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随笔

    似乎是无师自通,很小时的时候,我便知晓八一就代指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人非生而知之,而今想来,师还是有的,那就是电影。

  乡村空寂的土场上,不知何时拉扯起银幕,电影开映了,方方正正的白色影布上,一枚写着八一两字的红色五角星,在雄壮有力的军乐声中闪烁着无尽的光芒,这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标志。不知因何,每看到它,雄赳赳、气昂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便会浮现在我的目前,心底就涌起莫名的热浪,暗暗地发愿,长大了,一定要去当兵。

  读书的时候,每年的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祭扫烈士。记忆之中,烈士陵园不大,松柏郁郁,庄严肃穆,这里长眠着人民英雄。通往陵园的甬道口,树立一块方碑,上面写着:“成英千上万的先烈,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踏着他们的血迹,高举起他们的旗帜前进吧。”红字,仿毛体,这段文字大约是毛主席语录。对着甬道是一座高大纪念碑,苍松翠柏掩映着,记忆最深的是纪念碑顶端,那枚巨大的凸起的红色五角星。三十余年的风雨剥蚀,许多记忆都模糊了、淡忘了,可烈士陵园的点滴记忆都很明晰,尤其是那枚红星。

  后来,学习中国近现代史,方知八一的来由。有时,望着八一、解放军这样的字眼,总会令我想到英勇、无私、高尚……之类的词语,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词汇披在他们身上,似乎尚有拘谨、苍白之嫌,他们的精神往往蕴在字面之外的可意会处。不是吗?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如同阳光一样,无处而不在,无微而不至,不给阴霾任何机会,例子随手即拾,远的就不说了,例举眼前的吧,五一二汶川大地震,其痛未远,恐怕谁都不会忘记。那一身橄榄绿就是希望,就是春天,就是阳光,就是雨露,他们出现的地方,死神却步。橄榄绿,解放军你有多一个别称。那也是八一的颜色。

  对着橄榄绿,我常想人总是有私心杂念的,绿色的军营是怎样的熔炉呢?从军营里走出来,人称战士,那是一块掷地有声的纯钢,一块普钢已焠去杂质。我们那儿曾有这样的说法:“好人不看青,好孩子不当兵”。看青,就是看护田野里的庄稼,很轻快的一种农活,这种活大都安排那些没有多少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而当兵的孩子大多很活跃,平日里调皮、捣蛋,叫他往东,他往西,叫他打狗,他撵鸡,有些不上路子。那时,老实、憨厚这样的字眼是宠儿。可就是这样顽劣的孩子,经过军营的历练,复原回乡,都让人刮目相看。我有一个儿时玩伴,就是鲜活的例子。上学逃课,游击到麦田里偷吃豌豆荚,那时小麦间杂豌豆,豌头袅娜地援着麦秸而上,很容易暴露目标,他常模仿者电影里解放军的动作,匍匐前进,绕过看青者的眼睛,悄悄地爬进麦田,我常常是受益者;夜晚,他会潜进生产队的驴棚,大约他想过一下骑兵的瘾;他若三天不打架,就会浑身不自在,他的脸没有好的时候,常被抓得似老千,村人提起他,无不摇头。而今却是村里致富带头人,成了一村之长了。

  绿色的军营,曾是我的儿时梦,当初不知是怎么一回事,而今,我似乎明白了。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