好一会儿才说:“姨,你是?”
“噢!咱娘俩没直接见过面,我认识你,你还不认识我吧?我是杨苏华的母亲,陈冬的干妈!”
杜清玲自我介绍的说。于燕西这才恍然大悟,赶快客气起来说:“姨,你别站着,到这边坐。”
杜清玲说:“好、好、好!”
杜清玲看到于燕西恢复的很好,脸上看不出刚从大病过来的样子。于燕西虽说长得不十分漂亮,但她胖呼呼的圆脸恰似淡淡红红的小苹果,给人感觉非常的恬静、舒服。杜清玲心想,怪不得陈冬老是和这姑娘纠缠不清,不听自己的话,看来于燕西确实有些过人之处。
于燕西对杜清玲态度很好,姨长姨短的喊个不停。杜清玲心想,王亚萍这个恶婆子,怎么能养出这么个好闺女呢?人都说:“女儿随父”,或许,于燕西多数遗传于有德基因原故吧!
杜清玲说:“燕西呀!可得好好的调养身体,你这次意外,失血过多,好好补补,什么时候感觉好了什么时候出院。”
于燕西答道:“行,姨!”
于燕西就这点好,嘴甜,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杜清玲从简短的谈话中,了解知道了于燕西的心性脾气和性格为人的大概。和王亚萍相比,要说于燕西是王亚萍的闺女,只要不知道的人,打死人家都不会相信的。这娘俩差别如此之大,真是令人费解。那怕,于燕西的性格上能找到王亚萍百分之一的影子也好,王亚萍那么强势;于燕西确这么和顺。就是从五观长相上也看不出王亚萍的影子来。杜清玲想这闺女受于有德潜移默化太多了。
杜清玲从勉县人民医院出来,已经是中午下班高峰期了。川陕公路就横跨勉县主城的大街上,车多人多,杂乱无章,杜清玲小心翼翼的穿过这条古道,来到了宽阔的汉江大桥,走在桥面西侧高出二十公分一米宽的人行道上。这个人行道只能单向走单人,要是迎面而来,就得立身擦肩而过。所以,杜清玲走得专注,偶尔也向远方眺望一眼,阳安线的列车有时也在奔驰而过。这会儿杜清玲的心情特别的好,今天见到的于燕西在她的大脑中印象真的不错。这不由得使杜清玲很心慰起来。干儿子陈冬要是真和于燕西结婚了,未尝不是件好事,将后她这个当干妈的和干儿媳妇相处不会少的,想着想着心里高兴起来,不知不觉走到了汉江大桥南桥头了。人多了,容不得她在思索了,遇到许多熟人都和她打招呼,都是:“杜主任好!”
“杜主任在哪儿的?”等等。杜清玲感觉心里很舒服,立即产生浓洋洋的幸福感。虽然官职不大,终天家长理短的为大家服务着,杜清玲主任想,做服务于人民之事还是非常幸福快乐的。
开门到家后,杜清玲手提包往茶几上一放,歪身躺在三人沙发上。这一路走得有点累了,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小会儿。此时,杨丰办好了饭,喊醒了杜清玲,她懒洋洋的舒了个懒身,十分惬意的来到了餐桌前,看见杨丰办了一桌子菜。杜清玲心中高兴的不得了,也问杨丰要了一杯脾酒,兴高采烈的喝了起来。不由得朝杨丰说了一句:“今天过得真好啊!”
35、
又到了星期六,杨苏华回来了。杨苏华这次回来有好消息要告诉冬哥和爸爸妈妈。所以,杨苏华来到了家后帮助妈妈收拾这收拾那的。嘴里还哼着歌儿:“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鸟儿展翅飞翔,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姑娘啊!多么的单纯,多么的天真,多么的活泼可爱呀!
杜清玲看到女儿如此开心愉快,受到了感染,心里很高兴,也哼出声了,她唱的可不是闺女这时髦的歌,而是《小河的水清又清》。杨丰很高兴,放起了春天才买的长江牌巨大的落地收录机,它播出的是《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一屋群情激昂,歌声四溢,无处不在充满幸福快乐的景象。
娘俩没用多会就把整个屋子里里外外收拾的干干净净。杨丰科长早把饭菜做好,他们开始吃晚饭了。
杨丰就好喝两口,今天他受到那娘俩的影响,很高兴。他从酒柜里取出了一瓶法国白兰地说:“今天庆祝一下,闺女回来了,胜似过节,咱们喝上它一瓶!”
杨丰又从酒柜上层取出三支高脚玻璃杯,满上法国白兰地,那淡黄色晶莹剔透的玉液在杯子里愰动着,使人那么的眼馋。他们一起端着银色酒杯,为改革开放带来的好日子干杯。酒喝好,饭吃饱了,杜清玲和闺女收拾一番,他们坐在沙发上啦呱了。
杨苏华对杜清玲说:“妈,我参加的全国青年主持大奖赛获得铜奖。”
杨丰在一旁附和着说:“不错,不错!闺女越来越有出息了。”
杜清玲说:“拿这铜奖不容易,全国该有多少人啊!很好!很好!”
妈还有呢?我给冬哥办的调动也有眉目了,说要快的话,三四个月就能调到西安。人家说那边就缺管理人才。”
说到这杜清玲一声不吭了。杨苏华感觉妈那里不对劲,杨苏华看到母亲的脸阴沉沉的。杨苏华心想难到我说错话了?杜清玲停顿好一会儿才说道:“闺女,你别瞎忙呼了,你在外不知道,这不怪你,你冬哥摊事了。”
杜清玲把陈冬和于燕西最近发生的事向杨苏华叙述了一遍。杨苏华惊愕的问道:“我冬哥怎么样了?”
杜清玲说:“他还能怎么样呢,每天就被王亚萍和于阳欺负拜!”
杨苏华听到这,顿时,心里很难过,她对杜清玲说:“妈,我得看看冬哥去!”
杜清玲说:“你看看可以,千万不要提工作调动的事,他跟于燕西都这样了,你可不能拆人家的台噢!”
杨苏华烦叨叨的说:“妈,你说什么呢?”
杨苏华出了门,已是万家灯火,华灯初放时候了。盛夏的陕南气温还不太热,从汉江刮来的江风,微微习习的,给人感觉还很凉爽。街面两边一些承凉的人们,在路灯下打着朴克,下着象棋,有的啦着呱儿,乐享着太平盛世给人们带来的好日子。
杨苏华心事重重,火急火燎的来到了陈冬宿舍,唉!又是铁将军把门,陈冬出去了。杨苏华在陈冬宿舍前的小广场上来回踱着步子,心想:这冬哥到哪里去了呢?
今天是星期六,陈冬到九冶机关食堂草草的吃完晚饭就去勉县人民医院了。昨天,于燕西对陈冬说准备星期天出院,陈冬今晚特来看看的。谁知于阳早于他到了燕西的病房。陈冬叫了声:“哥,你来了!”
于阳眼一瞥理都没理。
于燕西说:“陈冬吃饭吗?”
陈冬说:“吃了。”陈冬问:“明天能出院吗?”
于燕西说:“能!你看我这不都好了吗?”
于燕西站起来活动了一下,陈冬看到一切都很自如,陈冬说:“行!明天出院!”
这时,于阳来火了:“陈冬,我妹妹出院后,你少沾我妹妹,你若再敢招惹我妹妹的话,我认得你,我这拳头不认识你。”
于燕西气愤的说:“于阳!你说什么呢!”
于燕西也不喊哥了,于阳很诧异,妹妹不该对自己直呼其名啊!他愤怒的说:“丫头片子!你喊谁的?”
于燕西说:“我就喊你的,怎么着吧!”
于阳气愤的说:“我饶了你这一回,要是在有下回不要怨我不客气。”说完气不哼哼的走了。
病房里就剩陈冬和于燕西二人,陈冬让于燕西坐在病床上,陈冬坐在病床边,二人紧紧的都握住了对方的手,随后又慢慢的亲吻起来。
杨苏华在陈冬的宿舍小广场上等了好长时间,转悠累了,就在石櫈子上坐下,趴在石桌上睡着了。姑娘累了,坐了一长天的车,来家后又帮助母亲干了些家务,姑娘的确累了。等她一觉醒来,嘴边流了些口水,杨苏华掏出手绢擦了擦口水,顺手理了一下头发站了起来。杨苏华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深夜一点了。杨苏华又到陈冬宿舍门口,还是铁将军把门。杨苏华这回决定不等了,见冬哥的事,心想,明天再说吧!
当杨苏华正要返回下楼时,正巧碰上了陈冬。
36、
杨苏华下到二楼转折处,楼梯灯未亮,由于天黑,忽见一个人影,杨苏华激凌凌的打了个寒战:“谁!”陈冬也吓了一跳:“我!”陈冬这才听懂声,声音马上柔和下来:“苏华,你回来啦!”
杨苏华答道:“冬哥,我整整等你大半夜啦!”
陈冬说:“我到医院看望于燕西了,啦着、啦着呱就晚了。苏华,走,进屋去!”
杨苏华跟随陈冬进屋了。
陈冬拉开电灯,到了开水冲了一杯奶粉,递给杨苏华说:“先喝点,一会儿我给你煮点面条。”
“冬哥别忙呼了,我不饿,好长时间没见了,咱俩好好啦啦呱。”
是的,自从上次见面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杨苏华朝思暮想着她的冬哥。杨苏华说:“冬哥,我给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调动工作的事,我联系好了。只要你这边放人没什么问题,马上就可以办。我想你赶快离开这是是非非之地,对你有好处。冬哥,你和于燕西的事我妈都跟我说了,我不在乎,你跟我走吧?”
说着说着,杨苏华就靠近了陈冬,手握着手,开始慢慢的亲吻起来。陈冬处于特别矛盾的心里,有些不甘情愿地说:“苏华,不能这样,上一次在汉江那事我对不起你。”杨苏华有点生气了:“冬哥,不要这么说,是我心甘情愿,怨不着你,我就想跟你吗!”陈冬说:“苏华,咱都理智些,你看我跟于燕西这事还没有处理完,我真不能再和你…”
陈冬欲言又止,是的,他决心不在和干妹再发生什么干戈了。
杨苏华乞求陈冬:“冬哥,一定要跟我走,我最近参加全国青年播音主持人大奖赛,获得了铜奖。假若我调到北京,我也把你带到北京。冬哥,你跟我走吧?”
陈冬这时心里翻江倒海,矛盾极了。他平静平静心情,然后对杨苏华说:“苏华,现在于燕西之事,把我搞得焦头烂额,你稍等等,我把这件事情处理好了,再谈咱们俩的事好吗?”
杨苏华那肯愿意,她说:“冬哥,你傻啊!我的条件那一点比不过她于燕西的!在说了我已经在西安工作了,你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老是跟于燕西缠什么呢?”
陈冬想,杨苏华说的对。我是得考虑考虑去留问题了。实在不行,我就跟苏华走。于燕西这边能摆脱就摆脱,不能摆脱再说。
其实王亚萍真的不想让于燕西继续和陈冬谈了。又一想想,不谈这亏程也太大了。朋友们,我们不得不承认王亚萍这过人的洞察力,她一眼就能看到陈冬是个怂包,主要是在勉县人民医院的表现。过去只贪图他俊俏、老实,年轻轻的就领导一个厂子。王亚萍想:这样的人一但遇到挫折和打击再爬起来就相当困难。但是,王亚萍的分析,看上去是有道理。其实,她正好分析反了,陈冬的工作能力是很强的,陈冬的爱情观确实是很弱的。如果陈冬和她女儿结婚,今后很多问题的恐怕就出在这方面上。
陈冬正打算此地能留就留,不能留就走。但是,在没和于燕西没了断之前,什么马脚都不能露出来,免得节外生枝,惹火烧身,保护好自己是首要的问题。
于阳怕媳妇是出名的,于阳虽说是中等技术学校毕业,比起媳妇大学毕业来不知要逊色多少倍。不管怎样说,媳妇有尊严,基本上于阳都是唯命是从。这些日子在小姑子问题上,媳妇是严格控制住于阳,要不一定会和陈冬发生肢体上冲突。其实于阳这口气还是没出的,憋一肚子火,一直没找到突破口,真要找到突破口,够陈冬喝一壶的。
自打于燕西出院后,于阳很少回父亲那里。即使去了,兄妹俩见面也不说话。于燕西是想治治于阳粗鲁野蛮无理的行为。作为男人,应该心胸开阔,待人接物大大方方的,方显男儿本色。于阳到家就是捋脸含霜,气不哼哼的,见人也是那张阴沉沉的面色,似乎别人都欠他二百的样子,于燕西着实看不惯于阳的这种行为。
于燕西想,哥哥要是来家后高高兴兴,一家子人都能欢欢喜喜的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多好啊!我当小妹的早就该跟哥哥说话了。这一点上于阳到不如媳妇做的好。于燕西想:嫂子这个人遇事胆大心细,处理事情果断利索。这次事故虽怨嫂子骑车操作不当,但出事后,不顾一切的抢救自己,没白没黑的在抢救室和重症监护室门前连续守候三天三夜,真不容易啊!当哥的没做到,当妈的没做到,嫂子确做到了。就这一点嫂子这人是值得令人尊敬的。出事后嫂子把于阳控制得死死的,不让于阳和陈冬发生矛盾冲突,嫂子的心是够细的。身为母亲的王亚萍没有做到这些。她只知道怨这怨那,到不如父亲有见地。他是那样的忠厚老实,公平善良,总是替陈冬着想,这也是他心疼闺女的另一种爱的体现。闺女喜爱的人,父亲总是对他那么的好,母亲要是能有父亲对陈冬一半的爱这事该有多好呢?
于燕西翻来覆去的想了很多,夜深了,稍后于燕西渐渐的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