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河镇魁星楼(作者:胡惠有)

白洋河镇魁星楼(作者:胡惠有)

宿迁项王故里景区内有一座魁星楼,是游客必看的景点,更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圣殿。魁星楼又名魁星阁,是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魁星而建的。

魁星指北斗星中的四颗星。北斗七星中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即“文曲星”)四颗星组形如斗,称为“魁星”,后三颗玉衡、开阳、摇光三颗星组形如勺柄,称为“勺星”。北斗星是吉祥星,其中的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

中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天文学家选择二十八组星象为参照,称为二十八宿。《西游记》中黄袍怪就是二十八宿中的“奎木狼”。奎木狼简称“奎星”,是西方白虎七宿之首,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奎与魁同音,人们把奎星也称为魁星。

魁星神作为科举神祇,产生于宋代。科举制的盛行产生了魁星崇拜,从宋朝起,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建有“魁星楼”,因“魁”字不仅有“首”和“第一”的意思,而且又有“鬼”抢“斗”之义,所以,魁星被形象化为张牙舞爪的形象,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仿佛是鬼的造型。

魁星右手执一支朱笔,左手执一墨盒。据说他那支笔专门用来点取科举士子的名字,一旦点中,文运、官运就会与之俱来。魁星右脚站在鳌头上,左脚向上后踢,取“魁星点斗、独占鳌头”之义。据说,唐宋时皇宫大殿台阶正中石板上雕有龙与鳌,考中的进士要站在台阶下迎榜,而为首的状元则荣幸地站在鳌的脑袋上,称“独占鳌头”。

魁星在文人士子心目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两宋时期重文轻武,读书入仕成为有志青年实现理想报负的主要途径,凡实行科举制度的地方,都建有魁星楼。现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城市都有魁星楼,有的是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有的是近年复建的。其中,现存最古老的是河北省正定县魁星楼,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位于正定县文庙内,宿迁的魁星楼则是复建的。

洋河镇是明清时期淮北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军事重镇,人文荟萃,也建有魁星楼。《泗阳县地名录》中东圩大队有“魁楼”的地名,下面注释有:魁楼,昔此村建有魁星楼,后村庄得名魁楼。

洋河乡贤李仰来在所其所著《洋河寺庙》中说:魁星楼,本镇人简称“魁楼”,又称“奎楼”。位于镇东南隅,东圩居委会二组。面前有莲花河,河南岸,东起横排与东关庙、莲花井、东岳庙相望。西与百子堂、瑞鳞庵、乌龟滩横向并列。北向300米为石马河。时过境迁,李先生所说的寺、庙、庵、堂和魁星楼一样,早已圯毁,只有“魁楼”成为地名。

李先生说,魁星楼是洋河最高的建筑。楼身三层,一层为通道二层文会堂,是学子受业的课堂,三楼为藏经阁,藏有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一楼面阔五间,深五间。二、三层廊下置平座,凭栏远眺,南望通京大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派繁荣景象。北顾黄河激流,风帆点点,渔歌声声,尽收眼底。

明清时期,魁楼是洋河镇的标志性建筑。清代诗人王铮(著名藏书家王相祖父,清归仁司巡检)创作了“洋河八景”,其中第五首是:

奎楼遥映

雕甍碧瓦控飞楼,遥映奎光两地留。

健笔摩空修五凤,文明拭目占螭头。

白洋河镇魁星楼(作者:胡惠有)

洋河的魁星楼历史久远,是史志记载中修建最早的楼阁。民国版《泗阳县志》记载:魁星楼,在洋河小东门外。内有文昌阁三间,明末匾著葛应、夏同、夏鹤算及子则大、则久相继创立(此句在编注释本是断句有误 ,应为“明末匾著葛应夏同夏鹤算及子则大、则久相继创立”)。由此可见,洋河的魁星楼应建于明中期,而文昌阁是明朝末年在魁星楼内创立的。文昌阁在清末称为“文会堂”,设于魁星楼的二层。

创办文昌阁的4位先贤,后来都功成名就,《县志》里记载了3位先贤的简历:葛应夏,明天启崇祯年贡生,后任浙江昌化县训导;夏鹤算,明天启崇祯年贡生,后任赞斛知县;夏则大,清康熙年贡生,后任南陵训导。另一位创立者夏则久是一位很有成就的武官。据《夏氏族谱》记载,夏鹤算的次子夏则久,字恕生,武庠生,入国学,清初随尚可喜南征有战功,任化州知州,升高州知府。

4位先贤,二位担任儒学训导,一位担任知县,一位担任知府,可见其学识渊博,人品高洁。

夏鹤算父子三人相继创立(主持)文昌阁,其家学渊源深厚。夏氏《重修家谱序》叙述了家族迁徙和定居洋河的过程:“始祖苏之吴阊江南名族也,因避张士诚之乱,涉大江,逾扬淮,溯流而上,止于桃之白洋。览其形胜,地虽弹丸,南通盱泗,西接灵虹,北滨大川,诚水陆通衢也,为子孙久远计,莫善于此,遂居焉。”民国版《泗阳县志》也有类似的记载。

夏氏选择水陆通衢的洋河镇定居,子孙繁衍20余世,人材辈出,清代达到鼎盛。《泗阳县志》记载了一些他们造福桑梓的事迹:明朝末年,夏鹤算父子创立白洋河镇魁星楼文昌阁。清咸丰十年(1860年),夏抡谟、陈卿文筑洋河圩。清宣统二年(1910年),夏抡钧创办桃源县洋河镇公立小学堂。

魁星崇拜在科举时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精神作用,它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子们的内心追求与渴望。洋河魁星楼是文人士子讲学课读的场所,楼内立有孔子的塑像。魁星楼建成之时,被誉为“徐(州)淮(安)第一楼”,是洋河古人心目中的“文运命脉”。白洋河处于两府中间,距府城路途遥远,去府学、县学入学困难,本镇及邻乡生员多在魁星楼就读。本镇及周边地区塾师也定期、不定期在此聚会,切磋教学经验。

白洋河镇魁星楼(作者:胡惠有)

在洋河魁星楼受业获取功名的人很多。据民国版《泗阳县志·科第》记载,同治壬戌科(1862年)进士夏抡谟,是清代桃源县三名进士之一,签分江西即用知县,殉职后追赠知府衔。《县志》还记有两位拔贡,他们是夏显煜和薛梦梅。夏显煜,康熙庚戌年(1670年)拔贡,历任灵邱、永丰、广平知县,加封文林郎。薛梦梅,宣统二年(1910年)拔贡,民国时任安远、石城、大庾、赣县县知事,江西省财政厅长。清代还有三位桃源县举人出自洋河魁星楼,他们是乾隆年的余钦、同治年的夏抡谟和光绪年的王聿望。三位举人都在洋河古镇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余钦出资修建的清真寺成了洋河仅存的寺庙,现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夏抡谟所筑的洋河圩成了古镇村居的名称。张相文主持王聿望主编的民国版《泗阳县志》成了史学家公认的信史。

魁星楼培养出来的庠生、廪生、增生等“秀才”不可胜数,其中名气最大的是王预。王预,原名王增久,4岁开蒙,10岁已熟读四书五经。父亲王聿望经常到魁星楼与文人、塾师切磋文章,增久常随父亲到这里课读。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逢慈禧太后七旬万寿,为庆贺太后寿诞,故将本是正科的科举考试称为甲辰恩科。18岁的王增久 在淮安府乡试中考中邑庠生,成为洋河籍最年轻的秀才。这次科考后,王增久改名王预,宣统二年(1910年)考取清华官费留学生,去美国留学7年,获博士学位。他一生发明很多,人称“王大博士”。

王预参加的甲辰恩科是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次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清末一代秀才不能再通过科举入仕,只能另寻人生之路,多数从事教育工作,如韩维翰、韩维桢兄弟研究新式教育,成为民国时期新式学校的骨干教员;江云彪、李成越、李宾、叶大昌等在洋河及周边地区从事塾馆教育。

魁星崇拜本是科举时代的专属文化,它随着在科举制度的完善而兴盛,也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而消亡。科举制度的废除后,会文堂停办,魁星楼成为白洋河古镇的文化地标。2022年春节,诗人夏成兵先生创作了一副春联,谨以此联作为本文结语。

魁楼高耸,迎新钟响警学子;

古镇长青,辞旧鸡鸣醒商家。

(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