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车古栗园

在邳州市炮车、陈楼两镇交界处,有一片郁郁苍苍的古栗园,方圆一千多亩。其中树龄近300年的板栗树大约有一万多株。古树之多,树龄之长,在苏北地区非常罕见。

栗子又叫板栗、毛栗,与桃、杏、李、枣并称“五果”。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拥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栗子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素有“干果之王”的美称。

中国的板栗品种大体可分北方栗和南方栗两大类:北方的栗子个头较小,果肉偏软,适合于炒着吃。南方的栗子个儿较大,果肉偏硬,适宜于烧菜用。栗子树根系发达,非常耐旱,不怕土地瘠薄,适合在山地栽培,其材质致密坚硬和耐湿,树枝和树皮可以提取栲胶。

板栗多生于低山丘陵缓坡及河滩地带。我国的河北、山东、陕南镇安都是板栗著名的产区。那么在邳州,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大片古栗园呢?这还要从乾隆下江南谈起。

传说乾隆下江南,途经陈楼和炮车交界处,御鞋踩在软软的白沙上,乾隆爷甚是欢喜。但看到庄稼枯黄,体察百姓疾苦,他又难过起来了。随即就召集身边的随臣商议解决的办法。分管农业的大臣是位果树专家,当场就献上一策,说这沙质土地适宜栽植果树,只有大量栽种果树才能物阜民丰,要是种栗子和沙梨树就更好了,种一般农作物都不行。于是,乾隆爷就下了道谕旨,火速从北方调拨来上万株栗子苗和梨树苗,分发给各家各户,各自栽在白沙地上。乾隆爷还亲手栽下一棵,被称为“御植树”。由此造就了炮车果园这一地名,也就有了现在的果园村。近三百年来,因为有果树,果园百姓丰衣足食。后来,一些老梨树都被伐光,就变成纯粹的栗子园了。

古栗园里老栗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游客进入园中很难分辨东西南北。传说从前邻村有一位老篾匠,挑着自己编扎的斗笠去赶炮车龙池会。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便捷的道路,行人必须从老栗子园中穿过。这个老篾匠从早晨走进园子里,转来转去一直转到晚上太阳落山了也没能走出去,后来所幸遇到赶会回来的熟人,才将筋疲力尽头昏眼花的他带出了园子。

古栗园的栗子树造型各异,树树不同。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里绝不会有雷同的两棵树。千姿百态的老栗树,各有各的美名,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传说。我们也不一定就像给人取名一样,非要给树们也套个名落个户口,古栗园之美,美在天然野趣,美在随意率性。

淮海战役期间,古栗园曾是解放军某部的营地和指挥所,军队隐藏于古栗园,无论从陆地还是空中,都很难发现。老栗树下曾经掩埋着二十八位烈士的遗骨,后被迁往碾庄烈士陵园。古栗园林阔树密,解放前,这里也一度是土匪的藏身之所。解放后,这里被地方民兵用作打靶训练场,在细细的白沙层中偶尔还可发现生锈的子弹头。

林中有片宽阔的水面名叫“月亮湖”,因湖形似月亮而得名。月亮湖是天然湖,一湖碧水滋养着一片美丽的树林。周围沙地由老沂河河水泛滥冲刷而成。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便利的浇灌条件,使得板栗在这里茂密成长。

野趣横生的古栗园,是喧嚣的市声外一片怡情的乐土,每逢周末和假期,邳州的市民们喜欢来此郊游,尽享自然乐趣。千姿百态的古栗树令人称奇,也成为宣传和教育人们增强环保意识的鲜活教材。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