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母矮矮瘦瘦,略微驼背,自小患肺气肿,平日里说话齁齁地哮喘,有时还伴随着咳嗽,常年服药不断。祖父经常半开玩笑地说,家里存了个“药罐子”。别看祖母身体不好,但料理家务和忙于田地收种也是不输身体好的人。
二叔是兄弟里脑壳子最为灵光的人。他的头脑子咋就那么好使呢?这跟自小跟在祖母身边,耳熏目染有关,因为祖母也是有智慧的人。在二叔小的时候生了一场要命的病,差一点把他的脑袋搞坏。谁知,病愈后二叔的脑瓜子倒还十分的聪慧,与同龄人比是智商较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如此的成果,不得不说跟祖母的遇事果断分不开,这也是祖母一生中做出最为令人竖起大拇指的了不起的事。祖母每讲此事时,都是脸上泛起光泽,激动不已,感叹不止,认定二叔将来必是有福气的人。
那么,二叔小时候究竟是得了什么病呢?那是二叔七八岁那年的金秋十月,天已是降温,西北风呼呼地把黄灿灿的银杏叶吹拂地上,地面叠加起一层又一层软软的金黄,踩到上面发出“簌簌”声音。正在树林里跟小伙伴穿梭戏耍正酣的二叔,陡然间就昏倒在脚下松软银杏叶上,而且是口吐白沫,甚是吓人。玩伴们见此状,倒是不害怕,便齐手合力抬他回家。
正在外面扫树叶捡柴火的祖母被邻居喊到家。祖母到家后,二叔浑身在不停地打摆,嘴唇哆嗦,胡言乱语。祖母表情严肃,相当冷静,把二叔平躺着,让脑袋侧歪,避免嘴里粘液呛着。接着,伸手摸摸二叔的额头,很烫很烫,是在发着烧。于是,祖母当即就催人到庄后头的大舅爷家,叫大舅爷拉来平板车,把二叔抱到车上,盖上被子就往乡火车站赶。是坐火车到县人民医院就诊。当年出门,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坐火车,火车班次较多,缺点是站站停车,就是每个乡级小站都靠站停车,很是耽搁时间。火车轨道一段一段的用螺丝连接,火车经过两轨的交接点时往往都会发出“咣当当-咣当当”的声响。听说这个不再有响声的技术课题后来被一位女科学家攻破,以后再也听不到这个噪音。
二叔被送到了县人民医院急症室,立即打点滴消炎去热,经医护人员一阵子忙乎,二叔的高烧退了下来。按照接诊大夫说,是急性脑膜炎,幸亏送来及时,如果再晚一些来,后果很严重,将不堪设想,很可能留下后遗症,就是脑子被严重烧坏,会变成痴呆。不得不说是祖母的英明果断,挽救了二叔。据后来祖母说,当时在家时,左邻右舍都给她出主意。有的说这孩子招了魔瘴,得到西庄请神仙婆婆祛赶妖魔鬼怪;有得说到邻村卫生所打小针就行;有的说毛巾蘸凉水敷在额头可以去热。众说纷纭,乱出主意,都是好意。祖母不被众人劝说左右,仍为大脑清醒,经过思索认为只有到县城的大医院,最为放心。因为唯有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和医生医术最好。真是佩服祖母!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怎么就有如此的勇气和果敢。还裹着小脚,走路一摇一摆的,一路上是怎么走的,要赶时间呐!还得走得很快,真是难以想象。
自从二叔遭受这一劫后,祖母因此就特别的疼爱和呵护他,一直到成年。平日里总是给予鼓励夸赞,也省下可口饭食给他吃。二叔也是争气,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优异,特别是数理化最好。高考那年的志愿是报清华北大,但事与愿违,目标定得过大,加上心理压力,过于紧张,临场发挥失常,结果是名落孙山-落榜了。第二年想复读一年,但家里实在太穷了,已经拿不出钱来,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
后来,二叔充分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先后从事种植蔬菜和养殖白羽王鸽,皆是失败。但后来选择做了加工行业则成功了。在九十年代初期,搞了一个水泥预制板加工厂,当年时兴盖大平房,水泥楼板需求量很大,生意红火,雇了三五工人,做起了老板,属于最早富裕起来的那批人。
初冬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旷野一片颓败。黄泥滩不大,也就二三十来户人家,依山傍水,这里姓氏较杂。这个小村庄人口虽少,但面积较大,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意大利杨树,把整个村子罩住的严严实实。但到了冬天,则大为改观,杨树失去了往日精神,焦枯败叶飘落,只有干巴巴的树干树桠孤立于天地间。没有了枝繁叶茂的遮掩,村子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房檐,玉米,楸木,土狗;有积水的水泥小路也干涸了,一些麻雀叽叽喳喳在那里奔波;不时有缕缕微风掠过,像把扫帚,扫去村子年久的尘埃。
冬日里杨树叶零落于地上,处处皆是,闲不惯的祖母就背着粪箕子,拿着竹扒子到树林搂树叶。庄西头的河坝上杨树最多,总会出现一个弯腰驼背瘦弱羸小的老人在用竹扒子搂着树叶,把落叶搂成一小堆一小堆。最后把每个小堆的树叶按压在粪箕蒌里,满满的结结实实的充斥整个粪箕。祖母是深谙季节变化契机的,趁着天好无雨,得赶时间儿,必需持续耙搂好几天树叶。这时的树叶焦干,易于燃烧,是深冬和初春烧锅的好柴火。倘若下一场雨,落叶被雨水淋过浇湿,则不中用,是烂树叶了。经过几天的劳作,家后就垛起了仿若小山似的柴火垛子,至少能够用上两个半月。
我有时在想,在那个特殊年代,听说每家每户都在集体生产队吃大锅饭,都是清汤寡水,食不果腹,甚至吃树皮。在那个特殊时期,祖母仍然遇事沉着冷静,不受别人影响左右,有自我判断分析问题能力。讲科学,不迷信。尤其是处理问题是当机立断雷厉风行。人说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是英国政坛的“铁娘子”,我的祖母是我们家族的“铁娘子”。
每每到了冬日,才能实实在在触摸到了岁月。年是冬日中间的分界。有了这分界,便在年前感到岁月一天天变短,直到残剩无多!过了年忽然又有大把的日子,成了时光的富翁,一下子真的大有可为了。
风萧萧兮隆冬寒,祖母去兮不复返。每个冬日,也是数个经年冬日,家里有了充足的柴火,便就有了一个暖阳,可以安心踏实地过冬了。祖母在,家亦暖。
评论列表(2条)
感谢文友谭老师的点评!
此文尚需加以好好修改。
文章内容虽然有点杂乱,但这位勤劳朴实的祖母形象还是鲜明的。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祖母的敬重怀念之情,点赞了。
【转自文友老师“采菊东篱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