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贴门笺,是邳州人千古不变的规矩。
门笺,又叫“挂门钱”、“门钱”、“吊钱”、“过门笺”、“门吊子”。它是春节时张贴悬挂在门楣上的五彩剪纸。门笺的来历,据说和爆竹一样,都是为了驱赶那个叫做“年”的怪兽,爆竹是以其声音来吓唬“年”,而门笺则以飘动的颜色来刺激“年”的眼目。
中国贴门笺的习俗历史悠久,古代就有以幡胜表达意愿的风俗。在《后汉书·礼仪志》中就已经有了记载。唐代,门笺的雏形渐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说:“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唐代诗人韦庄在《春盘》诗中这样描述:“雪圃乍开红果甲,彩幡新剪绿杨丝,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贴绣楣。”到了清代,门笺正式成形,清代诗人周宝善为其作年俗诗说:“先贴门笺次挂钱,撤金红纸写春联;竹竿紧束攒前帚,扫房糊窗算过年。”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还为它作了详细的注解:“挂钱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可见,挂钱的历史由来已久。而今人对它的喜爱,又多了一层原因,那就是把“门钱”挂在门前檐下,预示着新的一年中,财源会滚滚而来。
邳州刻制门笺艺人众多,遍布各乡镇,如铁富镇南冯场村、宿羊山镇沙埠村、土山镇大黄庄村、港上镇范家村、岔河镇良壁村、运河镇邵场村等。20世纪80年代前,每年秋收后、春节前,这些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参与门笺的制作与销售,远近闻名。至今,邳州仍流传着古老的民谣:“泇口的大姐会插花,黄庄的门笺使车拉。” 可见,邳州的门笺制作,在很早以前就已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销售市场。现在,每年过了腊月二十五,邳州城乡的集镇上都设有门笺、春联专卖场所,构成一道花花绿绿的风景线。
如今的门笺,用料与构图逐步改变,雕刻技艺不断提高,但先人留下的制作套路丝毫未变。五色挖补换色门笺是邳州独有的制作技艺,仅用五色彩纸,将堂子图纹巧妙的变化穿插,使门笺的色彩变化万千,五彩缤纷。挖补换色门笺主要是通过“换堂子”来实现。所谓“换堂子”,就是把每套刻制好的门笺,外框不动,将内部的纹样相互调换。如大红外框配绿堂子,绿色的外框配黄堂子,依次类推。将换好堂子的门笺,在背面用胶纸粘连即成。门笺的尺寸有32开、16开、8开纸为多,也有4开或对纸刻制的特制门笺。门笺五幅为一副,用色彩艳丽的五色电光纸制成,五色即大红、粉红、黄、绿和蓝。门笺的纹样有人物、花卉、龙凤以及各种几何图案。每一副门笺均以象形的寓意纹样或吉祥的语言组成。如:家和万事兴、天地人同春、福禄寿并至、万事皆如意、忠厚传家远、家居黄金地、人财两兴旺等等。
邳州人大年三十吃过早饭,家家户户就开始贴门笺和春联了。贴门笺有个口诀,头红二绿黄当央(正中),绯红老蓝(紫)贴在门西(左)旁。为什么把大红色的门笺贴在门楣的右首?因为,按堂屋的方位,右首为东,东为上,寓意“紫气东来”。
邳州人贴门笺和春联还有讲究,春节的前一年,家有长者去世,春节时,不能张贴春联和门笺,称为“白门”;第二年可贴纯蓝色或紫色的春联和门笺,称为“素门”;第三年方转入正常。乡间还有一个说法,就是贴上的门笺必须于正月初五(小年)前撕掉,否则会让闺女家贫穷。因此,过了大年初二,妇女们带着孩子串门子,未进门先举起孩子去撕扯门笺,撕光了邻人也不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