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问四有” 学习劳模精神|有事找娜姐!

自2018年3月参加信访工作以来,她创新开通镇级民声通,将村民反映的问题尽快解决;她牵头成立娜姐女子调解队,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有事找娜姐”成为当地村民的口头禅……她就是车辐山镇信访办主任武娜。

践行“三问四有” 学习劳模精神|有事找娜姐!

扎根基层,为化解矛盾找出路

记者在车辐山镇见到武娜时,她正在泰钢集团为企业和村民调解纠纷。原来,几天前泰钢集团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时,不慎损坏了周边农户种植的大豆,而农户提出的赔偿诉求与企业认定的份额产生了分歧。

面对双方各执一词,武娜从他们各自拍摄的照片中,了解被损坏农作物的实际情况,配合法律法规进行讲解,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赔偿方法。

践行“三问四有” 学习劳模精神|有事找娜姐!

2018年3月,刚刚到车辐山镇信访办任职的武娜,利用10天时间把全镇15年来信访工作档案资料全部梳理一遍,分门别类逐一规范建档,信息资料和台账清清楚楚。她探索通过工作手机搭建车辐山镇12345热线平台,将来访人员全部纳入微信群,经常性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线上”,提高了大家对镇信访工作的满意度。

武娜说:“信访工作面临的信息常常是复杂无序的,我们要通过‘人力’将问题梳理、将矛盾调解、让大家舒心。”

践行“三问四有” 学习劳模精神|有事找娜姐!

舍小家顾大家,把信访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今年春天,车辐山镇一名村民在交通意外中受伤,当时他的家人都在外地务工,需要帮助时,他第一个想到能信赖的人就是武娜。“接到电话后,我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事后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我非常感动,群众能把我们当家人一样信任,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认可。”

践行“三问四有” 学习劳模精神|有事找娜姐!

与群众打交道,需“身入”更需“心入”。疫情期间,全市中小学停课停学,武娜了解到,自己居住的小区有三个孩子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吃饭成了问题。武娜当即就和家长们说:“不用担心,让孩子直接来我家吃,或者我给送过去也行。”家长们的担心迎刃而解,纷纷给武娜发来感谢信。

而对于自己的孩子,武娜心里有很多愧疚。每天早上7点之前,武娜就到达了工作岗位,晚上常常10点之后才回到家。“看着床上熟睡的孩子,总想去抱抱他们,又怕吵醒他们,常常坐在孩子床边看他们很久。”

践行“三问四有” 学习劳模精神|有事找娜姐!

2018年以来,武娜先后荣获江苏省信访“岗位之星”、徐州市“三八红旗手”、徐州市劳动模范、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有人说言多必失,但我觉得,言多也不一定失。当我们把语言的力量、耐心的力量、体谅他人的力量、帮助他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子,它就可以成为与群众建立良好沟通解决信访问题的纽带。现在,看着镇里的信访问题逐渐减少,社会风气逐渐变好,这就是我们信访工作者最快乐的事!”武娜如是说。

融媒体记者:石东鹭
摄影:贾浩
编辑:裴培
责编:郑惠珠

来源:银杏融媒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