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刘俊出院了,带着委屈、羞辱、烦恼回到了西村。这个厌恶的地方刘俊不得不回来,因为暂时没有去处,哪里是她的家啊?
刘俊虽然大灾大难一场,可这个年龄正直青春芳华,妙龄女郎,激情胜增的好时光。这些天来,基本上恢复了正常。她才刚刚二十岁,正如这姹紫嫣红的春天,正在释放出迷人的芳香。
住院这些日子,都是母亲没黑没白的守护在刘俊的身边。刘俊母亲给刘俊说很多很多的话,仿佛把刘俊成长中没说到的话一股脑的全补上,宽慰的话也说了不少。刘俊很感激母亲,心想:天下之大,众人之多,不管儿女犯多大错唯有父母亲还在护着你,还在疼爱你,要不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是父母”吗!刘俊想的很多,还是母亲说的对,人,那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刘俊想:得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让过去的刘俊一去不复返吧!想的都很好,做起来哪可真叫难呢?
春天是美好的,刘俊和母亲有说有笑的漫步在六保河大堤上。娘俩风姿绰约,小的妙龄妩媚;老的成熟稳重,小的美貌惊艳;老的天香国色。这一老一小的美容独霸西村天下,要是没有人说没有人讲那才叫怪呢?刘俊母亲说:“闺女,不要跟那些长舌妇一般见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不过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注意”。刘俊对母亲说的话都一一记在心里。刘俊母亲是有文化的,早年地主出身的她先读私熟,后上小学,上完小学到羊山中学读书,还没毕业就解放了,后来就不上了。要不是地主出身,刘俊母亲是能找到工作的。没有工作,后来就嫁给了姨哥刘茂山。唉!刘俊母亲叹了口气说:”闺女,你娘嫁到西村来也没过什么好日子”!刘俊母亲对嫁到西村来是不满意的。刘俊母亲对刘俊说:“人呀!都是命,当年光图你爹长得俊了,俊有什么用呢?当吃、当喝啦!还不是活受罪吗?你爹除了干生产队里活,这家什么不都是我问”?刘俊对母亲说:“娘,以后有什么要干的,你叫我干,我能做的替你做”!说到这,刘俊母亲又叹了口气说:“闺女,娘什么都不要求你做,你给娘省点心就行了”。一句话说得刘俊哑口无言。
马上忠下台已有三个多月了,这些天来他从不参加生产队里的劳动。先是个把月不出门,后来听说在县城转运码头帮人收玉米,专供饲料厂做饲料。捣鼓点小生意,他时常思念着刘俊,心想自己下台就下台拉,可把人家刘俊坑惨了,一个姑娘家,往后路该怎么走啊!马上忠把这两个月挣的钱除了自己留点零花钱,剩下的都给刘俊了。刘俊说什么也不要,马上忠问刘俊:“后悔吧”?刘俊说:“上中哥,我不后悔”?马上忠说:”刘俊呀!有了你这句话,哥就足够了,哥没白活”?这是三个月后一天夜里刘俊和马上忠的一次对话。
索福堂上台以来,带领西村全体村民,经过了春耕春种,忙上忙下的检查、指导生产工作。当时,全国上下正在抓纲治国,大干快上,说把“文化大革命”耽务的宝贵时间夺回来。尤其是在夏收期间索福堂领导有方,指挥得当,在雨季来临之前小麦已经全部归仓。全公社西村是第一个交清了一九七七年度夏季公粮的大队,受到了上级的表扬。较之马上忠相比索福堂更胜一筹。夏至前五天全村插秧全部结束,转入夏管阶段。在抓生产方面索福堂一套一套的,马上忠相比索福堂真的差远拉。但是,马上忠有马上忠的优势,首先,马上忠根正苗红,马上忠好学懂政策。说起索福堂文化来,可以说还没有脱盲,安排农活还行,长篇大论不管,说真的他就不能讲话。所以,索福堂急需能找一个会写会讲的人带他劳作。全村他翻来覆去的考虑,就一个人最合适不过了,那就是刘强的妹妹刘俊。但是又一想,刘俊和马上忠那档子事村子里才刚刚平息,要真起用刘俊怕影响不好。索福堂想。影响能值几个钱,我这下传上达不行上级怪罪下来才丢人呢?索福堂主义一定,立即和刘强商量。刘强问了索福堂:“索书记,这合适吗”?索福堂说:“怎么不合适,现在上级还说拨乱反正呢”?刘强说:”那行,我对刘俊说,叫她准备准备到大队来上班”。
索福堂想一初是一初,全县第一个成立了西村广播站(其实就一间土屋子),每天下下通知,播播生产进度,广播一下天气预报,转播上级电台新闻等等。这不是索福堂的主要目的,让刘俊给他写写会议讲话稿,写写报告和年终总结什么的。马上忠时代,大部分写写画画的都是会计带劳。但是,会计肝癌晚期还没死,索福堂想,总不能差这样的人干这干那吧!刘俊这些活都能干,而且要比会计干的好。
刘强回家对妹妹说,刘俊本不愿意再出头露面的,但细细想一想终天呆在家里也不合适,再说了,这些事自己也能干,至于别人怎么说,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先有个事干在讲,也能摆脱一些烦恼。所以,刘俊就答应了。但是,刘俊母亲顾虑重重,说:“那索福堂可不是善茬,不好侍候的”!刘俊对母亲说:”他干他的事,我干好我的事,我就不信他还能吃人“!话说到这份上,家里人也不好说什么了。
第六节
刘俊在索福堂的指导下建立了西村广播站,这在全县范围内还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这对西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村民文化素质,道德水平都是有好处的。不要看索福堂这个半文盲,干起工作来还是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
索福堂指示刘俊,要刘俊有思想准备,老会计这边咽气,你那边就得兼做会计工作。刘俊答应:“行!只要我能干了就行”!刘俊是个急脾气,索福堂是个燥性子,这两个人要好,会不是一般的好;要恼怕是又要开锅似的翻滚咕嘟嚓了。但是,刘俊经过和马上忠事件的措折后,性格脾气也好多了。
提起马上忠,他还在大运河码头中转站给人收粮食。一天,刘俊想马上忠实在难熬,给索福堂说了一声身体不舒服,要到县人民医院看看病。索福堂同意了,并说:“病不能养着,抓紧治”!
刘俊到家简单的梳流打扮一番,骑着自行车去县城了。
初秋的田野,禾苗还在旺长,到处一派绿油油的景象。这时节阳光比较柔和了,煎熬了大半年的刘俊,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高兴过,这一大段时间很少出来的她,感到秋风吹在脸上凉津津的,舒服极了。她骑得很慢,尽情的欣赏这大自然的风光。啊!秋天原来还是这样的美!令刘俊心荡神摇。是啊!这段时间不仅自己难熬,她的上忠哥也没过上安稳的日子。索凤那个泼妇骂了一两个月,成了西村人的话柄。唉!总算熬过去了。
今天,见到上忠哥一定要一带他到饭店好好吃一顿,好好啦啦呱,顺便再找个地方尽情的亲热一番,也是对自己和上忠哥的补偿。她知道,马上忠还再深深地爱着她的,要不也不会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给她的。从心里讲,她也是很爱马上忠的,当得知怀上孩子时,虽然害怕,但做梦都想把孩子生下来,这也是她轰轰烈烈爱上马上忠的见证。如今孩子没拉,对自己来说也许是一种解脱。刘俊心想,为了上忠哥我宁愿受罪,甘心成为千夫指,也想扶养和他共同的孩子。唉!一切都成为泡影,刘俊想,唯一还得抓住的是马上忠的心,只要马上忠死心塌地的爱自己,也就足够了。
当刘俊见到马上忠时,马上忠正在收购玉米,忙的不可开交。马上忠感谢刘俊能前来看他。但是,实在忙也没办法请刘俊吃饭,并对刘俊说,过几天公司派他到黑龙江收几个月的玉米,一直不能来家。希望刘俊自己照顾好自己,并嘱咐刘俊远离索福堂,说索福堂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他当书记时,索福堂拍马逢迎,他下台这几个月见面连理都不理。刘俊都一一记住了,然后就回来了。
刘俊主持的西村广播站以来,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尤其是文艺节目搞得特别好。每天早中晚都有一档三十分钟的歌曲或戏曲选段,什么《朝阳沟》、《天仙配》、《女附马》、《小二黑结婚》《李二嫂改嫁》等,还有柳琴丶邦子、京剧、评剧等等。所好,“文革”结束后新歌如雨后春笋般的破土而出,什么李谷一、王玉珍、于淑珍,李双江、将大为、邓韵、朱篷博、郭颂等等歌唱家的歌换着样的播。一时间西村广播站四邻八村听到的老百姓都羡慕死了!纷纷要求他们村领导也办广播站。有个别村办了,老百姓就是不喜欢,意见很大,说没有西村广播站办的好。
刘俊不仅节目办得生动活泼,还经常给县广播站投稿。县广播站多次采用刘俊的稿件,其中《咱们百姓的带头人》荣获全县《基层带头人》征文第一名,足依证明刘俊是很有才华的。
索福堂到公社开会,宣传委员问索福堂:“索书记,听说你大队办个广播站,不错吧”?索福堂答到:”哪、哪、哪!就找一个丫头看广播的,早晚下下通知什么的,别没什么用”!宣传委员说:“不、不、不!县日报社记者要专门对西村广播站进行采访。索书记,你回去让那个管广播站的同志准备一下,杜记者想把西村的先进经验向全县推广”。索福堂满口答应:”好好好!”
索福堂回来后对刘俊一一作了交待,让刘俊好好的准备。
不久县日报社杜记者来了,专访了刘俊,索福堂也在一旁就坐。只见索福堂的眼睛在女人之间来回穿棱。杜记者长得很好,长脸大眼一笑两酒窝。索福堂盘算来盘算去,妈的,怪不得马上忠睡这个女人,细端端刘俊还真好看,比这杜记者好看多了。杜记者只不过穿的洋气一些罢了,而刘俊长得大气漂亮,眼睛传情递神相当的自然。索福堂不由自主的往肚子里咽了咽口水,身体上也开始反应强烈起来,尽不住地又细细地瞧了瞧刘俊,嘴巴和鼻子之间的唇沟深深地匀称无比,非常的诱人,恰到好处地长在这张俊丽的脸上,显得那样舒展、秀美。索福堂的心情开始复杂起来,再也没有当时骂马上忠和刘俊事发时那种义愤填膺了,还十分佩服马上忠艳福不浅呀!
索福堂经过陪同杜记者对刘俊的采访,刘俊的形象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田里。这个刘俊不错,应该说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评论列表(1条)
大作朴实接地气!点赞贺彩!赞赞赞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