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周葆亮:雪的叩问

散文|周葆亮:雪的叩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下雪了。一大早起床,坚守着早起散步的习惯。可惜,铺天盖地的雪阻挡了我的脚步。瞅一眼小院墙角的那株梅,早已披上了素颜。哦,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这是卢梅坡把雪与梅融为一体的诗句,飘来一股梅的清香。范云的《别诗》,则有另一番情景: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我步入小院,双手捧起雪,靠近鼻尖,嗅了嗅,亲吻着,欣喜着,陶醉着,沉浸在雪的世界里。举目大地,眺望大运河,心中流淌着毛泽东的诗句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你是洗涤大地的清洁剂,你是涤荡污垢的清道夫吗?生怕惊扰你的美意,我小心翼翼地牵出自行车,慢慢把自行车推出小院,推到运河大堰上,攒足劲,一偏腿,上了自行车,骑行在运河大堰上,骑行在风雪里。大运河里,只有停靠在岸边的几艘船只,穿上覆盖着皑皑白雪,映入眼帘的只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情景,哪有柳宗元《江雪》里描述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哦,太早了,我起来的太早了吧。听,有声世界来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犬吠声打破了凌晨的宁静,风雪夜归人咔嚓咔嚓的脚步声,不是这雪的歌者在歌唱吗?我想借用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的“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改写大运河的风景: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运河二月晴。但愿能实现这一美好愿望吧。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不知为何,我的心里突然出现了关汉卿的《大德歌·冬》。雪花落在我的头发上,使我一下子变成了满头银发,雪花扑在我的脸上,飘进我的耳膜,时刻提醒我,骑着自行车,慢点,再慢点。韩愈的《春雪》一下子钻进我的胸膛: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哦,原来,大雪知道,刚刚过去的2017年,我们明显“贫雪”呢。我抱怨2018年的第一场雪来得迟了点,假如能在流行感冒到来之前就该降临人间,那会免去多少感冒患者的痛苦啊。庆幸的是,雪,还是来了,覆盖着大地,滋润着人间。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在运河大堰上,骑着自行车要到哪里去?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卢梅坡的《雪梅·其一》提醒我,身上早已一身臭汗了,该往回骑了。我这才调转车头,骑着自行车,顺着运河大堰原路返回。心中准备着,回到家里,打开手机,领略骚人搁笔费评章的韵致。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白朴《天净沙·冬》)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微雪。(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下雪了。白皑皑的雪,是大地的被褥,苍茫大地,只有在雪的包裹中才能清醒头脑,弄清理智。雪是洗涤大地的清洁剂,雪是涤荡污垢的清道夫,并非强加给雪的溢美之词。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