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4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母亲要带我去见李觉民爷爷,说他是我外祖父娄梦侠的亲密战友:“虽然你外爷爷不在了,看到李爷爷,也就等于见到你的外爷爷了。”母亲的话,我听的似懂非懂。不过,对于我外爷爷,虽然不曾见过,但是经常听我外祖母讲他的革命斗争故事,外爷爷在我心中并不陌生,反而很亲切,很熟悉,一直是我心中最崇拜的人。但是,外公长的什么样,我不知道,见了李爷爷为什么会像见到外祖父一样呢?我也很好奇。
我随母亲来到大榆树街的一个僻静的小院子里,一位胖乎乎的老人出来迎接。他个头不高,很和善,看样子也有八十多岁了,我想,这一定就是李爷爷。,果然是李爷爷,见了他,我一点陌生的感觉也没有,倒真像见到了自己的外祖父:亲切而温暖,好像回家一样。李爷爷的屋子不大却很整洁,一位瘦小的老奶奶给我拿来了葡萄和糖果。他们和母亲说了些什么我都记不清了,唯独李爷爷说的与我有关的几段话,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当时,他很高兴地看着我,抚摸着我的头,对我母亲说:“真是个好孩子,好孩子,长得像你父亲!”又说:“你父亲没有儿子,这个孩子要好好培养,她就是你父亲的接班人,是他的根。她也别叫卢平了,你把她的姓改了,改姓娄,就叫娄颖吧。邓颖超和你父亲也是战友,也是女孩子学习的榜样,姓她外公的姓,取邓颖超的颖字,作为她的新名字。以后也不要在乡下上学了,乡下教学水平差,就来县城上学吧。我的学生耿德科是运西中学校长。我给耿校长写封信,到时就拿这封信去找耿校长。”临走时,李爷爷给了我一本书,书是桑皮纸包的,封皮上他用小楷书写着“可爱的中国,方志敏著”几个字。李爷爷的字,绢秀而又有力,在我看来,真可以当字帖。他还给了我一张我外爷爷的照片。这是我外爷爷1935年6月9日牺牲前的半身照片,这张照片刊登在国民党的报纸上。这是我一生中收到的最为珍贵的礼物。虽然那时我还小,不能完全理解李爷爷送我书与照片的良苦用心,只是觉得这么高龄的李爷爷,收藏保存这样一本书和一张照片实在很不易,我要万分珍惜。后来,我才渐渐明白了李爷爷的用心,就是让我继承外祖父的遗志,学习宣传外祖父与他战友们的事迹,弘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做一个合格的红色接班人。
在李爷爷的帮助下,不久我就进了二中。两年后,我和母亲再去看李爷爷,他已经去世了。我们陪着李奶奶谈李爷爷的往事,泪水止不住地流。我外祖父活着的战友有很多,唯有李爷爷收藏着外爷爷照片多年,唯有他对烈士遗孤如此厚爱,也唯有他对我这个小小的后辈如此关爱,如此寄予厚望。我当时就暗暗发誓,一定要牢记李爷爷的嘱托,竭尽全力,为宣传外祖父与他的战友们的革命事迹而努力。我外祖父娄梦侠从事的是党中央的保卫工作,绝对保密,对谁都不能说,所以,在我们邳州知道他的人极少。而在他牺牲的江西南昌革命烈士纪念堂的北大厅里,却有他的烧瓷照片及事迹介绍,那上面,他的籍贯还是东海人。他怕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他的家人,有意留下假地址。
在我们家落实政策时,我认识了时任政府办公室主任的刘彤叔叔,我给他讲外祖父的事迹。他说:“我知道娄梦侠烈士,职务是中央苏区的中央执委委员和保卫局长,职务较高,是我们邳州的骄傲。”我说:“李觉民爷爷让我学习宣传我外祖父的事迹和精神,我想为外祖父立碑,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立个纪念碑,行吗?”后来在刘叔叔的帮助下,1999年的清明节,在我们老家的祖林里,为外祖父竖立了一块高达1.8米的纪念碑,李清溪老县长撰写碑文,市四套班子领导和东海、灌云、徐州的党史部门领导及外爷爷在世的战友及亲属出席立碑仪式。这是我遵照李爷爷的嘱托,为外祖父做的第一件事。
后来我作为烈士后代,当上了市政协委员。这时,刘叔叔已任市政协副主席,我又跟刘叔叔说:“刘叔,你看能否为我外祖父写个传记?把他的事迹记述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也让他的事迹流传下去。”刘叔叔听后很高兴,称赞我没有忘记先烈,是一个革命后代应当担当的使命。刘主席找来擅长写红色人物传记的周唯一教授,他们三次去江西苏维埃档案馆和北京的中央档案馆,费尽周折查找历史资料,走方烈士战友及亲属。周教授已经七十多岁了,他不顾年事已高,四处奔波,做了大量详实的调查及走访工作。传记完成后,经解放军出版社三次审查,终于正式出版了《娄梦侠传》。2006年8月23日,在迎宾馆举行了“娄梦侠诞辰100周年暨《娄梦侠传》发行仪式”,宣传部长顾勇主持会议,市里主要领导和北京、南京、徐州、连云港等地的党史部门及外祖父的战友与亲属一百多人出席仪式,解放军出版社的钱总编也专程前来参加活动。这是我遵照李爷爷的嘱托,为外祖父做的第二件事。
为外祖父“树碑立传”后,我对外祖父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认识,更加崇敬他。我觉得,外公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他与他的战友们为民族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是我们社会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作为烈士的后代,我有责任,有义务,把传承这种红色精神当作一生的使命去完成。于是,我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宣传外祖父与他战友的事迹。我曾写过两篇缅怀外祖父的文章,发表在《邳州日报》和《邳州文化》杂志上,还联系市电视台拍摄了宣传外祖父事迹的电视专题片,在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我还应邀到市检察院等单位做外爷爷事迹的报告,联系邳州文化编辑部做纪念外爷爷专辑。在政协提案中,我也多次撰写如何发扬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的提案。
当然,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还有许多想法要去实现:我想为外祖父与他的战友们建一个事迹陈迹馆;希望外祖父读过书的小学能命名为“娄梦侠小学”,并设立“娄梦侠奖学金”;争取把娄梦侠传搬上荧屏;建议用邳州革命先烈名字命名一些道路、广场,为他们建立塑像,让人们永远记住这些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让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