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一位身兼两项神圣使命的年轻母亲,白天处理繁忙的单位工作和繁琐的家庭衣食住行。晚上待丈夫、孩子入睡,夜深人静地时候,便挤出宝贵的点滴时间,阅读精神食粮并书写读后感受。精神可嘉值得颂扬!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的信息接受频度、生活节奏都大大加快了,身心疲惫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通向幸福的捷径,《积极的力量》给出了答案。
市面上兜售心灵鸡汤的书籍林林总总,水煮系列、戏说之流等等都不一一列举了,大都是以个案去推导一般,不具有可重复操作性,自然也就属于个人呓语。《积极的力量》作者哈里.埃德而森是著名风险投资者、成功人士。他侃侃而谈,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经历谈起,点滴琐细而不失平和与幽默。作者阐述了幸福的意义及进阶幸福所需的必要条件:健康、聪明、富有。作者结合自身经历,从方法论层次上提出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润物无声,值得一读。
所述内容太丰富,不一一列举。但是作为通向幸福的基础――学习,这一点是毋容置疑的。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点深得我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好、乐。对此,我深有体会。
我的少年时代,物质匮乏。上小学的时候,我基本没有课外书可供阅读,这样反而激起了我的学习兴趣,在这种困境中,我发现了《新华字典》。 对,就是那种小开本的小学新华字典,我就仔细琢磨这本字典,像小孩子把玩他仅有的玩具一样,不是翻阅,是每一页、每一段、每个标识、每个字符都去精读和研究,这促使了我文字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识字多了,阅读自然就顺畅而广泛了。后来,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得到了一本作文选《我的……》,萃集了全国同一时期上百篇优秀作文。我如饥似渴,沉迷其中。从此,我打下了写作的基础,产生了爱好文学的思想萌芽。真的,直到现在我还感谢这两本书,至今我的很多写作手法、思维方式、谋篇布局都由此发轫。它们给了我最初的兴趣导向。当你把学习任务升华到一种兴趣和爱好后,它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了。
有了学习的兴趣固然很好,但要长久的保持这种兴趣爱好,还需要适当的刺激和鼓励,以此形成正反馈效应。作者少年时代贫穷,对幸福的满足感更强烈。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全校作文征文,我在作文选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巧妙重新构思,写出了一篇质量较高的范文,幸运的被贴在学校的展览橱窗里,不时有全校师生走过并阅览。这给了我幸福的刺激和不小的压力。因为这篇作文整整写满了五页标准稿纸,也穷尽了我的构思。从那以后,我更加用心地去构思和写作,当然也不断有范文被贴进橱窗。所以,积极的、有益的小小的奖励和刺激对提升幸福感是有很大帮助的。
后来我在工作中也不时会碰到问题和困难,我就问自己:既然选择了这种工作,为何要惧怕面临的问题呢?想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问题本身。《积极的力量》作者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楷模。当我不断地攻克一个个难题,满足与幸福感油然而生。
由此我想到了女儿的教育问题,我的女儿六七岁的时候,对很多方面诸如绘画、写作、阅读、乒乓球、钢琴等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就放手让她全面学习,渐渐地,她在钢琴方面表现出专一的爱好,我就特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果然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她也更爱弹钢琴了。所以,兴趣的持久度是幸福感的必要保证。
更健康、更聪明、更富有是通向幸福的捷径,让我们牢记这一点,而实现这些的基础是学习,学习是通向成功的唯一法宝,兴趣是学习的必要保证。
这就是《积极的力量》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