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0一节
我在思索,现在社会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们的生活在先进智能化冲击下,不敢想象的事情,今天都变成了现实。随着手机的普及,读纸制书的人越来越少,除了在校学生外,就是我岳父这代人再读。象我这样年龄的人,大都用手机阅读,有的嫌累眼的,就在喜马拉雅上听书。不论是乘公交,还是坐地铁,闭上眼睛,聚精会神地听书,真是一种享受啊!可岳父、曲江山那一代人不。他们说捧着书本读书,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用手机看书,如走马观花,象过眼云烟一样,虚无缥缈,摸不着天,够不着地一样的。再说了,他们这帮上了岁数的人,大都老眼昏花,耳听不灵,用手机阅读或者听书真有逐多不便。所以,在他们的意识里,手机的作用就是打电话,干其他事都是多余的。郑红成天叹息:″哎呀!爸呀!我花五千多块钱给你买的手机,无所不能,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做不到的,唉!爸呀!你连百分之一功能都没用,真是太浪费了。″所以,他们只喜欢读纸制书,更喜欢写书的人。象樊文花这样人,在他们心目中被奉为神圣,就是天上的智多星″转世,要不,她脑子怎么这样好用呢?开过作协换届选举会议后,不要说曲江山对儿媳妇当选主席激动,可我的岳父也高兴。在我面前喋喋不休,说我的个表妹有出息,现在还这么年轻,到六七十岁该写多少作书啊?我岳父虽然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可他始终没有间断过读书。在他家,我时常浏览他的书厨,《鲁迅全集》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他都有,就连郭敬明、韩寒的书他也有。但他有时候对我讲琼瑶的小说写的好。这样看来,我岳父什么样式的文学他都能接受。他常常对我说,写文章要搏取众家之长,补己之短方可进步。可我观察了一段时间,最近,他却爱看琼瑶的小说,有时还放色情碟片,我遇见过。樊菁华看见我,非常尴尬,当即摁下了暂停键。晚上上床,菁菁睡着了,我和郑红睡觉前好说说话。郑红对我说:″常德,你发现了吗,我感觉最近一段时间樊姐有点不正常,穿的太露。我怕……″我说:″我没感觉到,可能是天热的原因吧!″郑红说:″不对,你没发现我爸好看琼瑶小说吗?还在客厅里放色情光盘,我看见过两次,樊姐和他坐在沙发,见我一愣,就把电视关了,我觉得樊菁华勾我爸,他两人肯定在一起了。″我说:″你不要瞎想,人家樊姐对咱们这么好,带菁菁尽心尽力了,对咱爸好,变着花样做菜给咱们吃,你没感觉这段时间咱爸精神好了吗?还常常和樊姐推着菁菁外出溜圈吗?这多好啊!你可不能胡思乱想噢?″郑红说:″看起来,我爸年轻的时候,对我妈不忠,到老了还是那样,我想想,我妈这辈子挺可怜的。″″瞎说什么?妈怎么可怜的,才当几年医生,就当官了,多少人巴结她,临退休前,到那儿不是前呼后拥。一辈子强势,咱爸被她压得那会抬起过头。妈死后,咱爸才算是直起腰来,刚过几天好消停的日子,你千万不要瞎想噢!″郑红说:″要是我想的那样,干脆换保姆,把樊菁华辞掉。″我说:″别想得太多,睡吧!″郑红翻来覆去的睡不着,又对我说:″常德,不行,咱搬回去吧!连樊菁华一起带走,咱们隔三差五的来看看爸不行吗?″″这怎么能行呢?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绝对不行。″郑红报怨的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替我想个办法吗?″我说:″好好!快睡吧!明天还得上班。″
第一0二节
自从我回家找手机,听到从岳父卧室里传出来樊菁华呻吟声。我多加注意观察他们俩,起初亲密程度不太明显,过了一两个月后,樊菁华让我父亲多吃韮菜炒鸡蛋,并说:″这是大补的,吃了对身体好。″过去吃饭时,他们俩是不太说话的。我岳父很听话,就吃了很多。郑红不注意这些细节,因为菁菁已经断奶了,昱因为奶水质量下降,快一周岁的时候菁菁要吃饭。所以,每到我们吃饭时,她先把菁菁一口一囗的先喂好,等菁菁吃饱了,樊菁华也吃好了。樊菁华接过菁菁带,郑红再吃饭,郑红无暇注意樊菁华说的话。后来,她做了我们不愿意喝的黄鳝汤,说这个最好,是大补的。郑红是从来不吃长鱼的,更不喝长鱼汤。她说:″樊姐,你以后不要再烧这种汤了,我看着想吐。″″嘛!你不喝还不叫我们喝,什么毛病!″这是自我岳母去世后,第一次我岳父批评郑红。郑红说:″好好好!你喝你喝!怨我多嘴。″这时,我观察到樊菁华脸色红一阵子白一阵子的尴尬表情,很不自然。时间一天天的过,渐渐地樊菁华开始挑战了,过了些日子,她又做黄鳝汤了。我心想,这回郑红不会放过樊菁华了。可我想错了,郑红并没有我预判的那样,平静地喂好菁菁,吃完饭拾掇好,上我们卧室看书去了。我知道她要业务考试,干正事要紧,心想她是无暇顾及樊菁华和岳父那档子散事,可夜里郑重其事的和我谈搬回我们自已家这事,她说把樊菁华带走。我问她还是为那碗长鱼汤较劲吗?她说爸的行为让她接受不了,说着说着抽泣起来了。我安慰她:″不要这样,想开点,黑格尔说过:'存在是合理的。'你要换位思考,从爸的角度上分析,樊菁华的做法未必就是坏事。好了,不哭了,明天还要上班,听我的。″郑红真的不哭了,一会儿,我听到呼噜声,郑红睡着了。第二天一早,樊菁华从外边买来了热包子,麻圆和豆浆,我知道这是郑红最爱吃的,可是她没吃,洗漱完就走了。我不能不吃,喝了一杯豆浆,吃了两根油条,去上班了。这时,旭日东升,万道霞光照在河口县城大街小巷,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我去教育局开会,有点早,正好遇见局党委书记,十二里半中学原校长。他说:″常校长,孙超副县长调走了。知道吗?″我说:″不知道,那谁又是谁来分管教育呢?提了位年轻的,叫陈刚,听说也是十二里半中学的学生。″我很惊讶,就自言自语地叨咕了一声:″怎么这么巧呢?″书记问:″你认识?″我回答:″认识!″″哪就方便了。″我听不懂书记这个″方便″什么意思,正要思考,一中校长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一起向会议室走去。陈刚副县长上任后第一次来十二里半中学视察可以说,就是走走看看,说是检查工作也行,说是调研工作也管,反正到高三年级办公室,遇见于新时还有点惊喜后,有点小小的尴尬。县长就是县长,还是走至于新面前,问候了一句:″于新同志你好!″刚想抻手,又突然意识到,在这种场面不合适,又缩回去了。道是于新回答:″陈县长好!″这句话打破了尴尬局面。所有随行人员都没看得出来,就我心里明白这里面的奥妙,容我慢慢细细的给你说。
第一0三节
自从陈刚和于新在我们家见面后,于新对陈刚本来是没有意见的。陈刚人长得虽然比不上现在的李向前,必竟个儿高高的,五观还算端正,人材在男人中占中等偏上。当时,于新考虑自已的年龄不小了,差不多就行。可她妈妈就是不同意,说这人靠不住。本来两个人已经认识了,经郑红给他父亲陈首礼一说,陈刚这山望着那山高,又一次和于新见面。于新妈妈认为就是欺骗。人往往是自私的,于新妈妈不责备自已的闺女。其实,于新也和陈刚一样的,不也是有欺骗的行为吗?又加上于明阳不看好陈刚那样的小官吏,夫妻俩都不让愿意,于新也没有办法继续和陈刚谈了,然后,就给郑红回话,不想愿意了。当郑红给陈首礼回话时,陈首礼生气了,对郑红说:″不愿意就算了,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她爸有几个臭钱吗?″郑红感觉很不好意思,并安慰陈首礼:″陈刚那么好的条件,还愁找不到女朋友?等有合适的,我再给说。″回家吃晚饭时,陈首礼给儿子说了此事,儿子大失所望,对父亲说,暂时不谈了,过段时间再说。陈刚努力工作,不久就被提拔为政府办公室主任。后来,县团委书记看中了陈刚,二人谈了一段时间就结婚了。现在陈刚任河口县副县长,妻子在上党镇任党委书纪。当郑红见到陈首礼时,陈首礼说:″郑主任,儿媳妇给我生个孙子,星期六中午在今世缘大酒店请你吃喜面。″郑红回家和我说,我高兴地说:″好!咱们封份礼,还是给宝宝买礼物。″郑红说:″封礼!″就在陈刚副县长视察后的第二个星期,陈刚副县长突然给我打电话,询问于新的情况:″我说:″陈县长,你指那方面?″陈刚说:″当然是工作方面了。″我说:″很好!”然后我就把于新近两年,从高三年级徂组长,提升为教务处副主任,又升至教务处主任的过程详细的说了一遍。陈刚说:″好!我知道了。″然后就把电话挂了。我见到于新问她:″于主任,最近陈刚副县长联系过你吗!″这回于新惊讶了,问我:”常校长,你怎么知道的?我们刚刚通过电话。″我问:″谁先给谁打的电话?″常校长,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他了。″在往后的话,我就不好问了,我说:″那好吧!我知道了。″然后,我就走了,于新傻傻地站在哪里好一会儿才走回教务处。我想,刚才我问于新的话,她现在肯定是一头雾水,也怪我,没把话和她说清。郑红对樊菁华的意见很大,但出于面子还没好意思撕开脸皮,只是在父亲卧室里私下说过一次。我岳父在郑红面前说:″你樊姐对我很好,我对她好点也是人之常情。你千万不要多想?″郑红说:″爸,妈一死,这世上,我只有和你最亲,有什么话,你千万不要瞒着我。″我岳父说:”不会的,你樊姐是个好人,你千万不要为难人家,她男人一死,也很可怜,咱能给人解决点困难尽量去帮,可不要瞎想,给人抹黑,那样不好。″郑红是忍又忍着没对我岳父发火的。后来她我跟她说:″你这样做就对了,要是真象你说的那样,肯定是件好事,只是你不愿意受罢了。现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家好多儿女,给失去老伴的父母介绍对象呢?要是樊姐和咱爸好上子,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咱该干什么干什么,不阻碍他们就是持支。″这段话好象说进郑红心里去了,她对我说:″妈走了,想想爸也很可怜,唉!由他去吧!″
第一0四节
樊文花、曲少年、曲江山、曲腾飞、曲小凤、蓝然然、蓝波一大姐和保姆这一大家八口人,显然这一百二十九平方米的四室一厅刚刚够住的,还有些拥挤。这样,蓝波一大姐就和樊文花说:″妹妹,要不然我就回去罢?″樊文花说:″大姐,你不能回去,你一回去我怕保姆带不好然然。再说了,那小保姆也带不了两个小孩,虽说小凤上幼儿园了,但天天接送接回是很麻烦的。加上这一大家子人吃喝拉撒,光一个保姆怎么能忙得过来呢?″曲少年回来,晚上在卧室里的曲少年歪在床上,樊文花对他说大姐要走的事。曲少年的意见是,不能让大姐走,要走只能让小保姆走。事情往往就这么巧,还真叫曲少年说准了,小保姆主动辞职说要回家结婚。这就只剩下七口人,然然跟大姑住一室,腾飞和爷爷住一室,曲少年曲小凤和樊文花三人住最大的一室,保姆住的那个房间空出来樊文花看书学习写作使用。曲少年跟樊文花说:″要不咱把原来的房子卖了吧!闲着也是闲着,可曲江山坚决不同意卖,说:″那套房子虽小,但位置很好,又是学区房,离樊老师学校又近,不能卖。换房可以,就是不能卖,这是我说的。″听了这话,曲少年就不提卖房子的事了。蓝波一大姐私下里跟樊文花说:″妹妹,咱原先住的房子不能买,听你公公的没错,要卖,你卖我弟小苏河大桥南的那套房子。″樊文花考虑了一会儿说:″大姐,那套房子也不能卖,我想留个纪念,再说了,然然连她爸爸都没见过,那里面有她爸爸许多放大的照片挂在墙上,再说了波一生前为我买了一两万块钱的书,都存放在那里,我真舍不得卖。″樊文花这么一说,蓝波一大姐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曲江山爱屋及乌,他很疼爱蓝然然,虽然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但他爱儿媳妇,宠拜樊老师,自然拿不懂事的小孩子不能外气。他疼曲小凤,疼曲腾飞,也真心实意的疼蓝然然。曲江山想蓝然然可怜,没出生父亲就去世了,小凤虽然有母亲,可母亲杜鹃身陷囹圄,可以说有其母无其爱,也很可怜。这两个小丫头都很可怜,他要竭尽全力多给这两个孩子一些爱。蓝波一大姐知道曲江山心好,然然让曲江山带她放心。″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好都是好换来的,这样,然然的大姑,只要给然然买吃的,总忘不了给小凤虽一份,小凤也喊然然大姑叫大姑。因为小凤大然然两岁多,喊起大姑来更加亲切。自从小保姆走后,家务事大都是蓝波一大姐做。曲江山开着他那电动三轮车去接曲小凤。天暖和时候,有时也带上带上蓝波一大姐,抱着然然一起坐在三轮车去接曲小凤,小凤一看见妹妹抱着就亲。可她抱着胖嘟嘟的妹妹很吃力,就让大姑抱,蓝波一大姐想,什么亲的近的,生的远的,在孩子们心里还没行成那远近厚薄的概念,她都疼。只要给孩子买玩具,肯定是一人一伤,曲少年知道了这些,拿蓝波一大姐一点外味都没有,他们想处的很好。几次都拿钱给大姐开工资,都被兰波一大姐给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