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县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作者: 王慧)

邳县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作者: 王慧)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件爆发,国家民族危亡之际,1938年春,按照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指示精神,邳县抗日青年栗培元组织成立“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在台儿庄战役和禹王山抗日阻击战中,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冒枪林弹雨支援前线,成为远近闻名的抗日先锋。
抗战爆发后,党中央在洛川会议上根据毛泽东同志的提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共产党员栗培元、宋承尧、赵佑民等人挺身而出,带领群众扛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他们日夜奔波在邳县南北数十个村庄,联络爱国青年、爱国志士等,先后在邳城等地举行20多次座谈会,商讨邳县民众抗日救国大计,取得了“只有抗战才能生存,只有全民动员才能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共识。他们利用《邳县周报》《邳报》在各阶层广泛宣传抗日,传播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星星之火在邳县开始燃烧起来。
1937年10月,栗培元、宋承尧远去延安寻找党组织。途经西安时,他们见到了中共西北特别支部成员宋绮云,宋绮云介绍了全国抗战形势,并让他们阅读学习许多党的重要文件,特别是党的民族统一战线和敌后游击战争等文章,还学习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人关于《游击战争战略地位》《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论抗日游击战争》等重要讲话和文章。栗培元、宋承尧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树立了抗日救国必胜的信心。邳州文化研究顾问张可春说:“一个多月以后,他们回到徐州又遇到了郭子化,遵照郭子化的指示,他们立即回到邳县,组织群众,联络各阶层知名人士,开展统战工作,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抗日救国方针。”
邳县人民抗日救国斗争,在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特委的关怀和领导下蓬勃地开展起来,为参加徐州会战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
1938年2月,徐州第五战区青年救国团成立,同时决定徐州所属各县都成立相应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后,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于3月中旬在邳城黉庙高级小学礼堂宣告成立。栗培元主持会议并向到会的各阶层爱国人士120多人报告建团方针和任务。会上,栗培元被选为主任委员,下设组织、宣传、总务等委员,由9人担任常务委员。青年抗日救国团领导机构设在邳城北黄逸民家中。全县7个行政区均建立区团部,并设有专人负责。青救团有两大任务:第一,广泛开展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宣传工作,团结民主党派、各阶层人士,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抵抗日军、救亡图存;第二,发展壮大青救团组织,建立区乡团部。张可春介绍:“青救会各区团部建立后,工作十分活跃,深入做好抗日救国的宣传工作,广大群众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纷纷要求加入青救团。全县青救团员迅速发展到千余人,并有90多个乡、镇建立了青救团组织,全县青救团员以高昂的斗志积极参加救亡工作。”
台儿庄战役期间,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主动承担起支援前线的任务。1938年3月23日,由白良玉、白景润负责,以一、五、六三个区青救团团员为骨干,组织起500副担架,冒着日军的炮火奔向台儿庄前线,日夜活动在硝烟弥漫的大运河两岸,奋力抢救伤员。青救团还在各交通要道口设立了“战地服务团”“民众驻军联合办事处”,负责接待过往的中国军队,当向导、送茶水、传信件、递消息,提供临时休息场所,修桥铺路,维持交通秩序,保证军队武器弹药过河畅通无阻,邳县青救团的支前工作在八县中最为突出,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
1938年7月,在“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的基础上,邳县在土山关帝庙成立了“邳县青年救国团抗日义勇队”,第一任队长由赵兴仁担任,武广春任副队长。义勇队的建立,标志着邳县人民进入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新阶段。张可春介绍:“义勇队其实就是先锋队,也是为了配合陇海南下支队的任务,由78名战士组成,后来发展到200多人,这个队伍又编入了陇海支队,不断为部队输血。”
栗培元在回忆录中写道,台儿庄大战期间,饱受战火之苦的邳北难民,扶老携幼,背井离乡,向运河南逃难,众多难民拥挤在一起吃住,极端苦难。青年抗日救国团主动担当起了安置、救济难民的重担,动员群众组织上千辆小推车和数百头小毛驴,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飞机轰炸的危险,趁夜幕掩护,过往运河,抢运地主、富农丢下的粮食10万余斤。一、二区运粮队长佟永春、杨学忠遭到敌机轰炸,有的人被炸伤,有的献出宝贵生命。为了救济广大难民,连续抢运十几个夜晚,抢回大批粮食救济难民。
栗培元、武广春在运河南岸猫儿窝召开发放救济粮大会,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向前来参加大会的群众发放救济粮。这一举动,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望,为青年抗日救国团在群众中广泛开展抗日活动打下了基础。县团部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动员地主、富农捐献粮食、枪支、弹药等,这为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打下了基础。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