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日本投降那年立秋日临近晌午,蓝天碧水、青山小桥、流水人家,恬静悠然,曹八集古镇宛若一幅清新明丽的山水画。
古镇火车站传来了几声稳妥妥的火车靠站鸣笛的“哐啷-哐嗤-嗤”声,低沉,磁性,清晰,坚定。
从一节车厢里陆陆续续地跳下来三四十个国民党士兵,在站台上急匆匆集合整队后,由一个头戴黑礼帽穿着长袍模样的人带领着,径直地奔向老街的一个私人诊所。
荷枪实弹士兵把中和堂中医诊所团团包围。正在就医的患者哪见过这个阵势,战战栗栗原地呆立不敢走动。正在给病人诊治的老中医吴履吉也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头脑,心理嘀咕着:没犯什么事儿呀?
吴履吉正纳闷间,门外走进来一个人,正是那个带兵的,进门后右手脱下黑色礼帽,身鞠一躬,十分客气地说:请问您就是名医吴大夫吧?
吴履吉赶忙起身作揖还礼,答复道:不才!正是在下。
来人观看眼前的吴大夫,中等偏矮干瘦身材,让人感到清清爽爽的利索,双眼矍铄有神,像个做学问的老先生。来人继续说:久闻您医术精湛,鄙人是专程邀请您到府上给我家先生看病的。
吴履吉看来人文质彬彬,说话有礼貌,倒像个文化人,顿时产生好感。吴大夫也是读书人出身,饱读诗书考过秀才。听来人说是请他去看病,带着诚意,于是不敢怠慢,麻利地找来平日的诊箱,带足长短粗细不一的一把针灸针,跟着这群人上了火车专列。
火车喷出白白的长烟急匆匆地驶向徐州方向,长笛拉鸣,“呜-呜-呜”,霸气,嘹亮,悦耳,穿透。
曹八集古镇老街中和堂中医诊所医馆名出于《中庸》:“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取中庸和谐、集千年文化于一堂之意。诊所由石桥西北小王庄吴家大院的老大吴履吉创立。吴大夫擅长中医针灸,专治疑难杂症,不管什么病,金针所到,疾患必除,医术高超远近闻名。
吴履吉,字庆堂,年青时也是发奋苦读,原想通过考功名走仕途,但遭遇时政变故,未遂心愿。进入民国初期,国家社会是军阀割据,混乱不堪。他听从大户人家出身的母亲的话,在家闭门苦读十年中医针灸经典书籍《医宗金铿》六部,日昼诵读,废寝忘食地研究。他资禀天赋极高,为人仁厚善良,十年潜心学习,终使古老的“针纯金质,其软如绵,其细如发,其效如神”岐黄针灸术得以运用自如。
起初看病,他只是给周边的村人义诊,不收钱。就用几根金针,但治愈率高,口碑日隆。后来,为了方便四邻八乡的患者就医,就在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的古镇曹八集老街上开了这家中和堂中医诊所。
几天前,国民政府的一个军政高官到徐州督察,徐州专署的军政要员在最排场的“花园饭店”摆了酒席为高层洗尘接风。宴会中有人向长官敬酒,但这位长官摆手谢绝,说只能以茶代酒,原因是患多年的喉疾,不能沾酒,沾酒即过敏,加重病情。其间,有一人的老家距曹八集古镇不远,赶忙接住话茬,恭恭敬敬地推荐,说,我老家曹八集镇上倒有一位吴老中医,专治疑难杂症,会治喉疾慢病。
高官听后有点怀疑,他在南京上海的大医院找了好多医术顶尖的外国专家诊治,都没有治好,一个乡下郎中能有这个能耐?随身的副官跟随多年,就贴近上司耳旁私语:徐淮乃隐士藏龙之地,自古能人异士辈出,不可小觑!属下愿意亲自前去迎请吴老大夫。高官心想也对,反正有病乱投医,都说中医能治顽疾症,万一治好呢!于是便颔首同意了。
吴履吉大夫给这位高官针灸扎针治疗,下针飞快麻利,没有一点痛感。在手太阴肺经上的腧穴扎针,因为手太阴肺经经络走行过咽喉,所以对慢性咽喉炎会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要对尺泽、孔最、列缺、鱼际、少商这些穴位配合扎针。搭配中药汤剂,滋阴润肺,清热养肾。肺肾阴虚,虚火上扰,滋养肺肾,祛湿化痰。组方是熟地20克、当归10克、半夏12克,以清热利咽、疏肝理气;配以养阴生津的中药代茶饮,以缓解症状。
精心调治半月后,高官多年的咽喉炎痊愈,高官十分高兴。他觉得金针妙不可言,针法深邃,就自作主张封吴履吉为少校军医,跟随他身边给他本人和家人以及警卫服务。但吴老中医婉言谢拒,理由是,原本一介草民,偶学医术,只是乡野郎中,久居乡下已经习惯,同情乡民百姓患病疾苦,还是愿意待在那里治病行医。高官听后,既然人家主意已定,不便强求,不便挽留,也就随他所愿。
后来吴履吉才知道,被他秘密针灸治好多年喉疾的是人称“小诸葛”的国民党一级上将、桂系核心人物白崇禧,当时任国民政府的国防部长。知道的那一瞬间,顿时后背冒出冷汗,觉得有点后怕。当时,就是急于医治,患者十分配合,没有什么官架子,白白净净的南方人,平易近人,温文尔雅,感觉就是在给一个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治病。
回乡之后的吴履吉恪守医规,仍然医者仁心积德行善,依旧日复一日地诊治患者,经他医治好的病人不计其数。遇到生活拮据的,不要一分钱,免费医治。悬壶济世,深得百里八乡百姓好评。
吴履吉在六十六岁那年无疾而终。曹八集古镇地方政府为了表彰他仁者爱人的医德为人,赠金匾一块,上书“金针和人”四个金灿灿的大字。此匾至今还在他的老家老宅保管。
评论列表(7条)
中医是中国的瑰宝,博大精深,且又能救百姓于病苦难之中。文中吴老中医,更是心存大义,救人无数!实让人敬佩!大赞一百!
此文编写甚好,文理清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中药理知识的描述更胜一筹,实属好文才。
【文友石荣光老师精彩点评】
此文编写甚好,文理清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中药理知识的描述更胜一筹,实属好文才。
【文友老师“采菊东篱下”精彩点评】
据魏大师考证,吴先生行针出神入化,扎针感通经络之气,游走躯体清晰明鉴。可见吴先生可以扭转乾坤,调动天地之气,天人合一,随心所欲,大医精诚!
【转自文友老师king精彩点评】
据魏大师考证,吴先生行针出神入化,扎针感通经络之气,游走躯体清晰明鉴。可见吴先生可以扭转乾坤,调动天地之气,天人合一,随心所欲,大医精诚!
【文友老师king精彩点评】
《“金针和人”吴履吉》叙事明白,情节入胜,层次清晰,条理井然,语言简洁,文字优雅,尤其深谙中医药剂及针灸学道令人钦佩。可见,写作此文前作者在深入采访、缜密捜集资料、潜心谋篇整理资料、遣词造句语言润色等方面委实下了功夫。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可窥一斑,故此文堪称上乘之作,读后受益匪浅。给黄老师点赞!
【转自来自新疆的文友立青老师点评】
仁者爱人,中和堂中医大夫;悬壶济世,“金针和人”吴履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