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北航务处徐州中心最近召开的一次老同志座谈会上,围绕喜迎“二十大”的主题,回顾了党的光荣奋斗历史,畅谈了苏北大运河的巨大变化,赞扬了航道、船闸历代职工干部的无私奉献。虽多年过去了,许多离退休的老同志仍历历在目;而更多埋头苦干的新老职工们,也一如既往地生活战斗在大运河航道上,继续为水上交通安全事业,为京杭大运河的春天作出新的奉献。在这个光荣地战斗群体里,我想起了先后在刘山船闸、邳州航道站工作战斗过的巾帼战士——再过几年就要退休的张淑娟同志。几十年来,她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优異成绩,为苏北大运河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从一个刚踏入职场的青春少女到身披硝烟战袍的一线战将,不管做什么工作,守什么战位,她都毫不犹豫接受,勇往无前地战斗,顽强拚搏在生产笫一线,耗尽了心血,洒干了汗水,献出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为苏北运河航道的安全畅通、为建设现代绿色航运、为构筑大运河国家公园奉献出了一切力量……
一九八八年,高中毕业的张淑娟,走出学校大门,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各行各业迅猛发展,大运河也掀开了新的一页,刘山船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新机械设备,扩大职工队伍。“苏北处”通过邳县劳动局公开面向社会招收适龄人员,招工海报贴在县城最显眼的市中心十字路口,但几天下来应者廖廖,纠其原因: 刘山船闸地处远离城镇的宿羊山脚下,自然环境不好,生活条件不佳,许多人看到招工海报后,小青年怕苦不愿去,家长也舍不得孩子去,害怕到那里吃苦受罪,交通不便离家又远更不想去。张淑娟一番考虑,却毅然报名应考,从而走进了刘山船闸的大门,走上了服务大运河航道事业的光荣岗位。
俗语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的刘山船闸还很简陋,除了四座闸楼还有点城市风貌,办公地点就是几间平房,一个小院,除了门前几排水杉树,更没有什么绿丛花草。与周边农村没有差别,与想像中的城市判若两个世界。职工们除了按时上班开闸,也没有什么误乐活动,桔燥无畏的生活,单调重复的开闸放船,也让这些刚去工作的青年职工产生了一种失落感。离家远的甚至离家近的居住城里的新招职工和由知青安排来的职工因此走了一部分。但作为新来的女职工的张淑娟没有走,她与大部分同志留了下来,坚持向老职工学习,逐步适应船闸生活环境;努力向学习生产知识技能,掌握开闸放水服务船民的本领。在船闸党支部的教育引导下,认清了船闸航道工作的重大意义,更激发了他们为祖国效力、为人民服务的热情。紧接着“京杭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成立,大运河实行统管,生产设施、生活条件得到了迅速改善,更让他们看到了前途和希望。走?谁也不想走了!他们以闸为家,决心贡献自已的青春和力量。
张淑娟满腔热情,吃住在闸上,不怕三伏盛夏,不畏三九严寒;斗洪涝、战冰霜,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不管白天夜晚,始终战斗在生产笫一线,从不迟到早退,更无缺勤旷工。为刘山船闸的发展壮大贡献了自已的力量。
一九八七年,恢复了的邳州航道站,一切从零开始,没站房、没宿舍、没生产工具,更无职工队伍。为打开局面,便从各交通学校、处里各兄弟单位中千挑万选出优秀的学生和职工,来到邳州站开展工作。张淑娟凭着在船闸的优秀表现,不久也调来邳州站。
邳州航道站与船闸工作不同,但她不怕困难,决心再从头干起。根据需要,按排她做打字工作,这对她来说极具挑战性。因她从没干过。但她没说不会,而是服从分配不讲价钱,边干边学,在学中干,在干中学。那个年代没有电恼,全是老式的铅字打印,铅字小不易识别、油印慢又脏又累。她不管这些,一个字一个字的抠,一张一张的印,有时为赶任务,还要加班到深夜。
看她如此优秀,有人曾一度想给她介绍男朋友,让其更安心工作。不料被婉言谢绝了,可能已有意中人。后来证明,她是正确的,证明她的眼光是不俗的,我十分佩服。这是个小插曲,但从这点也可看出其高洁的品格。
随着生产业务的不断扩展,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劳动工资逐步成了重点工作之一,她又奉命挑起了这负重担。
劳资工作看似简单,却充满挑战,它关乎政策的落实到位,关乎每个职工的个人利益。弄好了是党群之间的桥梁,弄不好会产生隔阂甚或沟壑。它不仅仅光是工资劳保这么单纯,还牵扯到职工的培训、进修、出勤、奖惩、退休、津贴、补助、晋升等等,须处处小心,事事认真,决不允许掉以轻心的大而化之。
张淑娟的工作不仅要埋头书案,操作电恼,处理公务文件,桌上的电话亦不时响起,要适时恰当处理好上传下达、内外联络,容不得她半点马虎。有时我还“不识时务”地去添麻烦,请其指点手机疑难问题,帮助整理稿件,有一次她自已实在没时间,恐怕误事,竟又请别人帮我及时打印了稿件呢。她对桌而坐的菜谭根也是个电恼高手,也帮我解决不少手机或稿件发送问题。若他们有时一人弄不出来,就二人研究,直到把我遇到的难题解决为止。我也总是满意而回。
所以,每次去她办公室,总见她忙前忙后,办公桌上堆满各种文件、材料、表格,她时儿电恼打字、时儿转身复印、时儿接听电话、时儿回答资询。还要随时接待来访,有的职工寻问考试成绩,有的查核考勤报表,有的资询住房公积金事宜,她都有条不紊地回答得清清楚楚。有一次问我退休金多少,我只知约略总数,分项却不清楚,于是她帮我逐项核查,竟多达八九项呢,我也第一次知道了退休金各项的组成部分。我想一个退休的人都这么复杂,全单位一个个算来,不心细手快能行吗?
同时必须知道,她也是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中的支柱,何况还有女同志的家务这一块呢。为做到公私两不误,又处理好孩子上学等家务事,她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接退休的母亲住在这里,让孩子放学回到这个临时的家里,她至多接送一下,从而解决了孩子上学离家远的大问题,中午也好休息一下,以保证上班时的工作精力。
张淑娟不仅仅忙于办公室文案,而且也常常奔跛在外——开会学习、购买办公用品、慰问离退休职工,看望生病的病号,给他们送去党的温暖和生活补助金。
苏北处属下的航道站点为适应管理,今年作了部分区划调整。因工作需要她仍坚守岗位,不因远离领导机关而懈怠,不因工作调整而疏忽。她更成为了联系职工的纽带和桥梁。她像一台永不疲倦的火车头,来回奔跛于单位、职工、家庭、亲人和朋友之间。她是一位优秀儿女,她是一位称职职工,她是一位令人遵散的贤妻良母,更是一位既在船闸、也在航道上创有佳绩、立下战功的巾帼队伍中的杰出代表。有诗为证:
真金何处不闪光?船闸航道两辉煌。
梅菊有梦自烂漫,岁月无痕亦芬芳。
仁义传家儿女孝,礼义立世亲朋香。
大运河水千里远,一曲赞歌醉京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