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的“仁政与礼治” (作者:周 波)

皇权的“仁政与礼治” (作者:周 波)
仁、德、礼、义、廉、耻的治国思想,在中国古代历来被称道。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比较推崇。

仁政与礼治的提倡,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对于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与当下所言政治文明也密切相关。

中国过去讲“身正则天下正”,历史上虽然在权力制衡方面没有成功经验,也一直不停讨论怎样能够对权力实行有效监督,但是看看中国的历史,道德监督、文化监督也还存在。不要以为皇帝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好看一下作家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人们会大为惊奇:皇帝有时候想做一个事儿,底下老臣跪一片,全反对。在这种情况下,文化监督、道德监督是否能凑效?

仍以作家黄仁宇的代表作《万历十五年》为例,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全年平平淡淡,并无大事可叙。然而,表面风平浪静的大明王朝,早已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这一年,万历皇帝不再上朝,模范官僚海瑞和抗倭名将戚继光先后离世,哲学家李贽创立佛堂,开始讲学。

黄仁宇以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分别讲述了这些人物以不同的方式,试图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故事。只可惜,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这个大失败的总记录中,他们被不可控的时代洪流所裹挟,一步步滑进了深渊。

“有客开青眼,无人问落花。”李贽这句名言,耐人寻味。无数的人杰才俊,只能感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和体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诸多难隐之痛。黄仁宇书中提到的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他们其实各个都想为这个帝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推动万历中兴,而且他们也都有能力干成这些大事,但是,体制不容许。

读史使人明智。纵观世事变迁,从真实的人事中领悟人世间的道理,明析兴亡成败的规律;学史明理,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