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洒亲碑忆父母(王以太)

2000年是个千僖年,是人生难得一遇的好年头,是人们心目中大吉大利、欢乐喜庆的好时辰,商场兴业、店铺立市、基建破土、婚庆大典都想选择在这良辰吉日里进行。因此,我也琢磨着在这一年能给父母亲竖碑,以了却多年心愿,算是尽一点孝心吧。过了春节,在一次家庭聚会中,我的竖碑建议取得了共识,我便立即密锣紧鼓的准备起来。找碑匠、选碑材、拟碑文、定碑型、跑现场,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赏的把墓碑做好,并订在2000年清明节前夕竖碑。竖碑前的头天晚上,一切准备就绪,静下心来,觉得能亲自为父母亲竖碑而感到高兴,但一想到父母亲艰难困苦的一生又觉得心酸,大孩子王军甚至泪流满面,他是他爷爷一手带大的,今天能参于给爷爷奶奶竖碑,不难理解心里是激动的,也是幸福的。而我的心酸则是想到父母亲的过去,特别是母亲的早逝给我带来的巨大冲击,那种难以铭状的痛苦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当时是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我正在运河师范学校上学,记得寒假后刚开学不久,一天早饭时间,班主任米振荣老师来到饭厅,亲手交给我一纸电报:“母病重速回。”并安排我立即回家。我恼子里一片空白,开学来时娘还好好的,怎么突然重病了呢?我随即跑出饭厅,向火车站奔去。在八集站下车后,又专门到八集医院转了一圈,幻想能在医院里看到前来看病的母亲,结果落空了,直到走进庄里才知母亲己经去世。当即号淘大哭,跑回家中,当一眼看到灵床上的母亲,更是悲情难抑,几次扑向母亲,皆被家人拉住,在家徒四壁的两间草房里,有人提醒我最后再看一眼娘吧,我泪眼模糊的看到娘无声的躺在灵床上,花白的头发顶着她经常戴的青色旧头巾,瘦弱的脸颊上似有泪痕,看似双目紧闭,其实我看到仍微微闪开一线缝隙,母子心灵相通,定是娘在等待并想再看一眼她常掛念的不放心的小儿子吧。也肯定是无钱买衣服,身上仍穿着她长年穿的带大衿的旧粗蓝布掛子,我攥着娘的枯瘦如柴的冰凉的手,心如刀绞,泪如雨下,再也听不到娘亲切的声音,看不到娘慈祥的面容了。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仃下笔来,擦一下满面的泪水,平静一下滚滚的心潮,再慢慢回忆一下母亲的音容笑貌。

    我的母亲一生勤俭,朴素善良。日夜劳作操持着家务,靠着勤俭,日子也还过得去。只是到了三年困难时期,天災人祸弄得一贫如洗,母亲一时难以适应,天天愁容满面,又心无良策,加之家庭变故更是雪上加霜,大哥早年牺牲,二哥重病住院关外,二姐逃荒东北,我正年幼上学,前途难卜,在困难面前,她看不到希望,茫茫苦海,何时是个尽头?自己又无办法,从此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在郁闷中,为了生计常寻问别人是怎么吃的、怎么过的,自然设有答案,在重重压力下,再也无力支撑,便想一了百了,虽有父亲多方开导,总是说不到她心里去,在一阵迷茫中误进了天国。

    我在悲痛中慢慢回过神来,看来回天无力,只好面对残酷的现实,处理好母亲的后事。一个穷学生无钱无权无势,只有靠父亲一人支撑。由于事发突然,没有任何准备,无钱购买棺木,只好砍伐家后的树木,找木工做了一付不足二四的柳木棺材,无钱买寿衣,仍是平常衣着。出殡那天,只顾了一吹一打两个人的响手,由于饭食太差,响手还抱怨没吃饱。好在有亲房近业一齐邦忙,抬着薄薄的棺木,在夕阳残照里,安葬在北湖大哥的坟墓旁,就只有大哥来陪侍左在了。

    我们兄弟姊妹五人,给娘送葬的只有大姐和我姐弟俩,更使我内心悲苦,面对己经失去的母亲,更暗暗埋怨自已,为什么不能早点挣钱,来实现自己对母亲的一个小小心愿,还是在我刚上运师时,看到娘的衣衫褴褛,曾不止一次的想过,在我毕业当老师能挣钱时,首先给娘买一块红布料,做一件新棉袄,买一条新头巾,也好叫娘穿的好一些,此时这一切都成了泡影。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我的记忆中,没有看到过娘是如何休息的,所见到的都是娘的忙碌的身影,烧火做饭、翻地种菜单、针线洗浣、织布纺线、割麦打场、除草拾棉,从设见她老人家清闲过。别的不多讲,就拿我上学来说吧,是娘领着我到圩里楼院子去上小学,是娘天不亮烧好萝卜汤,让我吃上热乎乎的早饭去顺集上高小,是娘每星期给我烙好一包煎饼,带着去八集上初中,是娘一针一线给我套的棉袄,让我走进了运师的校门。而我却寸恩未报而枉辜母爱啊……..好在后来我终于工作了,才有机会向父亲作了力所能及的回报。记得70年代初,工作几年后,工资一月仅三十多元,生活仍不宽裕,但看到父亲年老体衰,便设法挤出生活费,用一个半月的工资,花48元在徐州百货大楼给父亲买了一件羊皮袄,回来再做上袄面子,看到父亲穿在身上,心里才好受些。

    父亲也是一生辛劳,耕田耙地,春种秋收,风里来雨里去,一身蓑衣一腿泥。到老干不动了,还在生产队棉花屋里看棉花,没有清闲过一天,一辈子干了多少活,谁也数不清。八十多岁临终时,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知道父亲身体不好,周六中午我提前下班从运河赶回了家(那时无双休日),到家一看父亲已在弥留之中,昏迷不语,我给喂了一点水,就又清醒一些,怔怔的看着我,我喊一声:大,他再次瞧瞧我,便慢慢闭上眼睛走了。家人告诉我,一天都是这样迷糊着,可能就等你回来看一眼才走的吧,我的眼淚夺眶而出:“大,儿子无能为力了,九泉之下安息吧。”遗憾的是,为了不火化,后事连殡也没送,夜里偷偷的到墓地安葬,没有惊动任何人。

    忽然一阵电话铃声警醒了我,是德文询问明天竖碑时现场如何安排。我的想法是自己家的私事,不宜警动更多的人,只须本家及至亲和近房几家参加,请母亲娘家人来,并请德高望重的明文叔主持。第二天事情办的很顺利,早起将碑从县城请到老家北湖墓地,也许是苍天有眼,父母护佑,在众人努力下,很顺利地竖好了墓碑,披上了红子,明文叔主持并作了简短介绍,在鞭炮声中,亲人依序行礼毕。参加仪式的人,除本家及家族近房外,还有母亲娘家人本林二哥和本义四哥之子文言。

    属稿既竞,清明将至。仅以此文祭奠父亲母亲,“娘、大,九泉之下安息吧”。我是流着泪写完这篇文稿的,这泪是悲泪,是想起母亲一生苦难又早逝的痛苦泪,是想起父亲一辈子劳累又坎坷的辛酸泪。但这泪里也含有喜泪,可以告慰父母的是,我们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今天我们有饭吃了,而且有了好饭吃,今天我们有钱花了,而且有了余钱。对此我们不会忘记那不堪回首的往事,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墓前竖碑,只是尽儿孙们的一点孝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是无论如何也报答不完父母亲的大恩大德的。

    父爱无言,母爱伟大。泪洒亲碑,难以报答。千言万语,也道不尽我们的哀痛和思念,最后谨以一首小诗来表达我的一片心声吧。

清       明

寒食素衣过清明,祭祖茔前情悲生。

扶幼育儿父母爱,精忠尽孝子孙情。

墓前痛洒亲碑泪,身后再垂报国功。

忠孝传家薪火旺,耕读立世万年兴。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