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声声唤春来,最忆少年踏青时(杨太平)

柳笛声声唤春来,最忆少年踏青时(杨太平)

清明,虽然乍暖还寒,小雨却淅淅沥沥洒满了城市的角落,看着公交站台两侧发青的香樟树,远没有记忆里的农村来得春意盎然。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小时候母亲的歌谣响在耳边,此时已经出了正月,正是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好季节。

   于是,带着儿子走到附近的公园,沿湖领略早春的感觉,无需撑起折伞,任由雨丝划过脸庞。道旁的草坪上落满了毛毛虫似的柳树的花序,儿子却不识,我告诉这是柳树的种子,是可以生根发芽的。

   孩提时,我家就住在大运河的堤岸下,河套的沼泽里孕育了一望无际的柳林,蜿蜒着伸向东方。每至清明,柳树翠绿,柳枝婆娑,柳絮飘舞,柳笛声声……在艳阳高照下,我们沿着大堤举着红旗,唱着歌儿,排队去王杰陵园扫墓。

   那时没有多少玩具带给童年,春天来了,男孩子不折繁花偏折柳,折下一段铅笔粗细的柳枝,在手里反复地揉搓,直到把树皮搓松了,然后咬住柳枝,双手轻轻一拉,一截筒状的柳树皮就下来了,用小刀在一端削去绿皮,一个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柳笛就做好了。放在嘴里一吹,就能发出呜呜的叫声,粗枝声音低沉,细枝声音响亮,你高吹一声,我低鸣一声,声音此起彼伏,婉转动听,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童年幸福的旋律。

那时候的我们虽说笨手笨脚,可每个孩子几乎都会制作柳笛,含在嘴里略显苦涩的柳条味儿,仿佛就是那个岁月的纪念。亲手制作出成品后,一边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边吹奏出委婉的笛声。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抓着柳枝荡秋千,用柳条编成帽子打游击,河边的柳树林不但是我们的童年乐园,也是我们柳笛悠扬的欢快梦境……

   记得班里有个胆小的女孩子,什么名字不清楚了,初中之前就随父母搬迁到外地了。那是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白净净,说话嘤咛有声。有一次放学路上,看到我们爬树折枝做柳笛儿,非要一支柳笛学着吹,只是任凭她小脸憋的通红,小嘴鼓起多高,也发不出一丝响声,惹得我们前仰后合。转学的时候,她的眼里满是泪水,还是说喜欢柳笛的清脆声。同学们望着女生长长飘动的秀发,如同芊芊舞动的柳条,多像一棵“美人柳”啊……

我喜欢柳笛的声音,如今听来,仍能唤起许多沉埋的记忆,仍能想起无数熟悉的面孔。一曲柳笛,那是春天的心曲,侧耳细听,似在河畔,似在村边,又似在记忆里月光下的茅屋前。

 

(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