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邳州文化网首页
- 散文
追忆李殿毅先生 (作者:伏晓)
•
散文 •
阅读 4143
认识李部长殿毅先生二十余年了,我们初次见面是他时任邢楼镇镇长的时候;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他是一位温和严谨、中规中矩的乡镇领导;由于业务关系当年和他接触了几次,并无多少交集,再次遇到他时已经是差不多六年以后的事情了。
世事无定律,话说从前,关于邢楼是一个当年如梦游般和几位老同志神使鬼差的到邢楼镇去开办石膏板厂的故事,汗颜的是建成之日即关张之时;这现象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件极平常的事,事后每每想起石膏一词满脑子闪现的都是无奈和幼稚,无趣而可笑;好多熟悉的人也是在那个时期相继遭遇了相同的境况,此事不表。
真正和殿毅部长的认识应该是从和他第二次接触开始,由于社会环境及个人性格等因素,几经波折的我方才明白本人不是一块经商的材料,故而转头回到体制内上班,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才碰巧有机会和殿毅部长(他当时也是回城不久,时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再次相遇,而且是比较直接的工作交集。当时市里为了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城建质量,促进城建工作上档升级,市委设立了城建指挥部(临时机构),当年市委李(连玉)书记推进各项工作的节奏快、力度大,规划超前且工作标准要求高,殿毅部长除了组织部的本职工作外,还兼任城建指挥部的常务领导,我因工作原故恰被抽调到指挥部的办公室帮助工作,所以我们才有了后来的相识相知。
透过在指挥部很长时间的工作接触, 逐步对殿毅部长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殿毅部长为人忠厚,待人谦逊平和,年轻时勤奋好学,通过自身努力考上了运河师范学院,后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再后来弃笔从政做了乡镇干部,因为长期在乡镇工作,练就了一身从容不迫、坚韧内敛的个性;因自幼在农村长大,天然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朴素本质,基于他是教师出身,殿毅部长给我的印象是低调不失幽默,学识渊博,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人情世故练达(他因不善不喜饮酒,故而几乎不入酒局)待人接物平和、知性让人颇感亲切,相处起来自然而然让彼此感到舒服;不客气的讲,那年头乃至今时的乡镇干部大多脾气急躁甚至蛮横的作风还是饱受大多数人诟病的;而从殿毅部长的身上大家就看不到这些。
后来这些年的较为紧密的工作、生活接触,使得我对他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当年指挥部的工作毫不夸张的说几乎占用了大家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几乎算得上和本职“脱产”了,那些年相当长的时间指挥部的百余号人员都是吃住在工地一线,当时由于市领导采取的手段、方法比较激进,无形中工作推进的速度的确大大的提高;那期间我因为被安排在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也是全天候同殿毅部长及其他成员吃住在一起;当时的工作环境大家每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成员,朝夕相处在一起,累并快乐着,指挥部核心小组最初驻扎在鑫惠小区建设工地工棚,每天忙碌的工作都是到了天黑很晚时才结束,也只有到了大家洗漱完毕躺到工棚的架子床上的时候,才是大家真正能放松休息的时候,即便如此,殿毅部长也是每天先和大家回顾一下当天的工作,作个小结,同时再议一下第二天要干什么,然后才是大家天马行空天南海北海聊放松的时段,大到国际形势,小到小家的柴米油盐,无所不涉及;至今每每回想起来还是感觉很惬意(这期间随着邳州发展的需要,市里后来又增扩成立了新区建设指挥部)。我们驻扎的工棚驻地后来也从小区建设工地转战到新区行政中心建设工地工棚、新区体育场建设工地工棚等;这段时间大约持续了数年。好多市直机关的领导和同志我都是在那个时期认识的,直到如今还和好多同志保持着良好关系甚至成了好朋友(这里不再一一赘述),这也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和殿毅部长这么多年的相处,不论他工作多么忙碌多么繁重,从未看到他对待同志表现出急躁或不耐烦,从来都是从容、严谨,富有耐心,脸上始终平静中带着微笑,指挥部里不管你是什么岗位的工作人员,他都能做到一视同仁,平等以待,他主持、代表指挥部和市里其他部门协调沟通有关工作也从不用自己的另外一个身份(组织部常务部长)去开展工作,从他身上大家都不同程度的体会了好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对我个人而言,他就是一位儒雅睿智的良师益友。
俗气一点的说组织部常务部长还是有一定的公权力的,但和殿毅部长这么长时间的接触、了解、认识的过程中,我私下里也常常琢磨过曾很久没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之前提到过殿毅部长不喜酒场(国人传统文化之一就是透过酒局协调、改善、拉近、加深各种关系),此举无形中也制约了他和大家彼此交流、交好的机会,但他多少年来坚持自我,洁身自好!不取酒肉朋友,现在想想实属不易,这也是我佩服殿毅部长众多为人处世优秀品格的其中一条。
众生百态,回顾过往,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些我所粗浅了解的和殿毅部长在大院同僚为官的人(在此道声不好意思,个人之言所表如若雷同,请勿对号入座;同时也恰恰衬托出了殿毅部长的高风亮节),不客气的讲有的人专横跋扈,目中无人;有的人见利忘义、无利不早起;还有的夸夸其谈空喊口号,胸脯拍的嘭嘭响,就是不能敢应敢当,此可谓人格不全者,非君子也;更有甚者是那种身在要职却为了一己私念漠视他人正当的切身利益而不作为,这也就罢了,竟然还会背后使绊子的人,此可谓之小人也;不过苍天放过谁?好巧不巧的有几个做人做事不地道的家伙都相继出了问题!感慨一二,不作细表。
城建工作本来和殿毅部长的本职工作内容没有太多直接的联系,但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安排造就了特殊的机缘,让殿毅部长和城建工作产生了最为直接的联系,新区的太多建设项目,大到新区行政中心、体育场馆、新规划的小区、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马路,小到公园小路旁的一草一木,都留下了殿毅部长及指挥部所有工作人员的汗水、足迹和身影,我作为其中的一员,看到现在的新区建设这么美,也是我常常聊以自慰的;同时也感谢殿毅部长及当年的一批特殊城建人的辛勤付出和贡献。
随着指挥部的工作使命的逐步完成,大家的本职工作也随之同步恢复正常;大家各自回到原工作岗位后;也许是处人处世有些共同语言吧,承蒙不弃,我和殿毅部长的接触一直仍然保持着,虽不像在指挥部时那么密切,但时不时还是能聚到一起的,尤其是他二线后,大家相继从工作中解放出来,休闲而聚的时光反而多了一些。
就是那天(十月八号)噩耗突然传来,被告知殿毅部长走了······接电话的当口,恍惚间能想到只是上一次见到殿毅部长好像才没几天······
后来得知实情才明白,原来是殿毅部长在半年多之前的一次体检时查出患了病,其后在他的坚持下对外封锁了消息;按他的意见甚至家人也不是全部都知悉实况,虽然针对病症也对症采取了相应的治疗措施,但终究没能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办法(他的离开也是偶然突发情况导致的)。
殿毅部长走之前的那段日子,仿佛就在昨天,大家还时常小聚,他一如既往的从容淡定,没有见到他有什么异样,说话做事始终还是那般云淡风轻,事后想想虽然看不出他正被病魔所纠缠,但确有偶显疲态,但绝对不会让人想到他会匆匆离去······
殿毅部长的离去实在太过于突然,几乎所有熟悉他的人都是这种感觉,可以说每一位认识他的人都感到深深的遗憾和惋惜!对于家人,是痛失亲人;对于大家,是痛失好友。睹物思人,每当我看到诸如新区的那些建筑、道路又或是老照片等等,不由人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殿毅部长的音容笑貌,仿佛他从未离开大家,他的形象依然还是那么的清晰,对于殿毅部长的每一位亲朋好友,都相信他永远活在大家的心中!
评论列表(2条)
写的真切,一起怀念!
时光匆匆,转眼就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