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佳园”让我们聚到一起(刘波涛)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趣味相同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如同有磁场一样,慢慢地将他们聚到一起。是平时喜欢文学的爱好,让我走进了“文化佳园”。

在求学期间,我就喜欢文学,下学就业后,在每天紧张的工作之余,都要挤出一点时间看看书。在同学杨光正的影响下,我一时心血来潮,于1985年开始动笔习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1986年《徐州电力报》的某一期,在报刊的中逢居然凸显了我文章的铅字,报纸上也有我名字啦!此时此刻报上的豆腐块,着实让我激动好几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就是这么一个豆腐块,激励我在写作路上起航。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我埋头刻苦辛勤努力下,我所写的新闻稿件先后在《中国电力报》《华东电力报》《江苏电力报》《徐州电力报》《徐州日报》《邳县经济报》《江苏民间文学》等报刊杂志上陆续刊登。

1997年,只因工作职务变动,时间和工作的压力,让我忍痛搁笔近20年。2016年初,经同学杨光正的引荐,我有幸结识了邳州文坛泰斗徐景洲老师。交谈中,徐老师了解我的过去后教导我说:“爱好什么是一个人的天性,然喜欢文学是人生最高境界,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韧性和坚持,只有坚持才能实现你理想目标。现在我开办网络媒体‘文化佳园’,如有兴趣,不妨在动动笔往这平台投投稿”。一石激起千层浪,徐老师的一席话又刺激我写作的欲望,内心动笔的蛔虫又在蠢蠢欲动。还别说时间不长,相隔近20年初次提笔,所写散文“话说白门楼”居然在“文化佳园”给发表啦!

写作欲望再次燃起,在我不断地努力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文化佳园”网络平台发表我作品80余篇。真是功夫不负用心尽责的人,汗水不会白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的写作水平在时间的磨炼下,逐步有所提高。

为了振兴邳州文坛,不断发掘和培养文坛新星。2018年春节,徐景洲老师高瞻远瞩,想在邳州率先筹建“文化佳园网络作家协会”,我有幸也在筹备会人员邀请之列。“文化佳园”媒体平台,让我结识了邳州文坛的老前辈名作家以及后起的文坛新星。在那浓浓文学氛围中,让我吸收满满地正能量和文化知识,和这些文人聚在一起心情无比舒畅,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尽的事,此时文学海洋让我自由自在地飘荡。

“文化佳园”真好!是它助我一臂之力,在文坛道路上越走越宽。

作者简介:刘波涛  喜欢文学,江苏省、徐州市及邳州市民间协会会员,徐州杂文协会会员,大运河文化研究会理事,邳州文化协会会员,从事电业工作,自1985年开始习作,作品先后在《中国电力报》、《华东电力报》、《江苏电力报》、《徐州电力报》、《徐州日报》、《邳州日报》、《江苏民间文学》《乡土汉风》、《大运河文化研究》《邳州文化》《用电管理》《农村电工》及多家网络媒体,多家报社,杂志社等发表文章。

 

 

特别声明:本站的文章内容由用户投稿和系统自动采集,不保证其真实性,敬请自行核实内容的真实性,本站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违规文章举报入口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