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朝老兵——孙明超 (作者:黄兴洲)

赴朝老兵——孙明超 (作者:黄兴洲)
赴朝老兵孙明超,今年九十三岁了,2022年12月8日,老人家打电话约我去他家做客,我见到他时,只见他精神矍铄,笑容满面,走路依然稳健,不由回顾起1970年2月的一天,我被大队推荐到大黄小学当民办老师时,第一次见到他的情景。

当时他是大黄小学(完小)的教导主任,他在这里做主任已七八年了,我进校时书记向他介绍过,我是六六届高中毕业生,所以他把五年级毕业班分派给我。
当时小学五年制,完小设带帽班(附设初中班,两年制),我随毕业班自然升级成附中教师。

孙主任重用我,相信我能胜任初中课程,除了教初中语文,还把初中化学,中小学部分班级音乐都安给我,我不负他的信任,把教学工作做的认真负责,他不断鼓励我,我对他极为尊重。

从私人角度讲,孙主任与姓黄的是老亲,他与我父辈是老表,我尊他为表叔,所以我们的关系一直很融洽。

那时的孙主任是公办教师,吃国家商品粮,拿财政工资,刚值不惑之年,工作雷励风行,待人和蔼可亲,我只是民办教师,刚入校时每月薪水五元,按规定三元五角交生产队计工分,一元五角是办公费,我实际只算工分教师,经孙主任与大队协调,这五元薪水不分散了,算是给我的补贴,所以我很感激他。

那时,我不知道他是入朝作战老兵,只从他的工作作风上认定他不同凡响,今天到了他家,老人家才给我讲他的一生,有一段不同凡响的经历。

他一九二九年七月生,一九四七年在大顾家小学毕业,校长顾大千,四八年二月考取徐州初师,时值淮海战役激烈开战,他随学校迁到南京。

在南京,聚集了全国各地三四百万学生,蒋介石政府怕学生闹事,把这些学生分流到江西,继续上学。

孙明超所在的学校被改编为河南省五陟中学,到四九年六月又迁入湖南衡阳,七月,解放军进攻长沙,国民党政府形势混乱,学校解散,一团散沙。

正值黄埔军校招生,孙明超和邳县几十名流落的青年学生都报名参加考试了,凡是报名的都被录取了,可是他连一天的校门也没进,形势发生急骤变化,国民党溃不成军,许多人回了老家,有的展转他乡。

湖南省国民党省主席程潜和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率部起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贺龙率十八军团入湘,孙明超随机参加了解放军。

解放军解放四川,部队到成都后,他被编入西南军政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勤奋学习,发挥班长作用,∵曾荣立一等功一次。

赴朝老兵——孙明超 (作者:黄兴洲)

一九五O年毕业,他分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十军一七九师五三五团通信股做见习参谋。一九五一年三月随六十军赴朝参战,到了安东。在朝三年,参加过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参加过上甘嶺战役,在部队通信股做见习员,回国时提拔为见习参谋(副排级),六十军成立速成小学,校址设在山东滕县,一九五三年他被调入六十军速成小学当了教员。

一九五五年二月复员,回到邳县后被安排当教师,先在四户白马寺小学,五六年调到戴圩乡中心小学,他当教导主任还兼带一个毕业班班主任,那年他的班里学生全部考取中学,只有一个是备取生。

一九五七年反右斗争时,他一心只扑在教育事业上,安全无恙过来了。六三年暑假调入官小二部当教导主任,后调入大黄小学教导主任。一九七O年二月,我被大队派去大黄学校任教时,认识了他。

七十年代正是文革时期,“一打三反”、“清理阶级队伍”运动一个接一个,由于孙明超曾考取过黄埔军校,背上“国民党宪兵"黑锅,当然列入被查之列。
他被调离大黄小学时,大队书记石全春也是入朝老兵,曾向公社教革组挽留他,不想让他调走。教革组负责运动的人员预测,不知孙明超的“历史”问题有多“严重”,前途不可测估,没留住。

后来整理孙明超历史档案的人员见证了他的历史清白,他被调入官湖沟涯小学,后又调入官湖平墩小学。

赴朝老兵——孙明超 (作者:黄兴洲)

赴朝老兵——孙明超 (作者:黄兴洲)

孙明超赴朝参战,是文职人员,虽然没有赫赫战功,但在朝三年间,为部队尽心尽力服务,转业后,教育局领导轮资排班,想安排他去邳北一个公社中学去当教导主任,他婉言谢绝。他说:“我虽然在部队里做了几年教员工作,转业后又在小学里当了多年教导主任,但我的文化水平不足以胜任中学教导主任工作,干个后勤嘛还行。”一九七五年教育局调他去陈楼中学做了总务主任,负责学校的勤工俭学工作。

一九八二年暑假开学,我被调进陈楼中学任教,孙主任热情关照,几次请我到他家做客,一九八三年春天,我从他家端走一盆木香花苗,花本筷子粗,三四十公分长,栽入我家院子里,至今根深叶茂,每年清明前后,花开如银,香沁数里,是我家院里一棵花王。

一九九O年暑假,孙明超又调入土山中学,一九九五年办了离休手续。

孙明超平凡的一生,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他的经历就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获得的奖章,证章,泛黄的老照片,就是一段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展现着邳州一段不容忽落的历史坐标。
孙明超现在平静地生活着,他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不愿给政府增加负担,但是,他应该享受的荣誉也不容忽视。他给我讲,负责发放纪念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记念章没有他的,他去找了,几经曲折,最后政府派专人给他送上门。

他很满足自己现在生活,他喜欢吃山芋,我与他这个特点相同,他把山芋去皮蒸着吃,说这样营养价值高,我喜欢把山芋刴成块和豆钱,大米,青菜混合烧稀饭,从未吃厌过,怎么养生我不懂其中奥妙,但我吃得香甜,排泄得利索,生活充满了乐趣,二叔很赞同我的生活方式。

九十多岁的老兵孙明超捧出当年的奖章、纪念章和荣誉证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回忆,让我想起他的老乡袁启楼老人写的《回望峰烟路》中,硝烟弥漫的松骨峰战场上血与火的洗礼,一个连队与美国鬼子打的只剩六个人的残烈。孙明超是文职人员,作为通讯兵为前线阵地服务,何尝不是惊心动魄,但二叔他不愿细说。

告别孙明超,回头想把此文往深处挖掘,可惜老人家年事已高,只说一些简单经历,作为离休的老干部,他对党和政府给他的待遇感激不尽,令我肃然起敬。

(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洞穿苍穹
    洞穿苍穹 2022-12-21 20:27

    孙老虽然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但是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阅历,不平凡的事迹!曾经的抗美援朝老兵却从不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然建国七十周年的纪念章竟然几经曲折才发给他,真的令人心寒。愿孙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 高山
    高山 2022-12-20 17:50

    黄老师今天又写孙主任,这个人曾经于我父亲在陈楼中同事,是位正直无私的好人,我父亲生前曾在我面前提过他。黄老师已经在过去的文章里多次提过孙主任,这就勾起回忆孙主任交往的一些事情。等回邳若有机会的话,想约黄老师一起去看看孙主任,好人一定长寿健康。为黄老文章点赞赞赞赞赞

  • 自信人生
    自信人生 2022-12-20 16:48

    掐指算来,我应该有30年没有见到孙明超老人了。这期间,我始终惦念着老人家。我与孙老同事时间很短,相处很好,老人家和蔼可亲的模样,至今仍历历在目。有机会一定拜访老人家!祝福老人家健康快乐寿比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