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农民画是由传统民间绘画发展演变而来,以自由夸张的手法、强烈的色彩、浓厚的乡土气息为特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掘、培育、壮大,已成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的一种新的绘画形式。
邳州农民画的辉煌起于1955年。这年春天,陈楼乡新胜一社农民张友荣、张开祥,根据本社饲养员损公肥私的不良行为,创作了配有打油诗的讽刺批评画《老黄牛告状》,在群众中引起轰动性效应。县政府和文化部门调查情况后,随即在农民中大力推广反映社会生活的绘画活动。全县各乡先后成立了各类美术创作小组,成千上万的农民拿起画笔,纷纷用锅灰水、红土、槐豆汁等自制颜料在墙上作画,表达他们对农村火热生活的赞美之情。1958年,农民画形成创作高潮,全县骨干农民画作者达2000多人,村村有壁画,家家户户画满墙。农民画,将原始绘画艺术的粗犷浪漫,民间艺术的朴拙自由,漫画的夸张与宣传画的直率融合在一起,经《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邳县的农民画活动被政府部门定位为“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并在全国加以推广。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调邳县农民画赴京展出,组织召开推广座谈会,全国多家出版社出版了以介绍邳县农民画为主的理论书籍、画册达40余种。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邳县农民画的新闻简报进行报道,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国内外各界学者专家纷纷给予邳县农民画以高度评价,指出邳县农民画开创了中国美术史及世界美术史崭新的一页。1960年8月13日,在全国第三届“文代会”上,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了邳县农民画作者代表,并嘱咐说:“你们邳县农民画搞的好,要坚持生产,坚持业余,扩大队伍。”1978年,邳县农民画摆脱了“文革”极左的创作模式,回归民间,再度掀起创作高潮。并在南京、济南等地举办展览。1988年,邳县农民画再一次进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1991年,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邳州农民画题材丰富、手法多样、色彩明快,吸取融汇了传统民间艺术精华,运用夸张、抽象、变形的现代手法,构图饱满,且具有强烈的装饰色彩。农民画描绘家乡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亲切动人的农家生活,气氛热烈的劳动场面和欢天喜地的节日庆典。作品质朴大胆,生动鲜明,天然成趣,表达了农民内心的喜怒哀乐,寄托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是农村生活的艺术化记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
50多年来,邳州农民画经久不衰,生机勃勃,成果丰硕。累计创作作品数十万件,其中1000多件获国家、省、市级奖励。大量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及个人购买收藏。
评论列表(1条)
谁说乡间无高人,高手就在咱乡间,锄头蘸墨绘山河,银剪剪出美家园!大赞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