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总轶事:黄兴洲

大总轶事:黄兴洲

农村里办红白事,少不了大总,大总就像一场战役的总指挥,排兵布阵,胸有成竹。指挥好了,一场老殡或喜宴圆满结束,皆大欢喜。

事前,主家请来大总,先商定账桌上人员,谁记账,谁收钱,谁负责点唱桌,谁管烟酒。这班人先议事,把庄邻能来帮忙的都排好队,写在一张纸上,这就是执事单。

执事单一贴出来,庄邻帮忙人的角色就明确了,比如办丧事,烧火的、抱柴的、涮锅洗碗的、端菜的,收盘子碗的,挨桌放烟酒的,接待来客的,承孝布的,端孝布筐子的。负责承孝的得是个明白人,什么亲戚发什么孝布,弄错了,客人会笑话办事的家主无能。

白事一般记账桌设三个,一个桌负责登记来宾上礼多少,与家主什么关系,如果主家兄弟多,还要弄清楚来宾是谁的亲戚?分账时不致于弄混; 一个桌负责写账芯,来烧纸的与主家称呼,措词得讲究,防止“老古懂”抠字眼,账芯写好后,有专人挂帐,还有一个桌叫点唱台,专收点唱钱,与吹响的联系,某某人要点什么唱,交多少钱,若要有哭灵的,还得有专人引导。三桌各伺其职,有条不紊,打发来宾满意,之后有人引导去坐席。

若是红事,那简单了,两个账桌,一个来宾登礼桌,三个人,一个记账,一个收款,一个发烟;一个点歌台桌,两个人,一个收钱、一个记账,收钱的与吹响的人联系点歌。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最热闹的是晚上,跟演戏似的,吹拉弹唱演,一边交钱一边点唱,一场事响钱有指标,要响钱的若无能,收不够指标家长要拿出不足部分。

收响钱的人一般得脸皮厚,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最拿手的是“讹"主家贵客。 收响钱的多是晚辈,朝姑父,姨父,姐夫面前烟一送,伸手要响钱,少了不行,三百二百不嫌多,百儿八十不行,每个贵客事先都有准备,但收响钱不封顶,摊上死缠烂打的不能翻脸,简直“讹"死人。

也有闹翻了脸的,一次丧事上,来宾是死者侄女婿及掛客,要响钱的喊主烧纸的叫姑爹,第一次姑爹很痛快的给了三百,收响钱的人转了一圈说不行,又要二回,再加二百,不然不给上菜上酒。偏又遇个来烧纸的楞头青,急着办事,心想烧完纸就走,哪想安排桌的人客客气气往宴棚里引,说这就开席,吃了再走。

坐下后,就遇要响钱的人与姑爹较劲,一直不给上菜上酒,邻桌人都开始喝酒了,这里还在磨牙,气得楞头青吆喝一声:不给吃,走!说走就走,同来的掛客一看楞头青真走了,他是司机,大家一齐跟着走了。“姑爹”也没法留住。弄得主客都尴尬,大总可恼火了,熊了要响钱的几句,给“姑爹”转面子,要响钱的“孙子”一赌气,也撂下挑子不干了,拔腿就走。

大总更生气,只好又调配了收响钱的,这是个老好人,给就要,不给拉倒,最后主家又补了差额,怪大总不会办事,大总也憋气。

一次,村里张姓人家送老殡,孤门独户地,请了王家大姓人家的大总,王大总安排好人,写了执事单,头天晚上管了办事人员酒,说好第二天早来办事。

第二天,那个负责承孝的王能却没来,被他妻子支使去老丈人家帮忙盖屋去了,天不亮走的,妻子也跟走了,王大总一等二等,等不来王能,撕孝布很有讲究,什么关系亲戚撕什么标准,懂得这道道的人不多,平时都是王能办的,大总这可抓瞎了。

大总可不是好当的,要有威有德有势,缺一不可。老好人当不了大总,比如安排人坐席,十人一桌,有的亲戚带来了几个小孩,孩子喜欢热闹,抢个位子不让,本来一桌多一两个小孩,少两个大人也能说得过去,但一桌上超一半小孩可麻烦了,硬撵不行,伤了亲戚家和气,给加两个凳子挤一下也能将就,最起码一桌得坐七八个主客。遇到好说话的,大人身边站一个,菜上差不多了,先尽小孩子吃一阵,吃个七八成也跑去玩了。要是遇上那个装聋作哑就不发话的,大总干摸头,真要硬撵,肯定得罪人。

我那次看大总笑迷迷地和大人商议,为不影响大人喝酒,他叫端大碗地专门设一桌,与大厨沟通一下,弄了十几样小孩子喜吃的菜,哄小孩子们都上那桌去,大人小孩都高兴了。

大总的德威不是天生的,一般的得有势,家族大,弟兄多,摄于一种威力,让那种身上有刺,头上长角的人打怵,光这也还不够,还得有肚量,大气,办喜殡事不是打架斗殴,不能用武,得以德服人,还得办事公道,不偏不倚,遇事有担当,善于解决矛盾,出了事不怕,能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皆大欢喜。

我老家房里二哥当了几十年的大总,三十多岁是生产队长,队里红白事他是当然的大总,土地分到户以后,他还当大总,今年八十二、三了,还当大总。

他的酸甜苦辣人生可写一本小说,风光过,颓废过,风光时,家家当神敬,你请他请,娶儿媳找他陪大客,嫁女儿找他陪喝回门酒,验兵走了,考学走了,他是座上宾……。

也有对他不满的,暗地里咬牙切齿,有一年他儿子出车祸身亡,飘来一些闲言碎语,说他办事不公积的“德”,他苦恼极了,精神颓废,一夜白头。

大总轶事:黄兴洲

他从此不再当大总,任谁家有事也请不动了,他至今还活着,不过精气神大不如前了。 接手的这位新大总是个年轻人,办事毛燥,很不找熟,因为房里实在找不出得力的人了,只能逼鸭子上架。

历史在前进, 世事在变化,特别是人的思想观念更新,农村生活普通提高了,再不是缺吃少喝的那个“死个老的,吃顿好的”年代了,那种遇上谁家办丧事,一齐偎,不请自到,嘴馋那大锅菜有点油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现在家家丰衣足食,有点劳动能力的人都去各类厂里打工挣钱去了,谁还稀罕那“八大碗”、“十大碟”的,所以大总也省心了。

有红白事的人家彬彬有礼地请来大总,大总“排兵布阵”虽然缺兵少将,身边没有得心应手的人可用,但是请来的大厨自带服务人员,连桌凳碗筷一应用品不需家主操心,吹响的也是自带搭棚的台子,只管按桌拿出租金就是了。
遇上娶亲的,连彩门、气球都是成套的,送殡的也是,带丧联的拱门,一溜几百米都不成问题,大总可少操心了。

(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