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饺子王早点铺
作者:冰雨
“民以食为天”,国人一直对美食情有独钟。什么川菜,粤菜,鲁菜,等等,无论从色香味还是花样,都各有干秋。不过要说主食,饺子肯定得位列前端。更是我国北方人的美食,每年的冬至那一天,民间就有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的远古传说。寓意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一个冬季都会平安度过,期盼着来年五谷丰登鱼满仓。俗话说: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不妨让我们走进颇负盛名的这家主打饺子的早点部尝一尝。
“饺子王早点铺”。既然敢称王,必然得有非同一般之处。据老板娘姚永梅介绍,此店已开了ニ十多年,也算是老店了。这些年来,食客一直络绎不绝。回头客也是只增不减。纷纷称赞这里的饺子和包子个大、馅足、皮薄。
这里的饺子分水饺和蒸饺,只轻轻咬一口,浓汤四溢,齿颊留香。馅有荤有素,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不掺假,凭良心开店,既干净卫生又让每一个食客满意而来尽兴而归。
二、大粮仓酒店美味一红豆粥
作者:胡敏
座落在邳州市运河镇华山路东侧的大粮仓饭店,于2015年5月27日挂牌营业。主营的红豆粥是方圆几百里出了名的。
相传,古时候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依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一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成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的果实,伴着姑娘心中的思念,慢慢的变成了地球上最美丽的心形种子一一相思豆。
红豆之所以那么广为人知,距唐代诗人王维的诗《相思》也有很大关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因为王维的诗,让红豆赋予了美好的意义,很多人也因此知道了红豆,去了解红豆。
吃红豆的好处很多,它有利水消肿的功效,能够去除体内滞留的水液,对于小便不利、痈肿热毒、水肿胀满等病症有一定的调理作用;红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铁元素,可以益气养血,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缺铁性贫血;红豆还有理气、通经的作用。血滞经闭的女性吃红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使经血通畅。
红豆有很多种吃法。最常见最方便的吃法就是煮红豆粥。红豆粥的做法是:准备适量的红豆,清洗干净后泡两个小时。将小米清洗干净,冷水下锅,放入泡好的红豆,煮一个小时左右即可食用。
该酒店的做法是:将红豆洗净,冷水浸泡两三个小时,然后沥干水放入碗中用保鲜膜封好,再放入冰箱冷冻四小时左右。大家知道,一般的物体是热胀冷缩,而水变成冰,却是热缩冷胀。红豆在冷冻时表面会结一层冰,表皮会随冰一起胀,因此红豆表面就会裂开一些细缝。此时,我们在放入烧开的锅中与米一起熬煮,就很容易煮烂了。
红豆因为是红色,熬出来的粥颜色也好看,每一口都会觉得有一种大米和红豆浑然天成的香气刺激胃蕾,给人一种满满的食欲。这是一款四季皆宜,老少喜欢的食品,也是众多美味食品中不可替代的一份情结!
三、老鹅煲
作者:刘波涛
在邳州市东兴西路(邳州窗帘城对过),有一爿小酒馆(南京烤鹅老店),每天人来人往煞是热闹,问其原因,是这家有“老鹅煲”这道独特菜系,为一探究竟,满足蠢蠢欲动的“馋猫”欲望,近日某个晚上,我便邀上六位朋友一同前往,共品“老鹅煲”诱人的风味。
来到小酒店得知,饭店老板原来对外经营却是烤鹅、烤鸭和其它各色熟食。因他有一手清炖“老鹅煲”的绝活手艺,在每天熟食小店繁忙经营之余,为满足朋友们的馋胃和架不住他们得极力规劝,小店老板便挤出时间,在熟食店后院每天开办一桌酒席,以此来满足大家的需求,主菜就是他怀揣绝技的“老鹅煲”。
自从“特殊餐桌”开办后,抢先一步尝到“老鹅煲”美味甜头的吃户们,他们开始一传十十传百,从此慕名而来的叼嘴吃客便络绎不绝、门庭若市,生意火爆得一塌糊涂,甚至到了如要前来就餐,需提前一个礼拜或半个月进行预约。
我们一行七人刚走进烤鹅店老板的小庭院,远远就闻到“老鹅煲”飘出浓浓诱人的香味,浓中带香香中含绵,此时已是菜不醉人人自醉啦!我们七位围桌就坐,既来之则吃之,急催上菜,待“老鹅煲”上桌后,我急不可待地掀开“老鹅煲”的锅盖,霎时那阵阵幽香随着翻滚的煲汤慢慢飘向四方,勾人诱胃的香味,便顺着贪婪的鼻孔侵入大脑流入肠胃,太舒服啦!尚不吃已陶醉三分。急不可待,我们几位的眼睛齐刷刷同时射向锅里,看满锅白汤翻滚,鹅肉跳跃竹笋暗暗偷笑,好似在挑逗前来就餐者,去热情地亲吻它们。夹上一块滚烫鲜美的老鹅肉,慢慢放入嘴里细嚼慢品,那是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过瘾,香在嘴里美在胃里,一边吃着老鹅肉一面慢慢地喝着、品着浓香的老鹅汤,那舒服的感觉真是无法形容,喝了一碗不过瘾,那就再来一碗,此时真是神仙过的日子。
听饭店老板介绍,“老鹅煲”煲出来的肉和汤不但好吃好喝,它还有一定的养生保健作用。老鹅汤具有补阴益气、暖胃开津的功效。鹅肉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B等营养成分,脂肪含量低,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对于四肢无力、消瘦乏味、面色苍白、精神倦怠、恶心、少食、消渴等不适可以起到缓解作用,十分适宜一些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的人群食用。真是不吃不知道吃后还有疗效,何乐而不为呢?那就狂吃起来吧。
佳肴配美酒,席间我们七位朋友开怀畅饮热闹非凡,一个多小时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而过,人人酒足饭饱桌菜一扫而光,“老鹅煲”吃个底朝天,此时人人面带满意的笑容,腆着肚子潇洒扬长而去,嘴里还不停地念叨:“好鹅煲!好菜!下次一定再来”。
“映湘红”一绝——扒猪脸
作者:周峰
扒猪脸俗称扒猪头,是江苏省邳州市“映湘红”酒店的传统名菜。据店家汤海潮经理介绍,酒店自2016年经营以来,因有扒猪脸这道菜而闻名遐迩,每天食客络绎不绝,如今,为了能享受这道菜,必须提前预约。
扒猪脸真是名不虚传,味道独特,香而不腻,入口即化,深受赞誉。殊不知扒猪脸还有鲜为人知的典故。
表面就会裂开一些细缝。此时,我们在放入烧开的锅中与米一些熬煮,就很容易煮烂了。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北方人在“二月二”龙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了,“二月二”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就是吃头。“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工序,历经十多个小时的修炼,才能端上餐桌。吃映湘红的“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吃着现代“扒猪脸”,回味五千年的餐饮历史,恰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现。“扒猪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效果。更为可喜的是酒店与外卖小哥联手,让消费者不用到饭店,坐在家里就可尝到美味的“扒猪脸”。
还有一个传说是:宋代《仇池笔记》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人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一个喝得烂醉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日:“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看起来这扒猪脸不光是一道佳肴,而且还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呢。
酒店厨师吴晓泉他介绍说:做扒猪脸主料是猪头半个,约1500克左右。调料为:桂皮、酱油、肉桂、白砂糖、白芷、黄酒、盐、八角、味精、大葱、大蒜、姜、花椒。具体操作是:先将猪脸刮净绒毛,用清水刷洗干净。再放进沸水锅里面煮十五分钟,捞出洗净。然后把以上这些辅料放入沙锅内,加高汤烧开,打去浮沫。将汁猪脸放入沙锅内,大火烧沸,改小火慢炖,直至其熟透捞出猪脸,皮朝上摆入盘中。取焖罐中适量的汤汁放入勺中,然后将汤汁浇在扒好的猪脸肉上。最后一道工序是:把纯黄豆油适量烧热,放入蒜苔,花生碎米,干红椒瓣,炒香,浇上即可。
五、酒厂牛肉拉面
作者:周峰
在邳州运河酒厂附近,有一家拉面馆,原名叫:酒厂黄家牛肉拉面老店,1993年经营至今约30年,由于信誉好,名声远扬,十里八乡做拉面的人都愿把自己的店名写成:酒厂牛肉拉面。为了保护自己的品牌,现在更改为:酒厂黄文江牛肉拉面老店。邳州酒厂牛肉拉面从创立至今,至始至终注重美食的健康与服务的品质,为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的食物,让您吃的舒心,吃的放心。深得消费者青睐和认可。
这个拉面馆,量大味足,有大小碗之分,每碗都放上一层片状牛肉,以及切碎的香菜,地道的牛肉老汤,看起来就十分的诱人,再佐以邳州驰名的红椒和芝麻制成的椒油加上白蒜泥,搅的食客胃口大开,馋涎欲滴。别说看着,就是想起来也想吃。如今,邳州酒厂牛肉拉面的加盟店也逐渐多了起来,大家最认可的还是位于邳州市城西酒厂这个老店。
该店以诚为本,货真价实,使用的是国标面粉,采用的是新鲜牛肉,精心制作合成,食客普遍反应是:面足、肉多、味鲜。拉面因为其劲道的口感和美味的汤料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而与此同时,拉面在冬季还可以起到驱寒的作用。
六、回民饭店美味一蛇汤
作者:李文祥
提起古运河美食,首屈一指的便是“回民饭店”的蛇汤。传说乾隆下江南途经徐州的时候,见徐州的老百姓一大早就排着长队。乾隆很好奇走近一看,原来是买汤的,就想什么汤能这么好喝,于是问排队的百姓:“这是啥汤?”其实这种汤并没有什么名字,老百姓想皇帝说叫是什么就是什么吧,于是顺口答到:“对,就是啥汤。”后来经过演化成了蛇汤。
蛇汤由牛大骨熬八小时,加上面粉洗出来的淀粉,去皮小麦,花生米,鸡丝,葱沫,姜末,白胡椒等,调制成的美味佳肴,令人垂涎欲滴,如果在冲个鸡蛋,泡上两根油条,再来盘豆腐更是美味绝伦,回味无穷。
此汤能治风寒感冒,喝了一次,立竿见影,连喝几天,彻底治愈,永不复发。“回民饭店”现更名为“蛇汤老店”,由“回民饭店”传人马步珍女士在邳州市文化路传承发扬,原汁原味,门庭若市。
评论列表(4条)
民以食为天,邳州美食更为先,几位老师大作朴实接地,真实不虚!大赞赞赞赞赞!
祝愿大美邳州舌尖上的美食!走进千家万户!
《长江文学》邳州创作基地一行六人辛苦两天,冒着36度高温采访、品赏了六家早点铺、饭店,好不容易得到第一手资料,大家辛苦了!
吃在邳州,快乐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